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青年館

臺南市青年館,後來也一度稱為臺南學苑,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為中國青年救國團興建的建築,由東邊的「集會堂」與西邊的「宿舍」所組成,是救國團1960年代的重要建築之一[註 1][1][2]。該建築群後來作為救國團臺南市團委會與成大里活動中心使用,之後因建物持有者臺南市政府不再續租並計畫開闢為停車場,該建築群已在2017年2月拆除[3][4][5][6][7]

沿革

臺南市青年館拆除後闢建的大學路停車場

臺南市青年館興建於民國50年(1961年),當時救國團在1960年代於臺灣大專院校設立「團務指導委員會」、於高中設立「團務委員會」,並在市區或學校附近取得用地來興建青年育樂中心(青年館)[1]。其設立宗旨是照應來都市求學的學生和提供課外活動育樂空間[1]。由於興建時大學路西段尚未開闢,當時的主入口設在育樂街,後來才換到大學路西段上[1][2]

青年館集會堂由於會播放電影的關係,又被稱為「青年館戲院」,是過去附近居民與學子熱門的娛樂場所,直到民國70年代(1980年代)才停止放映電影[6]。臺南學苑於民國73年(1984年)遷到東區後甲一帶[註 2]後,救國團開始在該址提供課程[3]。此外集會堂有部分空間改為前鋒里、育樂里里民活動中心[註 3][1]

民國103年(2014年),救國團與臺南市政府的租約到期,經數次協調後延長到民國105年(2016年)6月[4]。而後臺南市政府與國有財產署合作,將此地開闢成停車場,工程於民國106年(2017年)2月21日開始[5]。之後在同年10月6日,在原址闢建的「大學路停車場」正式啟用,共規劃汽車格位159格、機車格位105格[9]。臺南市交通局表示,該停車場是全臺首座在公有停車場汽車綠能格位設置了通用型綠能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停車場[9]

建築

臺南市青年館由集會堂與宿舍所組成,設計者是省立工學院(今成功大學)的金長銘、曾東波、李濟湟[1]。集會堂為兩層樓建築,主入口在二樓,可經由大型戶外梯抵達[1][2]。宿舍為一字形建築,一樓是廚房餐廳等服務設施所在地,二樓以上是住宿空間[1][2]

註釋

  1. 與臺南市青年館同期的救國團建築有大禹嶺山莊(1961年)、慈恩山莊(1962年)、金山青年活動中心(1963年)、澄清湖青年活動中心(1966年)、臺東青年育樂中心(1963年)等等[1]
  2. 救國團臺南學苑已在2015年左右變成塔木德臺南會館[8]
  3. 前鋒里、育樂里因為行政區劃調整,現為成大里的一部份。

參考來源

  1. 傅朝卿. . 臺南市政府. 1996-08: 60–63. ISBN 957-00-8068-X.
  2. 傅朝卿. . 台南市: 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2001-11: 267. ISBN 957-30880-4-5.
  3. 鄭佳佳. . 中華日報. 2016-06-25.
  4. 姚正玉. . 中華日報. 2016-06-25.
  5. 吳孟珉. . 中華日報. 2017-02-24.
  6. 洪瑞琴. . 自由時報. 2017-03-04 [2022-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7. 洪瑞琴. . 自由時報. 2017-03-05 [2022-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1).
  8. 蔣謙正. . 中華日報. 2017-06-14.
  9. 洪瑞琴. . 自由時報. 2017-10-06 [2022-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