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古特曼

艾米·古特曼英語:1949年11月19日),是一位美國學者以及外交官,現任美國駐德國大使,曾於2004年至2022年擔任賓夕法尼亞大學校長,是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期最長的校長。。古特曼在該大學工作18年後被參議院確認為大使,並於2022年2月8日辭去校長職務。

艾米·古特曼
艾米·古特曼於2023年
美國駐德國大使
现任
就任日期
2022年2月17日
总统乔·拜登
前任理查德·格雷內爾
第8任賓夕法尼亞大學校長
任期
2004年7月1日2022年2月8日
前任朱迪思·羅丹
继任M·伊麗莎白·馬吉爾
普林斯顿大学教务长
任期
2001年—2004年
前任耶利米·保羅·歐斯垂克
继任克里斯托弗·艾斯格魯伯
个人资料
出生 (1949-11-19) 1949年11月19日
 美國纽约州紐約市布鲁克林区
配偶邁克爾·道爾1976年结婚)
儿女阿比蓋爾·道爾
学历哈佛大学 (BA, PhD)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MS)
學術背景
论文The Egalitarian Tradition(1976年)
學術工作
學科政治学
副學科生物倫理學
政治哲学
学派或传统自由主义
研究機構普林斯顿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2018年《财富》雜誌將古特曼評為「世界50位最偉大領袖」之一[1]。曾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務長和勞倫斯·S·洛克菲勒大學政治學教授。在那裡創立了普林斯頓大學的道德中心——大學人類價值中心。她發表的著作涉及政治、倫理、教育和哲學領域。

早年生活和教育

艾米·古特曼(Amy Gutmann)1949年11月19日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2]是庫爾特·古特曼(Kurt Gutmann)和比阿特麗斯·古特曼(Beatrice Gutmann)唯一的孩子。在哈德遜河谷下游的一個小鎮紐約州門羅長大。[3]

父親是德國福伊希特旺根一個猶太教正統派五個孩子中最年輕的一個。[4][5]阿道夫·希特勒上台時,古特曼住在德國紐倫堡附近[5]。1934年以大學生身分逃離納粹德國。他帶著全家包括四個兄弟姊妹,來到印度孟買,在那裡他創辦了一家金屬製造廠。1948年庫爾特·古特曼(Kurt Gutmann)來到紐約度假時,他仍住在印度。在那裡參加了曼哈頓埃塞克斯大廈酒店的一場慈善活動,在那裡他遇到了艾米未來的母親比阿特麗斯,幾週後兩人就結婚了[3][6]

2011年6月, 古特曼告訴《紐約時報

The biggest influences on me for leading preceded my ever even thinking of myself as a leader—particularly my father's experience leaving Nazi Germany. Because I would not even exist if it weren't for his combination of courage and farsightedness. He saw what was coming with Hitler and he took all of his family and left for India. That took a lot of courage. That is always something in the back of my mind.[7]
對我的領導影響最大的事情發生在我甚至認為自己是領導者之前,尤其是我父親離開納粹德國的經歷。因為如果沒有他的勇氣和遠見,我根本就不會存在。他看到了希特勒的下場,於是帶著他的家人前往印度。這需要很大的勇氣。這始終是我腦海中的一件事。

職業生涯

普林斯頓大學

古特曼於1976年至2004年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990年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勞倫斯·S·洛克菲勒大學教授,並擔任大學人類價值中心的創始主任。2001年至2004年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教務長期間,負責監督普林斯頓大學將本科生規模擴大10%計劃,並聘請哈佛大學夸梅·安东尼·阿皮亚教授。[8]

校園抗議

2014年12月8日,《賓夕法尼亞州日報》報道,密蘇裡州弗格森學生抗議對邁克爾·布朗命案表示擔憂,擾亂古特曼家中學生的節日聚會。為了表示對學生事業的支持,古特曼和他們一起躺在地上,象徵布朗的屍體在死後被留在弗格森的街道上四個半小時。[9]賓州警察部隊成員公開回應了這項支持,警察工會負責人寫了一封公開信批評此舉,警察局長也寫了一封信為古特曼的行為辯護。[10][11]

美國駐德國大使

2023年,古特曼(右)與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利斯

2021年7月2日,喬·拜登總統提名古特曼擔任美國駐德國大使。2021年12月14日,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提名舉行聽證會。古特曼提名於年底到期[12]

第二天拜登總統再次提名古特曼。2022年1月12日向參議院報告了她的提名。[13]2022年2月8日美國參議院以54票對42票確認了她的提名。[14]古特曼於2022年2月17日遞交國書。[15]

個人生活

古特曼的丈夫是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和國際事務教授邁克爾·多伊爾。有一個女兒,阿比蓋爾·多伊爾,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學教授,擔任該校有機化學領域的索爾·溫斯坦(Saul Winstein)教席。[16]

獎項及榮譽

  • 1992年卡拉馬祖學院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7]
  • 2003年哈佛大學百年紀念獎章[18]
  • 2005年當選美國哲學會會員[19]
  • 2005年羅徹斯特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20]
  • 衛斯理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1]
  • 2010年獲選為賓州傑出女兒[22]
  • 2012年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23]
  • 2012年女性精神獎,國家多發性硬化症協會[24]
  • 2013年倫敦政經學院榮譽院士[25]
  • Americanism Award, Anti-Defamation League, 2014[26]
  • Reginald Wilson Diversity Leadership Award,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2015[27]
  • Lucretia Mott Award, Women's Way, 2017 [28]
  • Honorary Doctor of Humane Letters Degre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17 [29]
  • William Penn Award,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for Greater Philadelphia, 2018 [30]
  • Philadelphia Inquirer Industry Icon Award, Philadelphia Media Network, 2018 [31]
  • Eugene M. Lang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I Have a Dream" Foundation, 2018 [32]
  • Named one of Fortune Magazine's "World's 50 Greatest Leaders", 2018 [1]
  • Gold Medal for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Pennsylvania Society, 2019 [33]
  • Leo Baeck Medal, 2022[34]
  • New College House named for President Emerita Amy Gutmann, 2022[35]
  • Honorary Doctor of Laws Degree, Princeton University, 2022 [36]
  • Honorary Doctor of Laws Degre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22 [37]
  • Clark Kerr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leade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UC Berkeley Academic Senate, 2023 [38]

著作

  • "Everybody Wants to Go to Heaven but Nobody Wants to Die: Bioethic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Health Care in America" (with Jonathan D. Moreno). Liveright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9.[39]
  • "Liberalism,"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01.
  • "The Moral Foundation of Truth Commissions," with Dennis Thompson, in Robert Rotberg and Dennis Thompson, eds., Truth vs. Justi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The Spirit of Compromise: Why Governing Demands It and Campaigning Undermines It with Dennis Thomps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2012
  •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ith Dennis Thomps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2004
  • Identity in Democra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2003 (Trad. esp.: La identidad en Democracia, Buenos Aires/Madrid, Katz editores S.A, 2008, ISBN 978-84-96859-33-3)
  • Color Conscious: The Political Morality of Race, with Anthony Appiah,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 Democracy and Disagreement, with Dennis Thompson,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Democratic Educ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 Ethics and Politics: Cases and Comments, with Dennis Thompson, Chicago, Ill.: Nelson-Hall, 1984
  • Sen, Amartya; Williams, Bernard (编). . 有限度免费查阅,超限则需付费订阅.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261–277. ISBN 9780511611964.
  • Liberal Equality, New York an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參考資料

  1. . Fortune. 2018-04-19 [2019-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1).
  2. . Contemporary Authors. [202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
  3. Reed, J. d. . The New York Times. 2004-05-16 [2019-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4. Zweifler, Seth. . www.thedp.com.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5. Arntzenius, Linda. . www.princetonmagazine.com. Princeton Magazine.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2).
  6. .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2).
  7. Adam Bryant. .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6-18 [2014-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1).
  8. Jacques Steinberg, "A Harvard Star in Black Studies Joins Princeton,"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6, 2002, pA11
  9. . thedp.com.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2).
  10. . philly-archives. 2014-12-11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11. . thedp.com.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12. . www.congress.gov. 2022-01-03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13. . www.congress.gov. 2022-02-08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14. . US Senate. [2022-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15. . U.S. Embassy & Consulates in Germany. 2022-02-17 [2022-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3) (美国英语).
  16.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9).
  17. . About Kalamazoo College. 2023-01-03 [202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2) (美国英语).
  18. Staff, Ken Gewertz Gazette. . Harvard Gazette. 2003-06-05 [202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2) (美国英语).
  19. . search.amphilsoc.org. [2021-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8).
  20. Provost, Office of the. . Office of the Provost. [202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美国英语).
  21. . [202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美国英语).
  22. . upenn.edu.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0).
  23. . 2012-04-12 [2012-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6).
  24. . Yahoo Finance. 2012-04-02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5. . lse.ac.uk.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6. . thedp.com.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27. . Philly.com. 2015-03-11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8. . womensway.org. 2017-07-20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29. . jhu.edu. 2017-07-19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3).
  30. . chamberphl.com.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for Greater Philadelphia. 2018-11-27 [202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6).
  31. Photographer, Tom Gralish, Staff. . inquirer.com. 2018-11-30 [2020-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美国英语).
  32. (新闻稿). Globenewswire.com. 2018-06-07 [2019-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8).
  33. . Penn Today. 2019-12-08 [2020-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5) (英语).
  34. Binder, Elisabeth. . Tagesspiegel. 2022-12-24 [2022-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9) (德语).
  35. . Penn Today. 2022-07-27 [202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英语).
  36. . Princeton University Center for Human Values. [2022-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1) (英语).
  37. . The Daily Pennsylvanian. [2022-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7) (英语).
  38. . academic-senate.berkeley.edu. [2023-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39. . Books.wwnorton.com. 2019-11-01 [2019-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6).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艾米·古特曼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