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細鯽
台灣副細鯽(学名:Aphyocypris moltrechti),俗名台灣白魚,为輻鰭魚綱鯉形目鯝科的其中一種。[1]一般成魚體長約10公分,大的雌魚可達15公分,繁殖期在3至10月之間並在5月達到高峰。最初性成熟,雌魚全長為5.4公分,雄魚最初性成熟之全長為5.9公分。[2] 為台灣特有的淡水魚類,習性屬於溫和魚類,飼養與繁殖都相當容易,幾乎任何的人工飼料都會進食。產地多集中在南投埔里一帶的小溪、茭白筍田及池塘中,屬於罕見魚類。在台中的食水嵙溪(大甲溪支流)及北部的幾處封閉池塘,都是人為復育的成果,並非真正的野生族群。[3]
莫氏細鯽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綱 Actinopteri |
目: |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
科: | 鲴科 Xenocyprididae |
属: | 细鲫属 Aphyocypris |
种: | 莫氏細鯽 A. moltrechti |
二名法 | |
Aphyocypris moltrechti Regan, 1908 | |
異名 | |
Pararasbora moltrechti Regan, 1908 |
台灣農委會2009年4月1日將其公告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但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4][5] 稀有主因是遭人大量捕食的人為因素,造成其族群量不穩定,加上颱風大量豪雨沖刷山區造成土石流破壞僅存的棲息地,造成台灣副細鯽數量大減。[6]
特徵
台灣副細鯽體延長而側扁,無鬚,鱗片大。魚體淡土黃色,體側有寬且界限不清之藍紫色縱帶,特徵是側線長且完整,上半部弧形後緣的鱗片呈現黑色長條細紋。各鰭透明,尾鰭叉形。雄魚略小,較細長;雌魚個頭較大,腹部膨出,體長可達8公分。[7]
在鯉科中,台灣副細鯽與菊池氏細鯽是頗為相似的種類,兩者有明顯的地理區隔之外,可從身體側線辨識牠們,台灣副細鯽側線由鰓處一直到尾鰭,而菊池氏細鯽的側線只有半截,而且台灣副細鯽的體型較大,口裂較小。[3]
棲所生態
為初級淡水魚,棲息於水深0至5公尺水質清澈且植物茂盛的支流溝渠的淺水區、小溪流或淺水潭中等水生植物繁生的溪流平緩水域,通常活動於中上層水域,善跳躍。具有群游性,屬雜食性,以小型無脊椎動物、水生昆蟲及綠藻為食。[7] [2]
參見
参考文献
- 邵廣昭、陳靜怡. . 遠流出版社. 2005年11月20日. ISBN 9789573251064 (中文(臺灣)).
- . NOWnews. 2008-03-06 [2011-07-03] (中文(臺灣)).
- 林春吉. . 天下文化. 2007年6月5日: 118. ISBN 9789864178889 (中文(臺灣)).
- 蔡智賢. (PDF). 國立嘉義大學. [2011-07-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 . [201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2).
- 黃淑芳. . 大紀元. 2005-10-07 [201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中文(臺灣)).
- . [201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2) (中文(臺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