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毓瑾

簡毓瑾(1982年10月24日台灣羽球選手,第一位曾在中華民國全國羽球排名賽女單、女雙及混雙都獲得冠軍的運動員[3],與程文欣搭檔的雙打在台灣有「黃金女雙」的美譽,曾經三度參加奧運,並曾在2010年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奪得銅牌。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競技學系碩士班,目前在高雄中學擔任體育老師兼羽毛球隊教練[4]。其丈夫謝裕興同為台灣羽球運動員,曾代表中華台北參加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簡毓瑾
基本資料
代表國家/地區 中華臺北
出生 (1982-10-24) 1982年10月24日[1]
身高[1]
體重[1]
主項:女子双打、混合双打
職業戰績39勝–41負(女單)
296勝–148負(女双)
110勝–93負(混双)
最高世界排名第1位(女双-程文欣
(2010年第39週 [2]
現時世界排名現已退役
BWF id9846
官方檔案BWF Tournamentsoftware
BWF Fansites
最近更新於:2016年7月1日
獎牌記錄
女子羽毛球
代表  中華臺北
羽毛球世界盃
銅牌 - 第三名 2006年 益陽 女子雙打
世界羽毛球錦標賽
銅牌 - 第三名 2010年 巴黎 女子雙打
銅牌 - 第三名 2010年 巴黎 混合雙打
尤伯杯
銅牌 - 第三名 2006年 仙台/東京 女子團體
亞洲羽毛球錦標賽
銀牌 - 第二名 2006年 新山 女子雙打
銀牌 - 第二名 2008年 新山 女子雙打
銅牌 - 第三名 2009年 水原 女子雙打
銅牌 - 第三名 2010年 新德里 女子雙打
東亞運動會
銀牌 - 第二名2009年 香港女子團體
銅牌 - 第三名2009年 香港女子雙打
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標賽
銅牌 - 第三名 2000年 廣州 女子單打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金牌 - 第一名 2007年 曼谷 女子雙打
銅牌 - 第三名 2007年 曼谷 混合團體
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
代表 中華民國 高雄市
銅牌 - 第三名 1999年 桃園縣 女子雙打
銅牌 - 第三名 2001年 高雄縣 女子單打
銀牌 - 第二名 2007年 臺南市 女子單打
金牌 - 第一名 2007年 臺南市 女子雙打
金牌 - 第一名 2007年 臺南市 混合雙打
金牌 - 第一名 2009年 臺中市 女子雙打
金牌 - 第一名 2009年 臺中市 混合雙打
世界大學運動會獎牌記錄
代表
羽球
1 銅牌 2007年曼谷 混合團體
1 金牌 2007年曼谷 女子雙打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c11}}}
{{{c12}}}
{{{c13}}}
{{{c14}}}
{{{c15}}}
{{{c16}}}
{{{c17}}}
{{{c18}}}

簡歷

成長及出道

簡毓瑾的父親簡春生高雄中學羽球隊的教練,因此從小耳濡目染。簡毓瑾從國小四年級開始打羽毛球,六年級時,在全國排名賽的乙組比賽中同時獲得女單、女雙及混雙冠軍,年僅12歲即成為甲組球員,創下當時台灣羽球新紀錄[5][6]

簡毓瑾一開始是以女子單打為主,更曾經被認為是台灣羽壇未來的女單接班人,2000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標賽時,簡毓瑾不只在女子單打獲得銅牌,與臨時搭檔參加雙打比賽的程文欣更是直接闖入八強[7]。世青賽之後,簡毓瑾的單打在國際賽場上表現不佳,但兼項的雙打卻連續兩年在日本羽毛球公開賽闖入四強。當時的教練認為,簡毓瑾雖然殺球質量很重並且兼具速度優勢,但是缺乏單打選手細膩的網前技術,反而是雙打因為兼備力量、速度和身材等優勢,更容易出頭。最後在眾人的勸說下,簡毓瑾轉而主戰雙打項目[7][8]

黃金女雙

簡毓瑾在所屬球團合作金庫羽球隊的教練安排下,放棄原本拿手的單打,自2002年開始與程文欣搭檔參加國際賽事[9]。程在處理網前小球方面的能力較強,而簡則擅長攻擊,加上個性一剛一柔,在場上有著互補的效果。程/簡合作多年,創下多個台灣羽球的紀錄,除共奪10次全國女雙冠軍外,又三度稱霸中華台北羽球公開賽、兩奪亞洲羽毛球錦標賽亞軍;更以主力身分助中華台北隊突破歷來成績,勇奪2006年優霸盃季軍;故在台灣有「黃金女雙」之稱譽[7][10]

2004年8月,程文欣/簡毓瑾參加在澳洲雪梨舉辦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比赛。她們在首輪先以直落二(15-0、15-10)輕取加拿大組合海倫·妮可/夏尔曼·丽德,但在16強賽時以1比2(13-15、15-8、5-15)敗於賽會第6種子,韓國的黃遊美/李孝貞[11]

北京奧運八強

2008年8月,程文欣/簡毓瑾代表中華台北參加北京奧運會羽毛球女子雙打比賽,第二度出戰奧運。她們在首輪以直落二輕取南非對手,但在次圈遇上大會第三種子中國的魏軼力/張亞雯,最終以0比2(14-21、18-21)輸球,無緣晉級[12]

首度拆夥

倫敦奧運後,程/簡兩人因為個性與價值觀不合[13],加上程文欣決定到國立中正大學擔任教練和講師,最後在同年的中華台北羽球公開賽奪冠之後正式拆夥,而簡毓瑾則改與周佳琦搭檔女雙出戰國際賽事[14]。兩人拆夥時,世界各國的雙打組合皆在進行奧運後的重組,簡毓瑾與程文欣兩人所屬的球團為了確保雙打競爭力,在祭出退隊處分之後,兩人遂於2008年底重新搭配[11]

世界排名登頂

程/簡重組之前,兩人的世界排名已經來到世界第三[11],正式重新搭配後,隨即在馬來西亞羽毛球超級賽闖進4強,接著又在韓國羽毛球超級賽[15];連番的佳績令她們的世界排名在2009年1月底躍升至第一位,刷新台灣羽壇史上新紀錄[16]

二度拆夥

2009年8月,程文欣因為與合作金庫羽球隊的合作結束加上個人生涯規劃而離隊,簡毓瑾因此在隊內安排下改與王沛蓉搭檔參加賽事[17],但該年年底兩人仍然一同參加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總決賽[18]。兩人在2010年3月的德國羽毛球大獎賽從新搭檔即闖入準決賽。在此之後,她們總共參加了14場比賽,當中奪得了三項冠軍、八項打進四強,結果在2010年9月底再度登上女雙世界第一寶座[19][20]

倫敦奧運八強

2011年底,簡毓瑾與程文欣先後從合作金庫羽球隊轉隊到土地銀行羽球隊[21][22]。2012年,程文欣/簡毓瑾代表中華台北參加倫敦奧運會羽毛球女子雙打比賽,是賽會中少數的三朝元老。她們在小組賽取得2勝1負,以小組首名的成績晉級;但在半準決賽以0比2(10-21、14-21)不敵最後的冠軍中國的趙芸蕾/田卿,只能追平自己在四年前北京奧運時的紀錄[23]。倫敦奧運後,程文欣/簡毓瑾將再度因生涯規劃拆夥。程文欣表示,她們分開後會各自搭配年輕選手,以幫助她們成長[24]

2013年8月,簡毓瑾參加中國廣州舉行的世界羽毛球錦標賽,與吳玓蓉出戰女子雙打項目,在首圈就以0比2(19-21、19-21)負於日本江藤理惠/脇田侑出局。

女子單打

簡毓瑾在女子單打項目亦有不錯的表現。在國內比賽,她曾在2006年及2008年兩度獲得中華民國全國羽球排名賽女子單打冠軍[25]。而在國際賽事上,簡毓瑾除了曾經獲得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標賽女子單打銅牌之外,也曾在2005年中華台北羽球公開賽進入女單準決賽[26]2006年優霸盃賽事舉辦期間,簡毓瑾除了女子雙打,還曾多次兼項女子單打的比賽[27]

技術特點

簡毓瑾與程文欣雖曾多次傳出心結,但兩人在賽場上一攻一守,能夠互相彌補對方的不足,因此能夠在世界羽壇佔有一席之地[28][29][30]。簡毓瑾身高有177公分,具有身高優勢,殺球也因此兼具速度與重量,前中國國家隊隊員、北京奧運會羽毛球女子雙打比賽金牌得主之一的杜婧亦曾表示簡毓瑾的殺球就像從兩層樓上打下來,不僅落點犀利,球威又重,是最不想碰上的對手之一[11]

個人生活

簡毓瑾的丈夫謝裕興也是台灣知名羽毛球選手,兩人就讀英明國中高雄中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時都是同班同學,直到三年級時開始交往[31][32]。兩人的愛情長跑12年,被稱作羽壇「神鵰俠侶」,一直到備戰2012年倫敦奧運的前一年才結婚[31][32]

簡毓瑾自2009年8月起,成為高雄中學的體育老師,並擔任該校羽毛球校隊教練,執教至今[33]

主要比賽成績

只列出曾進入準決賽的國際賽事成績:

年份 賽事 公開賽級別 項目 搭檔 成績
2001年 日本羽毛球公開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2002年 中華台北羽毛球公開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2004年 美國羽毛球公開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冠軍
中華台北羽毛球公開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冠軍
2005年 中華台北羽毛球公開賽 女子單打 準決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冠軍
混合雙打 蔡佳欣 準決賽
2006年 中國羽毛球大師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亞洲羽毛球錦標賽 其他 女子雙打 程文欣 銀牌
優霸盃 其他 女子團體 銅牌
香港羽毛球公開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中國羽毛球公開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羽毛球世界盃 其他 女子雙打 程文欣 銅牌
2007年 菲律賓羽毛球公開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冠軍
瑞士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泰國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中華台北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冠軍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羽毛球比賽 其他 女子雙打 程文欣 金牌
混合團體 銅牌
澳門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法國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香港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俄羅斯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亞軍
2008年 德國羽毛球大獎賽 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印度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冠軍
亞洲羽毛球錦標賽 其他 女子雙打 程文欣 銀牌
新加坡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亞軍
泰國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中華台北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冠軍
荷蘭羽毛球大獎賽 大獎賽 混合雙打 謝裕興 準決賽
紐西蘭羽毛球大獎賽 大獎賽 女子雙打 周佳琦 冠軍
混合雙打 謝裕興 亞軍
2009年 馬來西亞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韓國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冠軍
瑞士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大阪羽毛球國際挑戰賽 國際挑戰賽 混合雙打 謝裕興 冠軍
亞洲羽毛球錦標賽 其他 女子雙打 程文欣 銅牌
印尼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總決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東亞運動會羽毛球比賽 其他 女子團體 銀牌
2010年 德國羽毛球大獎賽 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瑞士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亞洲羽毛球錦標賽 其他 女子雙打 程文欣 銅牌
新加坡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印尼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亞軍
加拿大羽毛球大獎賽 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冠軍
混合雙打 李勝木 冠軍
美國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冠軍
混合雙打 李勝木 冠軍
澳門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冠軍
中華台北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世界羽毛球錦標賽 其他 混合雙打 李勝木 銅牌
中國羽毛球大師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日本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香港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亞軍
混合雙打 李勝木 準決賽
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總決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2011年 韓國羽毛球首要超級賽 首要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泰國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混合雙打 李勝木 冠軍
美國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加拿大羽毛球大獎賽 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亞軍
中華台北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準決賽
日本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亞軍
2012年 澳洲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亞軍
新加坡羽毛球超級賽 超級賽 女子雙打 程文欣 亞軍
越南羽毛球大獎賽 大獎賽 女子雙打 吳玓蓉 準決賽
韓國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黃金大獎賽 混合雙打 廖冠皓 準決賽
賽事級別索引
2007-2017年 首要超級賽 超級賽 黃金大獎賽 大獎賽 國際挑戰賽 國際系列賽 未來系列賽 其他

奧運會和世錦賽參賽紀錄

搭檔 2001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女子單打 64強 32強 64強
女子雙打 程文欣 16強 16強 8強 8強 8強 季軍 32強 8強
吳玓蓉 48強
混合雙打 胡崇賢 32強
謝裕興 48強
李勝木 季軍 16強

主要對賽紀錄

簡毓瑾與主要對手的對賽成績如下(只列出對賽五次或以上對手,截至2017年8月8日)[34]

女雙 - 程文欣
對手 對賽次數 對賽結果 總計
马来西亚 黃佩蒂
马来西亚 陳儀慧
1385 +3
中国 高崚
中国 黃穗
13013 -13
中国 張潔雯
中国 楊維
13013 -13
日本 前田美順
日本 末綱聰子
12111 +10
丹麦 卡米拉·呂特·尤爾
丹麦 莉娜·弗埃爾·克里斯蒂安森
853 +2
中国 于洋
中国 杜婧
808 -8
新加坡 李羽佳
新加坡 江彦媚
770 +7
新加坡 姚蕾
新加坡 欣塔·穆利亞·薩里
743 +1
日本 垣岩令佳
日本 藤井瑞希
642 +2
印度尼西亚 莉塔·努利塔
印度尼西亚 裘·諾維塔
642 +2
大韩民国 金旼貞
大韩民国 河貞恩
633 0
大韩民国 李敬元
大韩民国 李孝貞
633 0
印度尼西亚 梅利亞娜·喬哈里
印度尼西亚 格雷西婭·波利
541 +3
日本 松尾靜香
日本 內藤真實
532 +1
印度尼西亚 格雷西婭·波利
印度尼西亚 裘·諾維塔
532 +1
中国 魏軼力
中国 張亞雯
514 -3
  其他選手27321360 +153
總計398273125 +148

參考資料

  1. . [201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9).
  2. (英文)BWF World Ranking - Ranking progress of Yu Chin CHIEN (984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繁體中文). 中時電子報. 2015-08-02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4. (繁體中文). 高雄中學. [2016-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3).
  5. (繁體中文). 高雄市政府新聞局 (高雄畫刊).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6. (繁體中文). 客家新聞. 2009-07-10 [2017-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7. (繁體中文). 蘋果日報. 2008-08-04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0).
  8. (繁體中文). 自由時報. 2010-08-29 [2017-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9).
  9. (繁體中文). 麗台運動報. 2003-10-22 [2017-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10. (繁體中文). 大紀元 (中央社). 2009-01-27 [2016-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3).
  11. (繁體中文).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體育時報第6期. 2009-03 [2017-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12. (繁體中文). 自由體育. 2008-08-11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2).
  13. (繁體中文). 聯合報. 2009-01-22 [2017-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14. (繁體中文). 蘋果日報. 2008-09-15 [2017-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15. (繁體中文). 人間福報. 2009-01-19 [2017-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16. (简体中文). 華夏經緯網 (丽台运动报). 2009-01-23 [2016-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0).
  17. (繁體中文). 自由時報. 2009-07-29 [2017-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18. (繁體中文). 自由時報. 2009-11-19 [2017-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19. (繁體中文). 蘋果日報. 2010-09-18 [2017-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3).
  20. (繁體中文). 蘋果日報. 2010-10-06 [2016-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7).
  21. (繁體中文). TSNA. 2012-02-23 [2019-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2).
  22. (繁體中文). 中時電子報. 2012-02-53 [2017-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23. (繁體中文). TSNA. 2012-08-02 [201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0).
  24. (繁體中文). TSNA. 2012-08-10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5. (繁體中文). 蘋果日報. 2008-11-09.
  26. (繁體中文). 自由時報. 2005-11-19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27. (繁體中文). 運動生理學網站 (民生報). 2006-05-02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0).
  28. (繁體中文). 中廣新聞網. 2009-01-18 [2017-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7).
  29. (繁體中文). 自由時報. 2010-08-08 [2017-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30. (繁體中文). 中央社. 2011-01-13 [2017-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8).
  31. (繁體中文). 中時電子報. 2011-02-21 [2017-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32. (繁體中文). 中央社. 2011-02-13 [2017-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33. (繁體中文). 自由體育. 2009-10-11 [2017-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34. (英文). BWF content. [2017-08-08].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簡毓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