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言線

同言線 (isogloss、heterogloss),也稱作等語線 ,是指某一個特定的語言學特徵的分佈地理界線 ,譬如,某個元音的發音、某個詞彙的意義、或是某種句法方言界線的劃分一般就是許多條大致重疊的同言線 。

法罗群岛同言線
高地德語可再細分為上部德語 (綠) 和 中部德語 (藍), 並透過同言線與低地法蘭克語低地德語區 (黃) 分隔開。主要的同言線本拉特線(分隔低地德語及高地德語區)及施派爾線(分隔中部德語及上部德語區)分別是圖中上、下兩條黑線

詞源

同言線英語「isogloss」源自古希臘文 ísos 「相同、近似」和 glōssa 「舌頭、方言、語言」,其靈感源自於等高線或等壓線。雖然如此,同言線的意義並非將講相同語言的地區以線連接起來,反而是為了分隔講不同方言的地區。因此,「同言線」此名曾被建議改名為「異言線」(heterogloss,其hetero源自ἕτερος héteros 「另外、相異」)[1]

例子

齶-噝音同言線

印歐語系的齶-噝音同言線源自系內語言對原始印歐語舌背音的不同演化。

唇化軟齶音:*kʷ,*gʷ,*gʷʰ
軟齶音:*k,*g,*gʰ
硬齶音:*ḱ,,*ǵʰ

在某些分支(如古希臘語意大利語族日耳曼語族),軟齶音與硬齶音合而為一。

在另一些分支(如波羅的-斯拉夫語族印度-伊朗語族),軟齶音則與唇化軟齶音合而為一。[2][3]

由於上述兩類語族在地理上各自位處相鄰的區域,前者大致位於後者西方,因此兩類可以被齶-噝音同言線分隔開。

參見

參考資料

  1. Sihler, Andrew L. . 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191.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2000: 170. ISBN 90-272-3698-4.
  2. Fortson IV, Benjamin W. .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52–54. ISBN 1-4051-0316-7.
  3. Rix, Helmut. . Dr. Ludwig Reichert Verlag. 2001: 359. ISBN 3-89500-219-4.

參考文獻

  • Chambers, J.K.; Trudgill, Peter. . Cambridge Textbooks in Linguistics 2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8 December 1998. ISBN 0-521-59646-7.
  • Woodard, Roger D.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1 May 2004. ISBN 0-521-56256-2.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