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迦勒·寇哈斯
《米迦勒·寇哈斯》(Michael Kohlhaas)是一部德國文學家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創作的中篇小說,該故事原型為十六世紀時,馬商漢斯·寇哈瑟(Hans Kohlhase)對神聖羅馬帝國薩克森選帝侯發起的私人戰爭。在1808年六月時,克萊斯特在他的文學期刊Phöbus第六卷發表該作品的部份。完整作品於1810年時出版在克萊斯特中篇小說集的第一部。
米迦勒·寇哈斯 | |
---|---|
德國《中篇故事集》首頁 | |
原名 | |
作者 | 海因里希·馮·克萊斯特 |
类型 | 中篇小說、歷史小說 |
语言 | 德文 |
故事背景地點 | 德国 |
發行 | |
出版机构 | (柏林) |
出版時間 | 1810年4月 |
出版地點 | 德國 |
媒介 | 紙質書 |
本書具兩現代小說的特點:狂熱地追求正義的主題,以及作為編年史所達到具存在主義抽離特質的特色。這兩特點比其他現代作家早於一個多世紀就被寫出。
歷史上的寇哈瑟
十六世紀時,馬商漢斯·寇哈瑟住在布蘭登堡邊境領土施普雷河(Spree)上的策恩(Cölln)市(現併入柏林市範圍)。在西元1532年的十月,他旅行至鄰近的薩克森尼選帝國參加萊比錫的交易博覽會。
在半路上,領主馮·札舒維茲(von Zaschwitz)扣留了他兩匹馬,作為通行過薩克森尼的費用。他向薩克森法庭提出協調卻未果。
寇哈瑟在憤怒之下,公然挑戰當權者,並焚毀維藤別格的房舍,即使馬丁路德的責難信也沒能勸阻他,而寇哈瑟與他聚集的團體更犯下進一步的恐怖行動。
西元1540年,他終於被捕獲及審判,並在該年三月22日於柏林公開處以死亡輪。 就此歷史事件,克萊斯特篆寫了一本小說,其主軸以悲劇為主,貫穿個人對公平正義的追求,以及對法律與社會的挑戰。
故事大綱
布蘭登堡的馬商米迦勒·寇哈斯領隊前往薩克森尼的途中,被領主芬澤馮特隆卡(Wenzel von Tronka)的官員拘留。該官員宣稱寇哈斯沒有正式的輸送文件,並要求他留下兩匹馬做為擔保。
在薩克森首都,德勒斯登,寇哈斯發現擔保書完全是偽造的,他隨之要求返還他的馬匹。當他來到特隆卡領主的城堡時,他發現他的馬匹因繁重的工作而造受折磨,他的顧員為了保護馬匹免於虐待而被毆打重傷。
寇哈斯控訴領主,要求賠償他顧員應得的醫療支出,還有讓他的馬匹回復健康。一年後,他發現領主運用其親戚的政治影響力,否決他的案件。寇哈斯依舊堅持申張他的權力,在布蘭登堡選帝侯的支持,以及未婚妻的拼死幫助下,卻還是失敗。他的未婚妻為了幫他,親身向薩克森尼選帝侯請願,卻遭到選帝侯的衛士杖擊,返回家後沒多久便宣告不治。
因為領主與其家族在司法系統上的阻撓,寇哈斯決定訴諸犯罪行為,他進行一場私人戰爭。他與另外七人先是摧毀了領主的城堡,殺了在城堡中的所有僕役,不分男女老少,而領主卻逃到了路德城維滕貝格。寇哈斯釋放他的馬匹,但將馬都留在城堡中,以便帶領他那逐漸壯大的軍隊前往維藤堡,去抓捕那名領主。雖然有四百多人隨他多次攻打維藤堡,卻未能成功抓到領主。在馬丁路德個人的調停下,他安排了對寇哈斯的赦免,薩克森尼選帝侯還批准了寇哈斯對領主的控訴。未料領主又發揮他家族的影響力,讓寇哈斯被關入地牢中。
雖然布蘭登堡的選帝侯設法將寇哈斯釋放,但此同時,薩克森尼已經告知在維也那的皇帝,而柏林當地的統治者也感受到這種叛亂行為的威脅,所以決定嚴懲。即便布蘭登堡選帝侯據裡力爭想援救,但寇哈斯還是被叛死刑。不過,寇哈斯有份私人文件,其中有關於薩克森尼家族的重要事項。
當寇哈斯被送至刑場時,他發現薩克森選帝侯經偽裝混在人群之中。此時,他的律師告知他,他控告領主的案子獲得勝訴,他的顧員可以得到傷害上的補償,且他的馬也在好好照料後,變得健康。寇哈斯覺得正義已被申張而感到滿意,所以欣然接受處刑。然而,在行刑前,他打開脖子上的項鍊,裝取出有關於薩克森尼家族文件的,並且吞了下去。薩克森選帝侯因此感到釋壓後昏倒,而寇哈斯即被斬首。
政治背景
十九世紀初期,戰事上普法戰爭遭拿坡倫擊敗,以及因為日爾曼主政者為了追求戰略上與拿坡倫政權的託協,造成主權上的不穩定,這兩種狀況讓普魯士中的不滿情緒上升。克萊斯特實際上反對法國,並認為日爾曼政權有重組的必要性。他透過寇哈斯的角色定位來表達他的政治理想,避免被認定為政治煽動。
影響
在卡夫卡的唯二公開露相的其中一次,他曾朗讀米寇哈斯的段落。他曾說,他很難不帶著淚水與熱情來思考這部作品[1]。
E·L·多克托羅在1975年發表的拉格泰姆時代也用了類似的劇情,還有要角之一亦名為寇豪斯·沃克。多克託羅自己曾說他的作品多少有向克萊斯特的故事至敬[2]。
J. M. Coetzee於1983年出版的小說《米迦勒K的一生》(Life & Times of Michael K)被認為是受到《米迦勒·寇哈斯》的影響[3]。
改編電影
參考資料
- Clark Sterne, Richard. (1994) Dark Mirror: Sense of Injustice in Modern European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p. 180.
- Doctorow, E. L., and Morris, Christopher D. (1999) Conversations with E.L. Doctoro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p. 124.
- Peter Horn (2005) "Michael K.: Pastiche, Parody or the Inversion of Michael Kohlhaas", Current Writing, vol. 17 (2): 56–73
- Jefferey Adams (2000) and Creativity in the Postmodern Era: The Case of Patrick Süskind's Das Parfum, The Germanic Review, Fall 2000, vol. 75 (4), p259-279
- R. G. Whitinger, M. Herzog (1994) Das Fräulein von Scuderi and Süskind's Das Parfum: Elements of Homage in a Postmodernist Parody of a Romantic Artist Story, The German Quarterly, Vol. 67 (2), 222-234
- Kohlhaas: ""
"On the banks of the Hafel, about the middle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lived a horse-dealer, named Michael Kohlhaas. He was the son of a schoolmaster, and was one of the most honest, while at the same time he was one of the most terrible persons of his period."
Parfum: ""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re lived a man in France who was among the most brilliant and heinous personalities, in an epoch not short of brilliant and heinous personalities." - "IMDB:Michael Kohlhaas - Der Rebell"
- "IMDB:The Jack Bull"
- "開眼電影網"
- "IMDB:Michael Kohlhaas"
- "開眼電影網"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Michael Kohlhaas |
- Michael Kohlhaas in The German Classics: Masterpieces of German Literatur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Vol. 4 (c. 1914), p. 308. Translated by Frances H. King. (see also Project Gutenber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version).
- Michael Kohlhaas in Tales from the German, Comprising Specimens from the Most Celebrated Authors (1844), p. 165. Translated by John Oxenford and C. A. Fei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