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僧祐

胡僧祐491年—553年),願果南陽冠軍[1][2]南北朝北魏南梁官員。

胡僧祐年少勇敢果斷,有武功才能,在北魏擔任銀青光祿大夫大通二年(528年)回到南梁,經常上奏奏章,令梁武帝器重他,拜假節、超武將軍、文德主帥,防守項城。項城失陷,他被北魏俘虜,至中大通元年(529年),陳慶之送回北魏北海王元顥到洛陽時他又可以回國,除授南天水天門二郡太守,有德政。胡僧祐喜歡讀書,但不理解文辭意義,然而他每次在宴會中總會強行賦詩,文辭粗俗被嘲笑,胡僧祐神色自若,稱自己有實力,愈來愈誇耀自己[1][2]。之後他在蕭繹處擔任鎮西錄事參軍,侯景作亂,西邊沮蠻反叛,蕭繹命令胡僧祐征討,並要求殺死當地渠帥,他勸諫蕭繹不要這樣做,就被判忤旨入獄。大寶二年(551年),侯景入侵荊陝,在巴陵包圍王僧辯,於是蕭繹釋放胡僧祐,拜任假節、武猛將軍,封新市縣侯,命令他支援。臨行前他對兒子說:「你可以開兩扇門,一扇紅色,另一扇白色。吉利的話我從紅門進屋,我死了就從白門抬入屋,我不打勝仗不會回家。」蕭繹聽說後認為他很豪邁。胡僧祐到達楊浦,侯景派部將任約率領五千名精兵據守白塉,遙遠等待之。他抄岔道西上,任約認為他怕自己而退後,立刻追趕,在南安芊口,對胡僧祐說:「吳兒,為何你不投降?走到哪兒去。」他不理睬任約,偷偷退卻,至赤砂亭適逢陸法和到達,二人一同擊破任約,擒拿任約到江陵,侯景得知後逃去。蕭繹任用胡僧祐為侍中、領軍將軍,回到荊州[3][4]

其後他拜任領軍將軍,積累許多財物,所得的儀仗經常放在齋中,對自己自娛。別人說:「這是羽儀,你名聲隆重,不應這樣。」他回應:「我喜歡這樣,不用見怪。」出遊時亦隨身攜帶儀仗,別人都笑他[5]承聖二年(553年),胡僧祐進官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其他依舊。西魏入侵,朝廷任命胡僧祐為都督城東諸軍事。魏軍四面攻至,同時出擊,他親自抵擋箭和垒石,日夜督戰,獎勵士兵,賞罰分明,各人都被感動,願意拼死一戰,所向披靡,敵軍不敢前進。不久他中流矢逝世,虛歲六十三,梁元帝知道後趕過去哭泣,於是內外惶恐,城池陷落[6][7]

引用

  1. 梁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四十》:胡僧祐字願果,南陽冠軍人。少勇決,有武幹。仕魏至銀青光祿大夫,以大通二年歸國,頻上封事,高祖器之,拜假節、超武將軍、文德主帥,使戍項城。城陷,復沒于魏。中大通元年,陳慶之送魏北海王元顥入洛陽,僧祐又得還國,除南天水、天門二郡太守,有善政。性好讀書,不解緝綴。然每在公宴,必強賦詩,文辭鄙俚,多被嘲謔,僧祐怡然自若,謂己實工,矜伐愈甚。
  2. 南史·卷六十四·列傳五十四》:胡僧佑字願果,南陽冠軍人也。少勇決,有武幹。仕魏位銀青光祿大夫。以大通三年避爾朱氏之難歸梁。頻上封事,武帝器之,拜文德主帥,使戍項城。魏克項城,因入北。中大通元年,陳慶之送魏北海王元顥入洛陽,僧佑又歸梁,徐南天水、天門二郡太守,有善政。性好讀書,愛緝綴,然文辭鄙野,多被嘲謔,而自謂實工,矜伐彌甚。
  3. 《梁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四十》:晚事世祖,爲鎮西錄事參軍。侯景亂,西沮蠻反,世祖令僧祐討之,使盡誅其渠帥,僧祐諫,忤旨下獄。大寶二年,侯景寇荊陝,圍王僧辯于巴陵,世祖乃引僧祐於獄,拜爲假節、武猛將軍,封新市縣侯,令赴援。僧祐將發,謂其子曰:「汝可開兩門,一門擬朱,一門擬白。吉則由朱門,凶則由白門。吾不捷不歸也。」世祖聞而壯之。至楊浦,景遣其將任約率銳卒五千,據白塉,遙以待之。僧祐由別路西上,約謂畏己而退,急追之,及於南安芊口,呼僧祐曰:「吳兒,何爲不早降?走何處去。」僧祐不與之言,潛引卻,至赤砂亭,會陸法和至,乃與幷軍擊約,大破之,擒約送于江陵。侯景聞之遂遁。世祖以僧祐爲侍中、領軍將軍,徵還荊州。
  4. 《南史·卷六十四·列傳五十四》:晚事梁元帝。侯景之亂,西沮蠻反,元帝令僧佑討之,使盡誅其渠帥。僧佑諫忤旨,下獄。大寶二年,景圍王僧辯于巴陵,元帝乃引僧佑於獄,拜為假節、武猛將軍,封新市縣侯,令援僧辯。將發泣下,謂其子屺曰:「汝可開朱白二門,吾不捷則死。吉則由朱,凶則由白也。」元帝聞而壯之。前至赤沙亭,會陸法和至,乃與並軍,大敗景將任約軍,禽約送江陵。侯景聞之遂遁。
  5. 《南史·卷六十四·列傳五十四》:後拜領軍將軍,厚自封殖。以所加鼓吹恒置齋中,對之自娛。人曰:「此是羽儀,公名望隆重,不宜若此。」答曰:「我性愛之,恒須見耳。」或出遊亦以自隨,人士笑之。
  6. 《梁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四十》:承聖二年,進爲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餘悉如故。西魏寇至,以僧祐爲都督城東諸軍事。魏軍四面起攻,百道齊舉,僧祐親當矢石,晝夜督戰,獎勵將士,明於賞罰,衆皆感之,咸爲致死,所向摧殄,賊莫敢前。俄而中流矢卒,時年六十三。世祖聞之,馳往臨哭。於是內外惶駭,城遂陷。
  7. 《南史·卷六十四·列傳五十四》:承聖二年,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及魏軍至,以僧佑為都督城東諸軍事。俄中流矢卒,城遂潰。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梁書/卷46》,出自姚思廉梁書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南史·卷64》,出自李大師南史

参考文献

  • 梁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四十
  • 南史》·卷六十四·列傳五十四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