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

腹泻(俗称拉肚子廣州話俗稱肚屙台語俗稱疶屎中医称之为泄泻英語:來自希臘語,包含兩個字根:「διά /dia,經過」,以及「ῥέω/rheo,流動」)的定義是在24小时之內有軟便或水便的狀況而且排便三次以上,症狀常持續好幾天而且可能因為體液流失的關係而產生脫水現象。如果脫水的情形繼續惡化,接下來可能會出現排尿量減少、膚色蒼白、心跳過速、或者對外界刺激反應不佳。另外,對以母乳餵養的嬰兒來說,軟便可能是正常的現象[2]

腹瀉
輪狀病毒的電子顯微照片,其是近4成5歲以下兒童因腹瀉住院的病因。[1]
类型消化道疾病[*]醫學徵象[*]feces and droppings symptom[*]疾病
肇因輪狀病毒属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傳染病學、​胃肠学
ICD-11ME05.1
ICD-10A09 , K59.1
ICD-9-CM787.91
OMIM
DiseasesDB3742
MedlinePlus
eMedicineped/583
MeSHD003967

最常見的原因為腸道感染,可能是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感染,也就是一般所謂的「腸胃炎」。主要是透過與病人的密切接觸(例如:透過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吃或喝到污染的食物或飲料等途徑傳染。另外也可能是全身性感染的其中一個表現。非感染性原因例如:乳糖不耐症發炎性腸道疾病、藥物、大腸激躁症、急性中毒等因素[3]。另外依症狀持續時間可分為急性腹瀉(小於兩周)、持續性腹瀉(二至四周)、慢性腹瀉(大於四周)[4]。急性水樣腹瀉其中一個原因為霍亂弧菌感染。出血性腹瀉,也就是糞便中帶血,又稱為「痢疾」(Dysentery)[2]。大部分情況不需做糞便培養確定病原[5]

感染性腹瀉的預防方式包括:改善環境衛生、確保飲用水的潔淨以及勤洗手。讓嬰兒持續哺乳至少六個月,並施打輪狀病毒疫苗也是推薦的預防方式[2]。在治療方面,給病人服用口服脫水補充液(乾淨的飲用水加上適量的鹽、、以及鋅片[6],如果說買不到口服脫水補充液,可以參考配方自行配製[7],口服脫水補充療法在過去25年內拯救了五千萬名孩童免於因腹瀉造成的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而死亡[1]。一般建議腹瀉患者仍可正常進食(如果是哺乳中的嬰幼兒則照常哺乳)[2]。徜若病人出現嚴重的脫水症狀,則可能需要靜脈輸液,但這情形並不常見,絕大多數的案例都能經口補足流失的水和電解質。腹瀉的病人很少需要抗生素,但在極少狀況下仍需要依情形給予抗生素(例如腹瀉中帶血、伴隨高燒、旅行後隨即發作的嚴重腹瀉、或是在糞便檢體中見到或培養出特定的細菌或寄生蟲)。樂必寧(Loperamide)對減緩腸道運動可能有幫助,但並不被建議用在嚴重腹瀉的患者身上[5]

全球每年有17至50億例的腹瀉病例[2][3],尤其常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兒童身上(平均約一年3次[2])。2012年全球五歲以下兒童死因當中腹瀉排名第二(有76萬名兒童死於腹瀉,佔11%[2][8])。經常發生的腹瀉也會造成五歲以下的兒童的營養不良及其他長期問題[2](如生長遲緩或智力發展遲緩[8])。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的报告,全世界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有百分之二十是腹泻所引發的脫水現象造成的。每年有一百八十万孩子死于腹泻[9]

参见

參考文獻

  1. (PD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04-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0-11-08).
  2.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pril 2013 [18 June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7).
  3. Doyle, edited by Basem Abdelmalak, D. John.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82–287. ISBN 1107018676.
  4. Longo, Dan; Fauci, Anthony; Kasper, Dennis; Hauser, Stephen; Jameson, J.; Loscalzo, Joseph. . McGraw-Hill. 2011: 第40章. ISBN 9780071748896.
  5. DuPont, Herbert L.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04-17, 370 (16): 1532–1540 [2021-12-30]. ISSN 0028-4793. PMID 24738670. doi:10.1056/NEJMra13010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9) (英语).
  6. ACEP. . Choosing Wisely. [18 June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7. Long, Sarah S.; Pickering, Larry K.; Prober, Charles G. .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2-08-30: 96 [2021-12-29]. ISBN 978-1-4557-398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9) (英语).
  8. . CDC. January 24, 2013 [18 June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4).
  9. 施莱茵. . VOA. Mar 25, 2009 [2009-03-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