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鳴

良鳴英語:1923年—1990年12月11日),生於香港,原名梁鳴,別名良明,活躍于1940年代至1980年代的資深電影及電視演員,也曾經當導演及電影編劇。他是鄭少秋的啟蒙老師[2],鄭說良鳴是他的好朋友兼要尊敬的人。前電視藝員張沅薇是他的外孫女[3],已故藝人劉志榮則為其表侄[4]。1990年12月11日午夜3時30分因血癌病逝於港安醫院,終年68歲。

良鳴
男艺人
本名梁鳴
罗马拼音Leung Ming
昵称良鳴叔
国籍 英屬香港
民族漢族
籍贯廣東新會[1]
出生1923年
 英屬香港
逝世1990年12月11日(1990歲—12—11)(66—67歲)
 英屬香港港安醫院
死因血癌
职业演員
语言粵語
儿女3子2女
亲属外孫女:張沅薇
表侄:劉志榮
出道地点香港
代表作品獅子山下 ─ 高就德
活跃年代1940年代至1990年代

生平

良鳴在學時參與話劇活動[5]抗戰期間赴澳門加入中國藝聯劇團[1],1944年跟隨由朱克領導的中國藝聯劇團到桂林參加「西南八省劇展」[1][6]香港重光後,良鳴早年活躍於香港電影界,1940年代已與導演吳回合作拍攝粵語片[7]。良鳴於1964年至1966年擔任香港话剧团團長。他第一個演出话剧《七十二家房客》,第二个演出剧目是《人间地狱》,第三个剧目是《绞刑架下的中锋》,都受到观众欢迎。1967年,受香港六七暴動的影响,剧团被迫结束。另外,良嗚亦曾於社區中心教授戲劇課[註 1],演員徐廣林是他的學生[7][註 1]。由於失意於電影界[註 2],未能跟電影公司續約[註 2],良鳴一度轉投運輸業,負責搬運地盤鐵材[註 2]。1970年代獲徐廣林邀請參與過一些話劇演出[註 2],並成為歡樂今宵早期的成員之一。同期亦成立「青雲話劇團」作公開演出[7]。直至1970年代中期轉投麗的電視,演出的劇集包括鱷魚淚ICAC反貪電視劇、香港電台電視部獅子山下等。又加入香港電台,是香港電台首批簽下基本合約的演員[8]。同期加入的基本合約演員尚有曾江石修陳立品葛劍青[8]

1986年,良鳴拍攝劇集《哪吒》期間出血性中風[7],1989年6月確診患上血癌[7],1990年12月病逝於港安醫院[7]。為紀念良鳴的演藝貢獻,香港電台同月重播他有份參與的《獅子山下》作品[8]。生前不少藝人如鄭恕峰鄭少秋等人曾是良鳴的戲劇學生[9][註 2]

個人生活

良鳴生前已婚,育有3子2女[7]

演出作品

*以下列表只記錄良鳴演出過的劇集作品,若有遺漏,請協助補充相關資料。

電視劇(香港電台

電視劇(麗的電視/亞洲電視

首播名稱角色備註
1976年 十大刺客之荊軻高漸離
1977年 AKJ
大丈夫
三少爺的劍啞巴
1978年 鱷魚淚謝曉君父
巨星七歲紅
浣花洗劍錄趙總鏢頭
1979年 新變色龍譚一帆
天龍訣南偷
1980年 浮生六劫趙大年
大地恩情楊二可
風塵淚柳清平
小小心願李泉
人在江湖媚父
1981年 浴血太平山周金
IQ成熟時彭父
天使危機楊震
甜甜廿四味Yor父
1982年 天堂有路阿忠
凹凸神探玲父
家春秋周伯濤
1983年 一江春水向東流忠伯
唐伯虎三戲秋香劉養正
八美圖成伯
鐵膽英雄槐五
1984年 霍東閣莫大毛
蝴蝶血顧壽仁
天靈照相館老闆
醉拳王無忌醉仙
1985年 八仙過海韓愈
萍蹤俠影錄周健
三世人劉俊文父
阮玲玉財叔
諸葛亮張寶
1986年 秦始皇廉頗
白髮魔女傳
哪吒姜子牙
1987年 滿清十三皇朝索尼
1988年 黑夜鍾永良
1989年 龍鳳喜迎春福仙
夜琉璃
上海風雲之危城歲月
司機大佬
1990年 難兄難弟良鳴生前最後一套完成拍攝作品的電視劇

電影

  • 1947年 豪门春色
  • 1947年 比翼鸳鸯
  • 1948年 沙场谍影 飾 李鲁子
  • 1954年 好女十八嫁 飾 南紅的男朋友
  • 1962年 花花世界
  • 1962年 情泪染袈裟 飾 福伯
  • 1962年 碧玉簪 飾 王兴
  • 1963年 含泪的玫瑰 飾 主席
  • 1963年 万劫鸳鸯 飾 同学
  • 1963年 恩怨情天 飾 学生会主席
  • 1963年 玉戒神魔
  • 1964年 天从人愿 飾 胡霖
  • 1964年 鬼新娘 飾 革命志士
  • 1986年 英雄本色 飾 陳伯
  • 1987年 英雄本色II 飾 陳伯
  • 1989年 爱人同志 飾 老頭

電影製作

  • 1955年 入乡随俗(副导演/編劇)
  • 1956年 嫁坏老公生坏仔(编剧)
  • 1956年 铁嘴鸡(导演助理/編劇)
  • 1956年 白鹤英雄传(导演助理)
  • 1960年 紅粉冤情(副導演/編劇)
  • 1960年 天山雙孤鬥屠龍(上集)(編劇)
  • 1960年 怪侠赤屠龙(導演/编剧)
  • 1960年 屠龍女三鬥粉金剛(導演/編劇)
  • 1961年 魔犬追凶(副导演)
  • 1961年 十载含冤为我郎(副导演)
  • 1961年 慈母手中线(导演助理)
  • 1962年 碧玉簪(导演助理)
  • 1962年 新姊妹花(编剧)
  • 1962年 双凤仇(副导演)
  • 1963年 儿女恩仇(制片人)
  • 1964年 孽债亲情(副导演)
  • 1964年 工厂玫瑰(副导演)
  • 1964年 兰闺怨妇(导演助理)
  • 1965年 萬里追蹤(副導演)
  • 1966年 真假兇手(副導演)

注釋

  1. 資料出自香港電台第二台廣播節目《守下留情》於2015年10月26日播出的徐廣林訪問。
  2. 資料出自香港電台第二台廣播節目《守下留情》於2015年10月30日播出的徐廣林訪問。

參考來源

  1. . 香港電影導演大全. 2013 [202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2. . 香港經濟日報. 2000-09-09 [202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0).
  3. . 明報周刊. 2022-01-22 [202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7).
  4. . 工商晚報. 1977-08-22: 6 [2022-06-20].
  5. . 工商晚報. 1981-09-14: 4 [2021-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6.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 2012 [202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3).
  7. . 華僑日報. 1990-12-12: 21 [2021-10-15].
  8. . 華僑日報. 1990-12-15: 22 [2021-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9. . 新報. 2001-01-14 [202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