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籽

罌粟籽,又名御米[1]黑櫻米罌粟的種子,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的調味料,可用於製油,許多地區也將它當成一種草藥來使用。一般使用方法為原粒或經研磨後,加入烘焙食品或醬料中以增加食品風味。有記載在蘇美文明時代,人類已經會使用罌粟籽。[2]

黑色罌粟籽。

罌粟籽的形狀如腎臟,長度通常少於一毫米。除製作鴉片的罌粟外,其他罌粟目植物的種子一般不會作為食物用途。

用途

罂粟籽产量 – 2016
国家
 捷克
28,574
 土耳其
18,205
 西班牙
13,377
 匈牙利
8,948
 法國
5,777
总计
92,610
来源:FAOSTAT[3]
罂粟籽
每100 g(3.5 oz)食物營養值
2,196 kJ(525 kcal)
28.13 g
2.99 g
膳食纖維19.5 g
41.56 g
飽和脂肪4.517 g
單元不飽和脂肪5.982 g
多元不飽和脂肪28.569 g
21.22 g
维生素
維生素A equiv.
(0%)
0 μg
0 μg
維生素A0 IU
硫胺(維生素B1
(74%)
0.854 mg
核黃素(維生素B2
(8%)
0.100 mg
菸鹼酸(維生素B3
(6%)
0.896 mg
(0%)
0 mg
吡哆醇維生素B6
(19%)
0.247 mg
葉酸(維生素B9
(21%)
82 μg
胆碱
(11%)
52.1 mg
维生素C
(1%)
1 mg
维生素E
(12%)
1.77 mg
维生素K
(0%)
0.0 μg
膳食礦物質
(144%)
1438 mg
(75%)
9.76 mg
(98%)
347 mg
(109%)
2.285 mg
(124%)
870 mg
(15%)
719 mg
(2%)
26 mg
(74%)
7.0 mg
其他成分
5.95 g
USDA
參照美國標準的相對百分比
成人每日的参考膳食摄入量(DRI)
來源:(英文)美國農業部營養

罌粟可用部分包括枝、葉、殼等,其中罌粟籽中的麻醉性生物鹼含量最少。罌粟籽富含膳食礦物質,如鈣、鐵、鎂、磷、鉀等,营养丰富,被作爲調味料廣泛使用。在1992年,國際標準ISO676-1982中已將罌粟籽列入調味料名錄。中国大陆於1991年頒布的《香辛料和調味品名稱和內含物的測定》標準中,“香辛料和調味品名稱表”也明確標明“罌粟,可使用部分,如種子”,但受到严格管制,只有完全灭活的罂粟籽才能上市销售,以防止有人私自种植。另外,《美國聯邦政府條列手册》、《大英百科全書》等,均記載罌粟籽爲安全可食用物質。罂粟籽中含有少量鸦片生物碱,跟吗啡可待因成份相同,虽然含量较低,不致於對人體造成影響,但食用后有可能造成药检阳性反应[4][5]

世界最大的罂粟籽生产国为捷克[3],主要进口国为印度俄罗斯波兰德国[6]。地中海一帶使用罌粟籽有悠久歷史,在麵包、蛋糕,曲奇餅上均有使用。在中歐地區,罌粟籽夾心餡餅是一道流傳甚廣料理,在聖誕節時尤其受歡迎。在巴爾幹半島,罌粟籽甚至會用於製作糖果上。在印度伊朗等地的一般家常菜肴,亦不時加入罌粟籽。

日本七味粉中,也可以加入罌粟籽。

罌粟籽含油50%,可榨油。榨出的油稱為罌粟籽油或御米油。

藥用

根據《中藥大辭典》,罌粟籽性甘平無毒,治反胃、腹痛、瀉痢、脫肛[1],功能有斂肺,澀腸、止痛。主治久咳、久瀉、久痢,胸腹諸痛等症。

法律規範

在大多數國家並未限制罌粟籽,因為是傳統食品。然而,因為會影響藥檢,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均禁止售賣罌粟籽。在臺灣列為第二級毒品,在海關會被查扣甚至起訴[7]。中国大陆2003年亦發佈禁令,规定罌粟籽不能當作香料、調味料銷售和加工使用[8],例如就有溫州商人在小龍蝦中使用「黑櫻米」而被判刑和罰款[9]

相關條目

参考资料

  1. 中藥大辭典》罌粟籽條。
  2. McGee, Harold. . Simon and Schuster. 2004: 513 [2021-06-10]. ISBN 978-0-684-800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3. . 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Corporate Statistical Database (FAOSTAT). 2017 [18 April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2).
  4. . 紐約時報. 2005-01-11 [201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6) (英语).
  5. . 联合早报. 2016-04-12 [2016-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中文).
  6. Sergeeva, Anna. . Index Box. Index Box. [15 Nov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7. 黃紫緹. . 台灣英文新聞. 2018-11-15 [2020-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8. 張辰. . 新浪新聞>南京報業網. 2004-09-08 [202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1).
  9. 沈正璽. . 溫州都市報. 2016-04-19 [202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