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和
至和(1054年四月—1056年九月)[註 1]是宋仁宗趙禎的第八個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3年。[1]
至和
| ||
政权 | 北宋 | |
君主 | 宋仁宗趙禎 | |
历时 | 3年 | |
![]()
|
---|
年號含義
指最和谐安定。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之紀年
参看
注釋
- 李崇智作至和元年起於三月,根據《宋會要輯稿》,至和元年實際起於四月。
參考文獻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61頁。
- 脫脫.
. 维基文库.「〔至和元年三月〕庚辰,下德音改元。」
- 李燾.
. 维基文库.「〔至和元年三月〕庚辰,德音改元,降天下死罪一等,流以下釋之。」
- 徐松.
. 维基文库.「皇祐六年三月十七日,詔曰:『陝以寡聞,守茲盈成,緬念為君之難,深惟置器之重,罔敢怠忽,思致治平,而王澤未孚,治道多闕。皇天降譴,太史上言,豫陳薄蝕之災,近在正陽之朔。經典所忌,陰慝是嫌。尋災異之攸興,緣政教之所起。永思厥咎,在予一人,德不能綏,理有未燭,賞罰失序,聽納不明,庶政未協於中,眾冤或壅於下,有違萬物之性,以累三光之明。上穹動威,陽精示變,此皆彰朕過失,警予省修。畏天之威,慄慄危懼,若將隕於淵谷,茲用惕於夙宵。庶幾減損之誠,或蒙降鑒之眷。是用改避正寢,却去常珍,俾更元曆之名,冀召太和之氣。仍敷惠澤,益霈眚恩,庶達眇沖之心,更回億兆之祐。宜改皇祐六年為至和元年,以四月一日為始。』」
- 脫脫.
. 维基文库.「〔嘉祐元年九月〕辛卯,恭謝天地於大慶殿,大赦,改元。……〔八年三月〕辛未,帝崩于福寧殿,遺制皇子即皇帝位。」
- 李燾.
. 维基文库.「〔嘉祐元年九月〕辛卯,恭謝天地於大慶殿,大赦,改元。」
- 徐松.
. 维基文库.「至和三年九月十二日,詔曰:『……可大赦天下,宜改至和二年為嘉祐元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