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蓝子鱼
褐蓝子鱼(学名:,俗名臭肚魚(「肚」又作「都」)、象魚、雉魚、羊嬰、娘唉、黎猛、泥鯭)为蓝子鱼科蓝子鱼属的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1]
褐蓝子鱼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綱 Actinopteri |
目: | 鲈形目 Perciformes |
科: | 藍子魚科 Siganidae |
属: | 藍子魚屬 Siganus |
种: | 褐蓝子鱼 S. fuscescens |
二名法 | |
Siganus fuscescens Houttuyn, 1782[1] | |
異名 | |
|
分布
本魚西太平洋區,包括斯里蘭卡、印度、安達曼海、泰國、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台灣、越南、中國沿海、印尼、新幾內亞、澳洲、密克羅尼西亞、帛琉、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諾魯、所羅門群島、斐濟群島、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
生活水深1至50公尺。
特徵
本魚體側上褐綠,下為銀白;雜以白微帶淺藍的圓斑。沿體縱軸排列成行。側線下,斑點大,成6行,側線以上,斑點小,排列約成18至20行。背鰭和臀鰭的鰭棘部具明顯缺刻。尾鰭在幼魚時期成淺凹形,成魚則呈淺叉形。受驚嚇時體色變成暗棕、灰棕和白色交雜。背鰭硬棘13枚、軟條10枚;臀鰭硬棘7枚、軟條9枚。體長可達40公分。鰭棘有側溝,會分泌毒液,被刺傷會麻痺。同屬的另一個種長鰭藍子魚(學名:Siganus canaliculatus,也稱臭肚、象魚)與此品種相似,但色不同。
食用
泥鯭曾經算是下等價錢的「食用魚」,不能上大桌,即是不會出現於喜慶宴會的菜單之上。這是因為從前往來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只能依靠船運,而在當時水質較現在好的香港來說,在維多利亞港兩岸的碼頭很容易就可以釣到泥鯭魚,不愁供應。因此香港有一句俗語「泥鯭充石班」。而泥鯭粥已經是香港美食之一,名揚日本及東南亞,而泥鯭魚肉本身肉質相當鮮美,清蒸加陳皮、醬油和熱油便十分美味,或者煮湯加薑片,也很醒胃。在台灣澎湖的烤臭肚魚乾和酸瓜臭肚是當地著名的食品。
捕捉與處理
可用竿釣、刺網及陷籠方法。由於泥鯭的鰭有毒,因此常使用泥鯭籠捕捉,是由鐵絲網包成的一個籠,設有一個「有入無出」的入口,結構由雞籠變化而來。籠內放泥鯭魚愛吃的食物如油條或麵包皮之類。可以同時一人操作多個泥鯭籠和捉魚的據點,本小利大,操作簡單,泥鯭魚獲可免身體受傷。 [2]。 勞工手套及剪刀是捉泥鯭魚之必要工具。不可將腸管弄破,以免污染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