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運龍

管運龍1929年9月11日—2021年5月1日),筆名管管台灣現代詩人山东青島人,1946 年 17 歲時被國民革命軍抓伕強迫入伍,1949 年隨軍隊離家,1950 年自海南島來臺,2021 年 5 月 1 日逝世臺北,享耆壽92歲。[1]

管管
本名管運龍
出生(1929-09-27)1929年9月27日
 中華民國山東省青島特別市
逝世2021年5月1日(2021歲—05—01)(91歲)
国籍 中華民國
职业詩人
配偶梁幼

曾擔任創世紀詩社社長、1982年獲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邀請訪問,以「詩人管管」之名為人所知。[2]

生平

管管肄業於青島市私立紅萬字會慈濟商職,因戰亂,十七歲時被國民革命軍抓伕強迫入伍。1949年,跟隨國民政府至台灣,曾任左營軍中電臺記者花蓮軍中電臺節目主任。

在金門服役時受藍星詩社詩人阮囊指點詩藝,作品〈放星的人〉刊載於《藍星詩刊》深受鼓勵。後在鳳山受訓時又結識詩人瘂弦張默等人。因喜愛現代詩中超現實風格的手法,在1965年加入創世紀詩雜誌社並擔任社長。自軍隊退役後,專心寫作及繪畫。除了創世紀詩社,管管也在1971年與張默、季野等人合資建立《水星詩刊》。

2021年4月30日,管管於家中摔倒後因昏迷而被送往醫院的加護病房。同年5月1日,管管於醫院逝世,終年92歲[3][4]

曾經得過兩個詩首獎,是詩人散文家畫家、詩朗誦表演者、裝置藝術家景觀設計家表演藝術家編劇家演員

家庭

1972年與作家袁瓊瓊結婚。15年後離婚,兩人育有一女一子。管管六十八歲時(1997年),與詩人梁幼菁(筆名黑芽)再婚,七十歲又得一子。

筆名

管管曾用筆名「管寂寞」投稿,阮囊又為他取名「管管」,意思是雙管齊下,既可寫詩也可寫其他文類。[5][6][7]

創作風格

管管的個性風趣活潑,率性直接。他的創作範圍廣泛,包含作詩、繪畫、編劇、演戲。

他的詩作具有強烈音樂性與節奏感,並且擅長利用繁複的意象相互串接與聯想,並以反理性、戲劇化的語句製造語意上的衝突。散文則是有著詩化的的形式,擅長通過隱藏的敘事主軸讓語言攀附其中,並同時混合超現實與志怪的的筆法引發讀者無限的想像。除此之外,也涉足影視界,出演多部電影、電視劇、舞台劇作品。首部編寫的電影劇本《六朝怪談》入圍金馬獎

晚年,管管多次舉辦畫展,其創作多用色大膽奔放,充滿童趣意象。[2]

作品

詩集

  • 《荒蕪之臉》普天出版社,1972年1月。

此書為管管的第一本詩集,收錄了1959年~1971年的詩作,大部分為管管在金門軍旅期間創作的。

此書為管管第二本詩集,是唯一一本選集。分為「荒蕪之臉」、「邋遢之齋」兩卷。

此書分成「荒蕪之臉」、「管管詩選」、「未名集」三卷,前兩卷收錄先前詩集的作品,後一卷則收錄未曾集結成冊之剩餘詩作。

  • 《管管短詩選》銀河出版社,2002年6月。

此書內容為中英對照呈現,內含〈弟弟之國〉、〈過客〉、〈把螢抹在臉上的傢伙〉等12篇作品。

  • 《腦袋開花:奇想花園 66 朵》商周出版,2006年5月。
  • 《茶禪詩畫》爾雅出版社,2006年9月。
  • 《管管閑詩》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5年3月。
  • 《燙一首詩送嘴,趁熱:管管百分百詩選》印刻文學出版社,2019年5月。

散文

  • 《請坐月亮請坐》大業書店,1969年7月。

此書為管管第一本散文集,也是第一本出版著作。

  • 《管管散文集》九歌出版社,1979年10月。
  • 《春天坐著花轎來》中華文藝月刊社,1976年3月。
  • 《早安‧鳥聲》爾雅出版社,1981年2月。
  • 《管簫二重奏》九歌出版社,1982年5月。

影視作品

電影電視演出三十多部,如「六朝怪談」、「鬼屋禁地」、「販母案考」、「殭屍大鬧西門町」、「超級市民」、「孽子」、「小爸爸的天空」、「策馬入林」、「掌聲響起」、「梁祝」、「暗戀桃花源」、「飛俠阿達」、「暑假作業」等。

評論

在文壇的重要性

作家白靈曾說:「這世上要是有什麼必不可少的詩人,管管必然是其一。他的詩絕、他的人絕、髮絕、衣絕、裝扮絕、表情絕、說話絕、唱腔絕、肢體動作絕,七十歲得子,絕;如今畫陶畫詩,佳作迭出,更是一絕。他對兩岸詩壇的詩人而言,永遠是站在高處準備為大家醍醐灌頂的那一位。」[8]

創作風格

  • 1963年魏子雲指出管管整體創作(詩)風格偏晦澀,並具有強烈超現實主義色彩,不易解讀。但在某些作品中故事性與角色個性鮮明立體,值得推崇,並稱其為「孤意獨創的『小說詩』風格」。[9]
  • 鄭政恆在《管管詩作管窺》一文指出:「管管走超現實主義的路線,喜歡玩詩,作語言實驗,時常左拼右貼,詩作但見奇思妙想,甚至自由聯想。管管的詩見真性情,由於不少詩作口語化,適合朗誦,適合聆聽,往往甚於觀看閱讀。」。[10]
  • 瘂弦在盤點二十位軍中詩人的創作時,提及管管的詩有一種樸質和自然的色澤,也以「管管的詩有一種可愛的樸質和自然的色澤,絲毫沒有人工的雕痕。他的語言是鮮活的口語,他的旋律是民歌的旋律,他的氣質是泥土的氣質而又略帶幾分空靈,他的世界是一個兒童的世界而又羼雜着成人的悲戚。」來讚美其創作的獨特性。[11]

參考資料

  1. . [202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2. 國立臺灣文學館. .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收存系統.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22.管管》.
  3. 李欣恬. . 中時新聞網. 2021-05-02 [202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4. 趙靜瑜. 張雅淨 , 编. . 台北: 中央通訊社. 2021-05-02 [202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4).
  5. 荻宜. (PDF). 文訊別冊. 1998, (1‧2月): 85–87 [2021-05-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02).
  6. . . [2021-05-02]. Bravo Radio FM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7. 李桐豪. . 鏡周刊. 2019-06-20 [202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8. 白靈.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06-06-26 [2023-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4).
  9. 魏, 子雲. . 臺中市: 普天出版社. 1972: 115–126.
  10. . [2024-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11. 瘂弦. . 《新文藝》. 1964-06, (99): 33.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