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歷史
約旦歷史開始於西元前90,000年,當時這個地區已經有人居住。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和马其顿统治。7世纪属阿拉伯帝国版图。16世纪归属奥斯曼帝国。[1]
历史系列条目 |
---|
约旦历史 |
古代历史 |
古典时代 |
伊斯兰时代 |
独立后 |
约旦主题 |
古代时期
人类在今约旦活动的证据可以追溯至舊石器时代中晚期(约公元前50000年至前17000年)。
铁器时代
在铁器时代,约旦主要由这三个王国主导,他们是亚扪人、摩押人和以東。在以色列王國的全盛時期,包括現今安曼等約旦河東岸地區屬於以色列的一部份。公元前840年,摩押王米沙發動了反以色列起義,脫離了以色列人的統治。
在亞述帝國的征服後,只剩下亚扪人的國家維持獨立。但最終巴勒斯坦地區都分別落入了新巴比倫王國、阿契美尼德帝國和亞歷山大帝國統治。
古典时代
前586年發生了巴比倫囚虜後,以東人乘機遷入了猶地亞,而納巴泰人則遷入了以東人故地,定都佩特拉,建立起自己的王國。在古典时代,纳巴泰王国乘著希臘化國家之間的連年征戰,日漸崛起。在公元106年被罗马帝国吞并,成為阿拉伯省,並持續到7世紀。公元3世紀早期,阿拉伯在黎凡特地區建立了伽珊尼德,並且成為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國的附庸國,在638年被伊斯蘭帝國吞併。隨著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一些半獨立的城邦也在約旦形成,聯合為德卡波利斯(即「十城」),有八座城在約旦河東岸,其中包括:格拉沙(杰拉什),非拉鐵非(安曼),拉法納(阿比拉),地菴(Capitolias),加大拉(Umm Qays)和佩拉(伊爾比德)。
在纳巴泰王国時期,約旦地區因為其地理位置而成為重要的陸上貿易要點。但到了羅馬時代,隨著薩珊波斯崛起和海上貿易的興盛,約旦地區的富裕程度大不如前,到了7世紀時佩特拉已經荒廢了。
中世纪
7世纪初,约旦并入伊斯兰阿拉伯国家-倭馬亞王朝。當時,今天約旦的首都安曼,成為「Jund Dimashq」(大馬士革軍區)的一個主要城鎮,並成為省會。
在伍麦叶王朝之后,阿拔斯王朝时期,约旦被忽视并且由于地缘政治的转变而受到煎熬。
在阿拔斯王朝衰弱之后,约旦部分地区受到各种力量统治,包括十字軍,阿尤比王朝,馬穆魯克王朝以及在1517年左右佔領了阿拉伯世界主要地區的鄂圖曼帝國。
鄂圖曼统治
1516年,鄂圖曼帝國入侵黎凡特並統治了當地。在鄂圖曼帝国统治时期,约旦大部分地区由当地阿拉伯军阀控制。鄂圖曼较少干预当地事务。
英国保护国-外约旦王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協約國為了打擊奥斯曼帝国,支持並策劃了阿拉伯起義,因此漢志王國的哈希姆家族進行北伐,攻下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原先英國人同意允許阿拉伯人獨立建國,但是協約國卻秘密簽署了《賽克斯-皮科協定》,劃分了列強在中東的勢力範圍。結果阿拉伯人的地區被英法兩國瓜分,其中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為英國勢力範圍。1921年,哈希姆家族的阿卜杜拉王子獲英國委任外約旦酋長之位,於4月11日成為外約旦埃米爾,開始了外约旦英国保护国。
约旦王国
1946年1月17日,英国外交大臣在联合国发表演说,强调英国政府将在不久使外约旦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946年5月22日,伦敦条约签署,外约旦获得完全独立,國名「外約旦哈希姆王國」,阿卜杜拉於5月25日宣佈自己為外約旦國王。1951年,阿卜杜拉一世去世,塔拉勒·伊本·阿卜杜拉繼位,但他因健康問題,翌年就傳位給兒子侯赛因·本·塔拉勒。
在以色列獨立後,約旦在阿以衝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參加過三次中東戰爭。1948年以色列獨立戰爭後,聯合國將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交給外約旦託管。1950年,外約旦宣布吞併西岸地區,並更名「約旦哈希姆王國」。從1948年以色列獨立戰爭後到1963年六日戰爭前,約旦控制了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在六日戰爭,約旦戰敗,並失去了西岸地區,退回到原本邊界。在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中,約以邊境上沒有戰火。但約旦派出一個旅的兵力進入敘利亞,抵禦那裡的以色列軍隊。
在1948年和1963年兩次戰爭中,都有大量阿拉伯難民包括約旦公民逃至約旦河東岸,使巴勒斯坦人在約旦的勢力大為增加。1964年5月28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建立,並獲得約旦國王侯赛因·本·塔拉勒的支持。但是1967年巴解組織企圖刺殺侯赛因·本·塔拉勒以取得對約旦的統治權,但約旦國王被保鏢用身體壓住,倖免於難。1970年,在巴解組織多次劫機後,約旦正式起兵討伐,因時間主要集中於1970年9月16日至27日,又稱為「黑色九月」,最後巴解組織於1971年7月撤出約旦。1994年10月26日,《以色列國與約旦哈希姆王國和平條約》簽訂,約旦成為繼埃及之後第二個與以色列簽署和平協議的阿拉伯國家。
1999年2月7日,侯赛因·本·塔拉勒離世,現任國王阿卜杜拉二世繼位。2010年12月突尼西亞爆發茉莉花革命而爆發阿拉伯之春,並在2011年1月14日蔓延到約旦。2月1日,國王阿卜杜拉二世撤換首相萨米尔·里法伊並解散內閣。6月12日,約旦允許了民選內閣。10月24日,阿卜杜拉二世再次解散首相马鲁夫·巴希特內閣。長期的示威抗議導致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在18個月內三度撤換內閣首相,並於2012年解散國會,提前於隔年舉行選舉,示威活動才走向結束。阿拉伯之春之後步入了阿拉伯之冬,由於伊斯蘭國在2014年夏天迅速擴張到伊拉克北部和東部,約旦受到激進聖戰組織的威脅,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增兵。
參考资料
- [. [2012-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7). Jordan History Discussion Forum (阿拉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