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朱维特
米歇尔·瓦伦丁·马塞尔·朱维特(法語:,1925年11月16日—2017年10月3日)是一名法國神經科學家和醫學家。
米歇爾·朱維特 Michel Jouvet | |
---|---|
出生 | 法国隆斯勒索涅 | 1925年11月16日
逝世 | 2017年10月3日 法國維勒班 | (91歲)
职业 | 神經科學家、醫學家 |
活跃时期 | 1950年代—2017年 |
知名于 | 睡眠研究 |
奖项 | 杜卡獎(1991) |
學術背景 | |
母校 | 里昂大學 巴黎大學 |
學術工作 | |
研究機構 | 里昂大學 |
朱維特和他的團隊的工作帶來矛盾睡眠的發現(這是他創造的術語[1]),並將其個性化為大腦的第三種功能狀態(1959年),發現其系統發生、個體發生和主要機制。朱維特是首次開發鎮痛藥莫達非尼的研究者。
職業生涯
朱維特是里昂大學的實驗醫學教授。他是INSERM U 52研究組(分子夢學)和CNRS的UA 1195聯合組(警戒神經生物學狀態)的主任。1955年,他在加利福尼亞州長灘的赫拉斯·馬根的實驗室工作了一年[2]。之後他在里昂醫學院從事實驗神經生理學研究,並在里昂神經病醫院從事臨床神經生理學研究。
朱維特在1959年描述了腦死亡的腦電圖徵兆,並在1961年將睡眠分為兩種不同的狀態:端腦(慢波)睡眠和菱形腦睡眠(矛盾睡眠,在有關該主題的英文著作中被稱為快速眼動睡眠)。他繪製了負責快速動眼期的大腦區域[1]
朱維特的評論《矛盾的睡眠機制》於1994年發表在《睡眠》(Sleep)雜誌上[3]。在《睡眠的悖論》(The Paradox of Sleep,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1999年)中,朱維特提出了一個推測性的理論,即做夢的目的是一種反覆的神經系統編程,其作用是維護個人的心理遺傳,即人格的基礎。他還寫了一本小說《夢的城堡》(The Castle of Dreams)[3]。
1959年,朱維特在貓身上進行了幾個關於快速眼動睡眠期間肌肉失張力(癱瘓)的實驗。他證明快速眼動睡眠的產生取決於完整的橋腦被蓋,快速眼動睡眠失張力是由於延髓的運動中心受到抑制。藍斑核周圍有病變的貓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肌肉運動受限較少,並顯示出各種複雜的行為,包括表明它們在夢中進行攻擊、防禦和探索的運動模式。朱維特的研究導致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的確定[3]。
榮譽
朱維特於1977年獲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1981年在美國獲得科學院內部獎,1983年獲得醫學研究基金會獎。1991年,他被授予著名的杜卡獎。
1990年,睡眠研究學會向朱維特頒發傑出科學家獎[3]。2003年6月,他在相關專業睡眠協會(APSS)的第17屆年會上受到表彰[3]。
參考資料
- . The Telegraph. October 12, 2017 [July 26,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0).
- Slotnik, Daniel E. . The Globe and Mail. New York Times News Service. October 13, 2017: S9.
- . aasm.org.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October 4, 2017 [July 26,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