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瞻
紀瞻(253年—324年)[1],字思遠,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晉朝時官員,出身江南,父親紀陟是東吳的光祿大夫。紀瞻曾協助晉元帝於江東建立東晉,亦受晉元帝和晉明帝倚重。紀瞻與廣陵閔鴻、吳郡顧榮、會稽賀循和丹揚薛兼齊名,號為「五俊」[2]。
生平
初仕晉室
紀瞻年輕時就以品行端方正直而知名,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後全家遷居歷陽,後曾獲察孝廉,但不應命。後又獲舉秀才。永康元年(300年),州受詔舉薦素寒之士,紀瞻就獲推舉。永寧元年(301年)大司馬司馬冏辟紀瞻為東閤祭酒,同年又遷鄢陵公國相,但紀瞻卻不到任。次年,紀瞻就貶任松滋侯國相。太安二年(303年)紀瞻棄官歸家。
安守南方
至永興二年(305年),陳敏在歷陽叛亂,並以禮品和官職籠絡江東豪族和名士。但當時被陳敏任命的顧榮、周玘等人都不願為陳敏做事,於是暗中聯結征東大將軍劉準討伐陳敏。紀瞻後又與顧榮、周玘和背叛陳敏的甘卓一同進攻陳敏,終成功平定陳敏的叛亂。
戰後,紀瞻被朝廷徵召為尚書郎,並與同被徵召的顧榮等人一同出發。然而,眾人走到徐州時就聽聞北方愈來愈混亂,於是有意不再前進。而當時徐州刺史裴盾接獲太傅司馬越的命令,稱若顧榮等人觀望就要以軍禮護送,紀瞻等聞訊就立刻棄掉車牛,乘輕舟返回江東。
助建東晉
永嘉元年(307年),琅邪王司馬睿以安東將軍移鎮建業,引紀瞻為軍諮祭酒。永嘉五年(311年)司馬睿進鎮東大將軍,紀瞻又轉鎮東長史。當時晉司馬睿曾親臨紀瞻宅,又與他同車歸去,很見親待倚重。同年司馬睿先後消滅揚州都督周馥及江州刺史華軼,紀瞻獲追論兩次戰役之功而封都鄉侯。
永嘉六年(312年),石勒意圖進攻建業,司馬睿於壽春集結江東兵眾,加紀瞻揚威將軍、都督京口以南至蕪湖諸軍事,以抵禦石勒南侵。石勒於當年退兵後,出任會稽內史,任內有人假作大將軍符節收捕諸暨縣令,紀瞻發覺其中有詐時縣令已被捕,於是將其救出,並追問使者,果然查明是詐騙事件。
建興三年(315年),司馬睿進位丞相,紀瞻任丞相軍諮祭酒。紀曕又追以討平陳敏之功而封臨湘縣侯。建興四年(316年)長安失陷,晉愍帝被俘,至建武二年(318年)晉愍帝被殺的消息傳至建康,紀瞻與王導等百官共請司馬睿即位,但司馬睿仍不答應,更命殿中將軍韓績撤去御座。當時紀瞻就叱責韓績:「帝坐上應星宿,敢動者斬!」司馬睿聽後更為之改容。司馬睿於同年即位,是為晉元帝,紀瞻拜為侍中,轉尚書,期間多次上疏諫諍,對朝政多作建言,故很得司馬睿欣賞,嘉許他的忠烈。及後紀瞻長期患病,自感身體無法支持自己繼續在朝為官,於是上疏求退,元帝亦免去其官職。但不久又以紀瞻為尚書右僕射,紀瞻在屢次辭讓都不被允許下就乾脆以病重還第,但元帝仍不允。
同時,輔國將軍郗鑒據守的鄒山受到石勒、徐龕等勢力的威脅,紀瞻認為郗鑒有將相之才,擔心朝廷放棄郗鑒,令東晉喪失這名人才,於是上疏建議朝廷徵召郗鑒。朝廷亦因而在永昌元年(322年)徵召郗鑒為領軍將軍。
性格特徵
子女
- 紀景,長子,早死。
- 紀鑒,歷任太子庶子、大將軍從事中郎。
參考書目
- 《晉書·紀瞻傳》
- 《晉書·紀瞻傳》中未記其確切逝世年份,然而按照描述,他應死於王敦之亂被平定後不久。《建康實錄》亦載紀瞻死於是年。
- 《晉書·薛兼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