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城

绥远城,俗称“满城”、“新城”,原址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是清朝设置的一座军事驻防城。在绥远城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今的呼和浩特市新城区[1][2]

绥远城墙和将军衙署
呼和浩特东护城河北巷西面的一段城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6-489
登录2006年5月25日

历史

修建

蒙古语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呼和浩特原来分为新、旧两城,旧城始建于明朝万历九年(1581年),明廷命名为“归化城”;新城始建于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四年竣工(1739年),清廷命名为“绥远城”。[3]

清朝雍正年间,漠西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势力强大,不断袭扰喀尔喀蒙古。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兵分两路进击西北。雍正九年(1731年),清军与准噶尔部在和通泊激战,清军惨败,只得退兵。雍正十年(1732年),准噶尔部3万军队进击喀尔喀蒙古,在额尔德尼召(光显寺)遭到额驸策凌率领的蒙古兵的打击,惨败而回。清军和准噶尔部均无力再开战。同年,双方经过谈判,决定议和,并划定了准噶尔部与喀尔喀蒙古之间的游牧区界线。[1]

后来,西北八旗防务系统变化,清朝认为右卫驻防城过于靠南,不利于进击准噶尔部及控制内蒙古西部的蒙古诸部。所以雍正十三年(1735年),朝廷决定在内蒙古外蒙古分别修建一座新城,用以屯驻军队防御准噶尔。其中在内蒙古,为安排自漠北撤回的八旗军队,并为就近监控归化城土默特、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等蒙古诸部,清廷决定在归化城东北五里处勘定一处新的城址,即日后的绥远城,用于右卫驻防八旗兵北移屯居,以及安排自漠北撤回的八旗军队。[1]在外蒙古则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东北建鄂尔昆城

《清实录》记载:“乾隆二年三月庚戌(十七日)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奏,归化城盖造新城,去右卫二百里,无庸添设将军,请将右卫将军移驻新城,止添副都统二员,仍留原处亦归并将军管辖,所有家选兵二千名,热河兵一千名。著该处照原议办理。”右卫将军王常从乾隆二年三月开始移驻归化新城,当时工程尚未完工,新城没有起名。两个月后,王常奏请“赐归化城新城佳名”,乾隆帝遂赐“满汉名曰‘绥远城’”,这就是说乾隆二年五月后,新城便正式定名“绥远城”。[2]

乾隆二年(1737年),驻守山西右卫的建威将军王常奉旨改驻绥远城,改称“绥远城将军”。其府衙即绥远城将军衙署。到1909年之前,清廷的绥远城将军共78任,均在此管理驻扎。清朝最后一位绥远城将军是宣统末年的堃岫[1]

《绥远城驻防志》一书记载:“雍正十三年奉旨兴工建造城垣,至乾隆二年竣工,周围九里十三步,高二丈九尺五寸,顶阔二丈五尺,底阔4丈,四门楼门二重,东门曰‘迎旭’,南门曰‘承薰’,西门曰‘阜安’,北门曰‘镇宁’。周围角楼4座,城上四面堆拨八处,每处建盖房三间。具奏,奉旨赐满汉名曰‘绥远城’。”

绥远城内除了绥远城将军衙署、八旗兵“老官房”之外,还有各种庙宇。由于绥远城内以满八旗驻军为主,所以又称“满城”。[1]此处是满洲之外满族人集中的城市之一。[2]

演变

绥远城原本是一座军事驻防城。但在清末由盛而衰,其城市功能不断变化。[1]乾隆四年(1739年),增设“绥远城理事同知厅”,简称“绥远城厅”。乾隆六年(1741年),山西省归化城设“归绥道”(全称“归绥分巡等处地方兵备道”),管辖归化城厅绥远城厅等等各厅。1912年,绥远城厅改置绥远县,治绥远城。因和归化县两县同治一城,1913年绥远县并入归化县。绥远城从此结束了独立治理的局面。1914年,归化县改为归绥县。后来逐步发展为如今的呼和浩特市[4]一直到1949年绥远和平解放,古老的绥远城虽然功能大变,但仍保留了早期的基本布局。1951年后,绥远城的城墙及城内原有的建筑陆续拆除,现仅存原绥远城东北角的部分城墙。[1]

现状

2002年底至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组织专家对清代绥远城墙修缮进行了实测及设计,并且号召呼和浩特市民捐献旧城砖用来维修城墙。 残存的城墙位于呼和浩特市北垣街,已经残破不堪。维修工程计划投资600万元,对绥远城城东、城北的两段600余米的残城墙实施保护性维修,修复防御工事4座,修复角楼一个、哨卡4个,女儿墙千余米、射箭城垛等设施,主体工程原本计划在2003年内完工。[3]但该工程实际上迟迟未能启动。2005年,呼和浩特市文物事业管理处表示,绥远城城墙抢救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方案已出台,然而因为资金尚未到位,该工程暂时无法启动。[1]

今天,绥远城将军衙署及其东北数百米外的一段清代绥远城墙作为“绥远城墙和将军衙署”合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

绥远城西门外瓮城内,原来立有《敕建绥远城碑》,为乾隆四年(1739年)兵部尚书管归化城都统事务通智撰写,现已无存。碑文载于《归绥县志·金石志》(原无标点,□为原文缺字):[2]

碑文中的大臣“正山”应为“王山”,雍正末年王山任内务府郎中,曾负责监修雍正帝泰陵乾隆二年二月上谕“古北口提督员缺,著副都统瞻岱补授。瞻岱所管归化城工程著王山前往管理。”[2]

绥远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南门为承薰门,北门为镇宁门,东门为迎旭门,西门为阜安门。1950年代,城门在城市建设中被拆毁,城门上的石匾被埋入地下。承熏门石匾于1984年出土,镇宁门石匾于2004年出土,现在两块石匾收藏于将军衙署博物馆。石匾均以满文汉文蒙古文三种文字书写城门名称。[2]

绥远城城墙现仅存东北隅城墙,其中北墙残存245米,东墙残存453米,总计698米。东北隅仅存角楼遗址一处。2001年,呼和浩特市文物事业管理处组织人员对残留的绥远城城墙进行勘察后,简要叙述了城墙现状:[1]

绥远城的重要碑刻还有:[2]

  • 《重修绥远北门城楼碑记》:同治九年(1870年)立,绥远城将军定安撰文,山西学政江南道监察御史龚承钧书丹。原碑立在绥远城北门外瓮城五道庙内,后来五道庙被毁,此碑埋入路边。后来修北垣街,该碑出土,1980年代末移至绥远城太清宫院内,碑文已模糊不清。《绥远通志稿·城市》有节选。《归绥县志·金石志》录有全文。[2]
  • 《绥远城浚濠种树碑记》:同治九年(1870年)立,绥远城将军定安撰文,山西学政江南道监察御史龚承钧书丹。原碑立于绥远城西门外瓮城内。今已断成两截,碑座无存,此碑现存呼和浩特市博物馆[2]
  • 《绥远城创建长白书院碑记》:同治十二年(1873年)立,广东陆军提督张曜撰文并书丹。此碑是卧碑,原来镶嵌在长白书院大门西壁,今已无存。拓片现存呼和浩特市博物馆[2]
  • 《启秀书院碑记》:该碑正面题“永垂不朽”四个楷书大字。碑文正文是光绪四年(1878年),绥远城将军瑞联写的将长白书院更名为启秀书院的奏折。该碑是光绪六年(1880年)由绥远城举人合色贲等刻碑纪念。该碑现存呼和浩特市博物馆[2]

参考文献

  1. . [2013年9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6日).
  2. (史海钩沉)绥远城清代碑刻辑录考述,内蒙古史志2009年第六期
  3. . [2013年9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23日).
  4. . [2013-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