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苳腳永和宮
傳說
建廟傳說是一群牧童在平林溪包尾地區發現五顆石頭,便偷藏起來輪流供奉,一段時間家長發現家中經常短少香燭,查問才知是石像顯靈,村民陸續於是撘建石頭公廟傳遞香火。之後,當地人以「石頭公楠仔」稱此地的地名。[1]
風水傳說則有臺灣民間傳說「楊本縣敗地理」主角楊桂森,一日經過此廟,沒有下轎禮敬,結果當場轎手斷,只好下轎一觀石頭王公神威。接著他用扇子拍拍廟三次,以示替朝廷來問候,當下就有一紅衣人從神龕中衝出往名間方向走去。[1]
遷移
1955年,公路局以廟地有侵佔公有地、違章建築、妨礙交通等理由,函請縣府拆除,受嘉和民在民大會上一致反對[2]。但因原在的彰南路拓寬只好搬至小巷中[1][3],今址為彰南路一段709巷6號[1]。
原先拆遷時,廟的資金只有新臺幣六、七萬,在信徒樂捐下,花近五十萬元重建[3]。因石頭公並不列入政府寺廟管理之內,因此只好以西王母為名義的主祀神,用「永和宮」之名作廟宇登記[1]。
祭祀
正月十九日誕辰日時,民眾會求銅錢作小孩的護身符[1]。當天,信徒也可向石頭公擲筊借錢,稱為「平安錢」,上限一到兩千,每千元利息三千元[3]。 該日,也是南投市三興里的南投興聖堂石頭公誕辰日,廟址也同樣在彰南路一段[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