第9號交響曲 (馬勒)
背景
首演
本曲於1912年6月26日由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及布鲁诺·瓦尔特帶領下作首演。當時馬勒已經離世,因此无法親臨首演。
出版
本曲是馬勒唯一(如果撇除還沒有完成的第十)一首在完成初稿後未有作出任何修改的交響曲。樂譜在首演同年由環球出版所出版。
分析
演奏時間約80~90分。
结构
这首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
- 悠閒的行板(D大調)
- 從容不迫的蘭德勒舞速度。帶點笨拙,非常粗糙(C大調)
- 回旋─滑稽曲:極快板。非常固执的(a小調)
- 慢板。非常慢但有节制地(降D大调)
- 第一樂章
第一乐章是松散的奏鸣曲式。马勒在关键的部分中使用了持续的并置调性,这在较早作品(如第六、第七交响曲)中也出现过。整部作品由一个犹犹豫豫的切分主题开始(伯恩斯坦等人认为这描写了马勒的心律失常)。这一主题在展开部的高潮由长号声部重现,象征着“生命中的死亡”入侵,在乐谱上标着“以最强的力度”。主题还引用了贝多芬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的开头动机,而这首作品恰巧被马勒在大学毕业音乐会上演奏过,标志着马勒早期音乐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此主题包含一个从升F到E的下降二度,直到乐章结束时才得到解决。
-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是一種名為蘭德勒 (ländler) 的舞曲,但它已被扭曲到不再像跳舞。這讓人回憶起了馬勒第四交響曲中的第二樂章:从失真的傳統舞蹈到舞蹈的死亡。舉例來說,馬勒將傳統的和弦序列轉為面目全非的變化。
-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採用迴旋曲式,同時展現出馬勒最終成熟的對位法技巧。樂曲開頭以小號不協調的主題開始,逐漸發展為雙賦格曲式。樂章開頭的標題標示了「Burleske」(一種滑稽性的模仿作品),帶出一種既混合巴洛克時期的對位法及不協調和弦的風格。馬勒在手稿中寫上「給我在阿波羅的兄弟們」(to my brothers in Apollo),正反映他對批評者枯萎地自嘲的回應。因為在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既是音樂靈感的守護者,也是破壞之神─他的箭會為人間帶來瘟疫。
- 第四樂章
標示著「非常慢和有所有节制地」的最後樂章先由弦樂器開始。有音樂評論家認為主旋律的音型跟英國一首葬禮常用的讚美詩《求主同住,夜如潮水快將降臨》十分相似。[3]同時更直接引用了第三樂章中段的旋律。此樂章有如一首輓歌,充滿著淒涼孤寂、空洞得令人毛骨悚然的樂段。旋律和伴奏各自在極高音區或極低音區進行,留下中間區域巨大的空洞缺口,有评论家認定為這首交響曲充滿著「死亡的預兆」。最後部份中,馬勒於第一小提琴中引用《亡兒之歌》第四首的最後一句旋律「在遠處的天空,日子將更美好」,音量更見柔弱,音樂漸漸消散,最後至萬籟無聲。
參考資料
- Mark Brown. . The Guardian. 2016-08-04 [202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3) (英语).
- Daniels, David.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241. ISBN 0-8108-3228-3.
- Mitchell, Donald (2002). The Mahler Companion 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