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那斯要塞
考那斯要塞(立陶宛語:,俄語:)為立陶宛考那斯的一座要塞堡壘,為俄羅斯帝國於1882年建造並多次加固,用以保衛其西部邊界。早在1796年便有討論計劃在立陶宛建立軍事要塞[1]:34,1812年拿破崙征俄後再度有人提起此想法[2],1879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下令建造要塞[3],1882年正式開工[4]。1887年此要塞被指定為一級要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此堡壘為立陶宛全境最大的防禦工事,佔地65平方公里[3]。
考那斯要塞 | |
---|---|
立陶宛 | |
19世紀的考那斯堡壘計畫圖 | |
设施 | |
控制者 | 俄罗斯帝国(1882年至1915年) 德意志帝國(1915年至1918年) 立陶宛 (1918年至1940年、1990年至今) 蘇聯(1940年至1941年、1944年至1990年) 納粹德國(1941年至1944年) |
历史 | |
建於 | 19至20世紀 |
使用时期 | 1882年至今 |
材料 | 磚塊、強化水泥 |
战役 |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
1915年德國進攻此堡壘,11天後將其攻下[3]。一戰結束後因軍事武器的演進,此要塞的戰略價值逐漸降低,轉為許多民間機構使用,也作為軍隊的駐地[1]:12。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要塞的部分被納粹德國用作關押、審訊與處決犯人的場所,尤以第七堡壘與第九堡壘為多[5],超過5萬人在此遇害,其中超過3萬人為猶太人大屠殺的受難者[6]。第九堡壘今已改建成紀念戰爭受害者的博物館[7]。考那斯要塞為俄羅斯帝國現存最完整的軍事要塞[1]:18。
考那斯要塞建造情形[2] | 砲台 | 堡壘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
開工年 | 1882年 | 1883年 | 1883年 | 1884年 | 1884年 | 1883年 | 1884年 | 1883年 | 1883年 | 1883年 | 1883年 | 1883年 | 1883年 | 1883年 | 1883年 | 1884年 | 1890年 | 1903年 |
完工年 | 1889年 | 1888年 | 1888年 | 1888年 | 1888年 | 1888年 | 1888年 | 1888年 | 1888年 | 1889年 | 1888年 | 1889年 | 1888年 | 1889年 | 1889年 | 1889 | 約1907年 | 1911年[1]:52-54 |
參考文獻
- Orlov, Vladimir, , Kaunas: Arx Baltica: 160, 2007, ISBN 978-9955-638-97-1 (立陶宛语)
- Pociūnas, Arvydas, (PDF), Vilnius: Generolo Jono Žemaičio Lietuvos karo akademija: 14, 2008 [2009-05-03], ISBN 978-9955-423-64-5 (立陶宛语)
- , Gintaras Česonis, 2004 [200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0) (立陶宛语)
- (– Scholar search), Fortai, [200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立陶宛语)
- Arvydas Anušauskas; et al (编). . Vilnius: Lietuvos gyventojų genocido ir rezistencijos tyrimo centras. 2005: 203. ISBN 9986-757-65-7 (立陶宛语).
- . Kaunas' 9th Fort Museum. Association of Lithuanian Museums. [2011-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5).
- . lonelyplanet.com. [2012-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