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州立水產試驗場
介紹
臺北州立水產試驗場
台灣的行政區劃在1920年改為州廳制後,由臺灣總督府委任地方州廳從事水產的調查與試驗。臺北州立水產試業所隸屬於臺北州內務部勸業課水產係,於1922年10月創立在淡水郡淡水街,並配有試驗船「北丸」(9.8噸),以從事各種漁業調查。隨著臺灣漁業技術的進步,遠洋漁業逐漸擴張,在1924年舉行的臺北州水產業者大會中,提出了建造大型指導船的需求。臺北州當局因認識到遠洋漁業試驗和指導的必要性,在1925年將臺北州水試所遷移至基隆市哨船頭,並在同年5月開始建造指導船「大和丸」(64噸),其船體使用了阿里山的木材;在夏季時可指導鰹魚漁業,在冬季時可進行旗魚、鮪魚等延繩捕撈漁業試驗[2]。在海洋調查的部分,臺灣總督府在1924年3月舉辦的水產協議會中,決定由各州廳負責分擔海洋調查的路線。臺北州負責蘇澳和與那國島間的調查(每月一次)、富貴角與東犬島間(每年四次)、基隆與那霸(每年兩次)的調查[3]。1926年8月,臺北州水試所再遷到了基隆市濱町10番地。1927年3月,其名稱改為「臺北州立水產試驗場」。1927年12月,大和丸的船體已部分腐朽,於是其在1931年被廢船,改借用臺北州水產會所屬的船「南龍丸」(20噸);同時間,為了船員養成,在基隆市和淡水街舉行了各種水產講習會。1933年5月,開始建造配有最新設備的指導船「七星丸」(140噸),以從事之前的漁業試驗和海洋調查。1934年10月,臺北州立水試場在臺北州水產會的意見之下,搬到了基隆漁港南岸的水產館(濱町53番地)內,原先的場址則改作為水產會的診療所[2][4]。
其他
隸屬於中央的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位於基隆市八尺門,為現今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
相關條目
- 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所
- 新竹州立水產試驗場(水試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竹北試驗場前身)
- 臺中州立水產試驗場(水試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前身)
- 臺南州立水產試驗場(位於臺南州廳構內)
- 高雄州立水產試驗場(打狗英國領事館及官邸)
參考資料
- . 基隆市文化局.
- . 臺北州水產試驗場. 1935-11-12.
- .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28-09-15.
- . 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 1935-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