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陸龜
埃及陸龜(学名:Testudo kleinmanni),又名克萊馬尼陸龜,包括了納吉夫陸龜,是一種處於極危的龜。牠們雖然稱為埃及陸龜,但已從埃及滅絕,在全球滅絕只是時間的問題。
埃及陸龜 | |
---|---|
納吉夫陸龜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Reptilia |
目: | 龜鱉目 Testudines |
亚目: | 曲颈龟亚目 Cryptodira |
科: | 陸龜科 Testudinidae |
属: | 陆龟属 Testudo |
种: | 埃及陸龜 T. kleinmanni |
二名法 | |
Testudo kleinmanni Lortet, 1883 | |
红色:现存; 黑色:已灭绝 |
特徵
埃及陸龜是北半球最細小的龜。雌龜較雄龜為大,雄龜較為幼長,尾巴也較長。
埃及陸龜的龜殼高拱,呈象牙色至淡金色至深褐色或沉黃色。這種顏色是格洛格尔律,可以幫助牠們控制陽光所造成的影響,較淡色的龜會留在沙漠中較長時間,且也是在沙漠中有效的偽裝。胸甲呈淺黃色,腹部每片龜板都有兩個深色三角形。牠們龜板上深色的側緣會隨年齡而消失。
埃及陸龜的頭部及四肢都呈淡象牙黃色至黃褐色。
分類
由於未確認的特徵,建議的亞屬Pseudotestudo並未有效。[2]另有建議將埃及陸龜與緣翹陸龜組成Chersus屬,因牠們的共同祖先是希臘陸龜。前兩者的DNA序列近似,比與希臘陸龜更為相似。[3][4]從生物地理學來看,這可能是由於分佈跨越地中海或是因趨同演化所致。
內蓋夫的亞群因分散而成為獨立的納吉夫陸龜。但是牠們並不獨特,與埃及陸龜在埃及滅絕的群落相符。[3]納吉夫陸龜是局部地區適應的形態,而外表不同。牠們有可能是埃及陸龜的亞種。由於基因流已經停止,牠們的保育方法須有不同的處理。[5][6]
棲息地及生態
埃及陸龜棲息在沙漠及半乾旱的環境,如砂石平原、岩石、沙質乾谷、乾旱林地及海岸沼澤。飼養下的埃及陸龜吃草、果實及蔬菜,但野外的食性則不明。
埃及陸龜在非常寒冷或非常熱的環境下並不活躍。在寒冷季節,牠們會在中午出外。在較溫暖的季節,牠們在早上及晚上會較活躍。在餘下的時間牠們會躲在草叢下或齧齒目的巢穴。
繁殖
埃及陸龜約於10-20歲就會達至性成熟。在野外,牠們會在3月交配;但在飼養下,牠們則會在4月至11月間交配。雄龜會撞及追著雌龜來示愛。牠們會像哀鴿般發出交配的叫聲。雌龜會在草叢下的淺坑中生蛋,每次會在夏天或秋天初生1-5隻蛋。
保育狀況
埃及陸龜曾分佈在埃及及利比亞,但在埃及的棲息地已完全被破壞,牠們已從當地滅絕。在利比亞仍有兩個群落,但沿岸的棲息地亦因人類活動而遭破壞。失去棲息地及非法捕捉作為寵物都是牠們的威脅。牠們亦被獵殺作為藥物。[7]
參考
- Perälä, Jarmo.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3. [2009-07-04].
- Perälä, Jarmo. . Journal of Herpetology. 2001, 35 (4): 567–582. doi:10.2307/1565894.
- van der Kuyl, Antoinette C.; Ballasina, Donato L. Ph.; Dekker, John T.; Maas, Jolanda; Willemsen, Ronald E. & Goudsmit, Jaap. .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2, 22 (2): 174–183. doi:10.1006/mpev.2001.1052.
- Uwe Fritza, Pavel Široký, Hajigholi Kamic and Michael Wink. .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5, 37 (2): 389–401. doi:10.1016/j.ympev.2005.03.007.
- Jarmo Perala. . Journal of Herpetology. 2001, 35 (4): 567–581.
- Široký, Pavel & Fritz, Uwe. . Biologia. 2007, 62 (2): 228–231. doi:10.2478/s11756-007-0036-1.
- da Nóbrega Alves, Rômulo Romeu; da Silva Vieira; Washington Luiz & Gomes Santana, Gindomar. .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08, 17 (8): 2037–2049. doi:10.1007/s10531-007-9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