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繫膜
腸繫膜(德語:、英語:,/ˈmɛzənˌtɛri/)是一種雙層皺摺腹膜,附着于腸子内部及腹腔內壁,作用为固定大小肠于腹腔内。「腸繫膜」()一般特指小腸的腸繫膜,而「腸繫膜器官」()則是指包括結腸系膜、闌尾繫膜、乙狀结腸繫膜與直腸繫膜聯合在一起的其餘大腸腸繫膜。根据利默里克大学的研究,腸繫膜顯現出解剖學與功能上的特徵,已被提名為一種器官[1][2]。
腸繫膜 | |
---|---|
下腹部內的腹膜橫切面:腹膜與腸繫膜以紅色做標記。 | |
腹膜的縱切面:主腔為紅色,網膜囊為藍色。 | |
标识字符 | |
拉丁文 | Mesenterium |
MeSH | D008643 |
TA98 | A10.1.02.007 |
TA2 | 3740 |
FMA | FMA:7144 |
格雷氏 | p.1157 |
《解剖學術語》 |
傳統教學上,通常將腸繫膜描述為一種分段的結構,並將各段分別命名為升結腸繫膜、橫結腸繫膜與降結腸繫膜,而乙狀結腸系膜、闌尾繫膜與直腸繫膜也被認為分別於後腹壁終止嵌入[3]。2012年,在詳細的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實驗下,確認腸繫膜為一種單一且連續性的結構,從十二指腸空腸彎曲開始延伸到直腸繫膜的遠側[3][4]。此種更為簡化的概念,使得在結腸、直腸手術等不同的面向得到實質性的進展[5][6],也對於手術、解剖學與產前發育相關的科學領域有所影響。
臨床意義
清楚腸繫膜的構造有助於瞭解和腸繫膜有關的疾病,例如腸道旋轉不良及克隆氏症。克隆氏症患者的腸繫膜多半會變厚,因此不容易止血。而且脂肪包覆()是指肠系膜脂肪在相邻胃肠道周围的延伸,會增加间皮的塑性。肠系膜紊乱与克隆氏症中粘膜的出現有病理生理学上的重叠。有些研究者認為克隆氏症主要是腸繫膜失調,因而影響胃肠道及整體的循環[7]。
肠系膜上静脉的血栓形成會造成腸繫膜缺血,也稱為肠道缺血。腸繫膜缺血也可能是因為腸扭轉造成,腸扭轉是指小腸自身的纏繞形成的疾病,會因為太過緊密的包圍肠系膜,而造成缺血[8]。
歷史
對於腸繫膜的古典解剖學描述起源於1885年,由英國外科醫師弗雷德里克·特雷弗斯爵士所貢獻[9],但描述為一種單層膜的構造,這種描述可以追溯到李奧納多·達文西[10]。特雷弗斯於1888年成為第一位在英國展示闌尾切除術的醫師;他也為維多利亞女王與愛德華七世手術過[11]。他研究了100具大體的腸繫膜與腹膜皺褶,並描述右側與左側的結腸繫膜為成人體內的痕跡組織。依據此理論,小腸繫膜、橫結腸繫膜與乙狀結腸繫膜都分別於後腹壁終止嵌入[9][11]。這種主張存在於主流外科學、解剖學、胚胎學與放射學中超過一世紀[12][13]。
在特雷弗斯之後10年,奧地利解剖學家卡爾·托爾特描述成人體內所有的結腸繫膜部分具有連續性[14]。托爾特為布拉格與維也納的解剖學教授,於1879年出版了他的人類腸繫膜敘述。
圖廊
- 圖為人類胚胎約第4週時期的連續切片組合。
- 人類胚胎第6週時的腹部部分,包含了消化管與其附著的原始或共同腸繫膜。
- 與小腸相連的腸繫膜。深層解剖,前視圖。
參考文獻
- Coffey, J Calvin; O'Leary, D Peter. .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38–247. doi:10.1016/s2468-1253(16)30026-7.
- . University of Limerick. 2016-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5).
- Coffey JC. . The Surgeon. August 2013, 11 (4): 177–82. PMID 23597667. doi:10.1016/j.surge.2013.03.002.
- Coffey JC, Sehgal R, Culligan K, et al. . 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 June 2014, 18: 789–94. PMID 24968936. doi:10.1007/s10151-014-1184-2.
- Zheng, MH; Zhang, S; Feng, B. .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15 March 2016, 8 (3): 235–9 [29 July 2016]. PMC 4789608 . PMID 26989458. doi:10.4251/wjgo.v8.i3.235.
- 邱俊吉; 蔡筱雯. . 蘋果日報 (台灣). 2017-01-05 [2017-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6) (中文(繁體)).
- Sahebally SM, Burke JP, Chang KH, Kiernan MG, O'Connell PR, Coffey JC. .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November 2013, 100 (12): 1549–56. PMID 24264775. doi:10.1002/bjs.9302.
- . NIDDK. July 2013 [3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8).
- Treves F. .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March 1885, 1 (1264): 580–3. PMC 2255923 . PMID 20751205. doi:10.1136/bmj.1.1264.580.
- Miller, Sara G. . Live Science. January 3, 2017 [2017-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
- Mirilas P, Skandalakis JE. .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June 2003, 88 (6): 549–52. PMC 1763108 . PMID 12765932. doi:10.1136/adc.88.6.549.
- Ellis H. The abdomen and pelvis. In: Ellis H, editor. Clinical anatomy: applied anatomy for students and junior doctors. 12th ed. Blackwell Science; 2010. p. 86.
- McMinn RH. . McMinn RH (编). 9th. London: Langman Group. 1994: 331e42.
- Toldt C. . Denkschrdmathnaturwissensch. 1879, 41: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