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乙錚

練乙錚英語:1951年8月),香港學者及傳媒工作者;於香港土生土長,於香港九龍華仁書院中學畢業,後獲美國卡爾頓學院高級榮譽數學學士學位及明尼蘇達大學明尼阿波利斯分校經濟學博士學位。1992年前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任教,其後回港並任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副院長,並為該校首屆最傑出教學獎得主。[1]他是繼《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後第二位有「香江第一健筆」稱號的傳媒人。[2][3]

練乙錚

他曾任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著有經濟學小品文集《水清有魚》。後來他接任沈鑒治,擔任《信報財經新聞總編輯

1998年起,他任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與劉兆佳曾德成等共事。2003-2004年間,因參與爭取民主集會,突然於2004年7月5日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解僱。後來2005年6月中於《信報》書寫了17篇文章,名為《浮桴記——謀府生涯六載事與思》,記錄了他當顧問期間觀察到的問題,又披露了大量不為人知的中策組內部情況,趣味盎然。

自離開香港特別行政政府後,在外地遊歷三年,更在英國學習帆船遠航的知識和技術,2007年11月駕「既濟號」航返香港。2007年12月起回《信報》任主筆。2010年1月,離任《信報》主筆,暫停每日發表政論專欄,改任特約評論員,只會不定期發表文章。

練乙錚曾於於日本秋田縣國際教養大學任經濟學教授。[4]

事件

被梁振英以律師信警告

2013年2月,練乙錚因其時評文章《誠信問題已非要害 梁氏涉黑實可雙規》,被梁振英以律師信警告誹謗[5][6]。《信報》立即刊聲明回應,總編輯陳景祥聲明致歉對象是讀者,而非梁振英本人[7]

2015年3月19日,練乙錚於《信報》發表專欄文章《梁齊昕的處境不就是香港人的一個縮影嗎?》[8]。梁振英隨即分別向《信報》及練乙錚發律師信,要求收回有關評論[9]。練乙錚於23日專欄文章《道歉.道歉的理論.史學.史學的實踐》中就事件致歉[10][11][12]

信報專欄被停止

2016年7月29日,練乙錚收到信報總編輯的電郵,表示信報改版而要停止其專欄。香港記者協會獨立評論人協會即日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信報》因政治氣候甚至政治目的或任務而自我審查,更指「如只懂緊緊跟隨官方口徑,報刊分分鐘要「改姓」,丟失幾十年的招牌和靈魂。」[13][14]31日,練乙錚以「別了《信報》」為題寫了封給讀者的公開信。[15]8月1日,一群《信報》的前任及現職員工在facebook開設專頁,並發表給《信報》總編輯郭艷明的公開信。公開信以「守言論自由 關注練乙錚專欄被撤走」為題,要求交代終止練乙錚專欄的真正原因,以及撤回終止練乙錚專欄的決定。[16]

支持年輕候選人

2016年8月25日,練乙錚撰文,表示「特別支持屬於廣義「傘運世代」的所有年輕候選人,希望他們得到足夠的選票,悉數當選。」[17]2016年8月28日,練乙錚更出席香港眾志造勢大會,其間舉起羅冠聰右手,以示支持。 [18]

通緝流亡

2021年12月29日,警方國家安全處以涉嫌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拘捕6名《立場新聞》高層,並再拘捕前《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及通緝其餘三名已離港的立場高層蔡東豪余家輝及練乙錚[19]。練自此流亡日本。

作品

  • . 壹出版. 1995. ISBN 9625771018.
  • .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5. ISBN 988201688X.
  • . 天窗出版社. 2007. ISBN 9789881754189.
  • . 天窗出版社. 2008. ISBN 9789881754196.
  • . 天窗出版社. 2009. ISBN 9789881836359.
  • . 天窗出版社. 2009. ISBN 9789881866387.
  • . 天窗出版社. 2010. ISBN 978-988-18879-7-9.
  • . 天窗出版社. 2013. ISBN 978-988-16807-6-1.
  • . 天窗出版社. 2014. ISBN 978-988-16810-5-8.

参考文献

  1. . [2009-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8).
  2. . Watchinese 看雜誌. [20 June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0).
  3. . 大紀元時報 香港. [20 June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0).
  4. 第1164期壹周刊
  5. . 信報. 2013-01-29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6. . 開放網 OPENWEB. 2013-02-10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7. . 信報. 2013-02-07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8. . 信報. 2015-03-19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9. . 立場新聞. 2015-03-20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10. . 信報. 2015-03-23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11. . Blogspot.hk. 2015-03-22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4).
  12. . 立場新聞. 2015-03-23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13. . 香港記者協會. 2016-07-29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0).
  14. . 獨立評論人協會. facebook. 2016-07-29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7).
  15. . 主場新聞. 2016-07-29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16. . facebook. 2016-08-01 [2016-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7).
  17. . [2016-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18. . [2016-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19. . on.cc東網. 2021-12-30 [2021-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中文(香港)).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