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防敗毒散

荊防敗毒散為一中藥方劑名稱,為治療流行性感冒的藥方,古代亦曾被用來治療瘟疫。中華民國(臺灣)國家中醫藥研究所開發的緩解輕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清冠一號亦以此方為基礎方。

荊防敗毒散
源自《攝生眾妙方》
剂型散劑
组成
荊芥1錢
防風1錢
羌活1錢
獨活1錢
柴胡1錢
前胡1錢
川芎1錢
枳殼1錢
桔梗1錢
茯苓1錢
甘草 炙5分
生薑1錢
薄荷3分
功用
外感風寒濕邪、惡寒發熱、頭痛項強、肢體痠痛、腮腫

應用範圍

治療一般性感冒、發燒、頭痛及改善血液循環、咽喉腫痛、肢體痠痛。

臺灣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究團隊在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期間,於2020年研發出之「臺灣清冠一號」中藥方劑,亦由本方劑加減而成。[1][註 1]

出處

  • 明.張時徹《攝生眾妙方》
  • 明.吳綬《傷寒蘊要全書》
  • 明.虞摶《醫學正傳》

但藥方之組成稍有不同。

方劑組成

  1. 現行通用之方劑組成為:荊芥防風羌活獨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殼茯苓各1錢、炙甘草5分、生薑1錢、薄荷3分。[註 2]
  2. 明.吳綬《傷寒蘊要全書》中所載之方劑組成為: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桔梗、茯苓、人參、川芎、甘草、薄荷、荊芥、防風、牛蒡子。(多了人參、牛蒡子,少了生薑)
  3. 明.虞摶《醫學正傳》中所載之方劑組成為: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桔梗、茯苓、人參、川芎、甘草、荊芥、防風。(有人參,但沒有牛蒡子、生薑)。
  4. 明.張時徹《攝生眾妙方》的方劑組成則為: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桔梗、茯苓、川芎、甘草、荊芥、防風。(去掉人參、生薑、薄荷)

方義

  • 羌活、防風、荊芥、生薑:溫辛解表
  • 柴胡、薄荷:辛涼解表
  • 獨活:袪風濕
  • 枳殼:理氣
  • 炙甘草:強心、補脾
  • 茯苓:利水
  • 川芎:活血
  • 桔梗、前胡:止咳化痰[5]

註解

  1. 有訛傳作臺灣冠清一號,相關單位澄清其並非臺灣清冠一號,且訛傳配方並不能安全食用。 [2]
  2. 本藥方見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網頁[3];以及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網頁[4]

參考資料

  1. 臺灣清冠一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臺灣衛生服利部網頁。
  2. 網路「冠清一號」惡意錯誤訊息,嚴重影響民眾健康 - 臺灣衛服部公告
  3. 荊防敗毒散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
  4. 荊防敗毒散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5. 荊防敗毒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出自河洛藥典網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