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全國抵抗

莫桑比克全國抵抗运动葡萄牙語:Resistência Nacional Moçambicana,缩写为RENAMO)是一個由解放運動轉型而成的政黨,由黨魁阿方索·德拉卡馬領導。在1975年至1992年的莫桑比克內戰中,它的主要對手是莫桑比克解放陣線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

莫桑比克全國抵抗运动
Resistência Nacional Moçambicana
主席曼努埃尔·泽卡·比索波((Manuel Zeca Bissopo))
创始人阿方索·德拉卡馬
成立1975年
总部 莫桑比克馬普托
青年组织莫桑比克全國抵抗運動青年團
意識形態現在:
保守主義
民族保守主義
經濟自由主義
右翼民粹主義
過往:
反共主義
政治立場右派[1]
国际组织中間派民主國際
共和國議會
51 / 250
党旗
官方网站
http://www.renamo.org.mz/
莫桑比克政治
政党 · 选举

歷史

成立

中間派民主國際的資助下,莫桑比克全國抵抗運動於1975年正式成立。中間派民主國際羅德西亞(今津巴布韋)的情報機構[2] 當時的羅德西亞政府是由占人口少數的白人所組成,它正面對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解放军的威脅,如果該解放軍得到莫桑比克解放陣線的援助,羅德西亞政府有被推翻的危險;因此,羅德西亞政府在莫桑比亞扶植全國抵抗運動,作為牽制解放陣線的重要力量。

內戰

1976至1977年,羅德西亞的軍隊多次進入莫桑比亞的領土,進行多項針對津巴布韋民族解放軍的行動,當時莫桑比克解放陣線並沒有作出反抗。[3]羅德西亞政府利用這個機會,為解放陣線的前官員安德烈·馬桑蓋塞(Andre Matsangaissa)提供軍事訓練,將他培育成全國抵抗運動的領袖;[4]全國抵抗運動在這個時候開始對解放陣線发动武装进攻,內戰於1977年正式爆發。

因为组织内部缺乏统一政治理念和战术,全国抵抗运动在战争期间曾严重侵犯人权,并关闭、摧毁了当时三分之一的学校和医院。据战争人类学家记载,全国抵抗运动士兵在冲突地区屠杀、强奸民众,强制征兵的现象广泛存在。此外,士兵还曾抢夺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并烧毁村庄和农田。[5]

馬桑蓋塞其後於1979在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中丧生,阿方索·德拉卡馬接任了領袖一職。此內戰直至1992年雙方在聯合國的監督下簽署和平協議才告一段落。

2013年衝突

2012年10月,全國抵抗運動將總部遷移至戈龍戈薩,並且在當地設立軍事訓練營。德拉卡聲稱如果政府不能滿足他的政治要求,將破壞整個國家。[6]

2013年4月4日,1名女性及4名警察在全國抵抗運動襲擊一個警察局时被殺害,另有10名警察受傷。[7]襲擊者指該襲擊是为了報復警方突襲全國抵抗運動的集會活動。

6月21日,全國抵抗運動的遊擊隊在索法拉省襲擊一輛巴士,造成一名老年女性受傷。[8]

10月26日,該組織在貝拉襲擊一輛汽車,造成1人死亡、10人受傷。[9]

前黨旗

參考文獻

  1. "Em Moçambique só há partidos de direita": uma entrevista com Michel Cahen. MACEDO, Victor Miguel Castillo de; MALOA, Joaquim - Revista do Programa de Pós‑Graduação em Sociologia da USP 存檔,存档日期2013-12-11.
  2. .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3. Lohman, Major Charles M.; MacPherson, Major Robert I. (7 June 1983). "Rhodesia: Tactical Victory, Strategic Defeat" (pdf). War since 1945 Seminar and Symposium (Quantico, Virginia: Marine Corps Command and Staff College).
  4. . C-r.org. [4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9).
  5. Nordstrom, Carolyn. . NJ, USA: John Wiley & Sons. 2012: 248. ISBN 978-0470657157.
  6. Mozambique: Dhlakama Threatens to Destroy the Count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ll Africa (Agência de Informação de Moçambique), 14 November 2012
  7. Five killed in Mozambique clash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News 24, 4 April 2013
  8. . The Times (Reuters). 21 June 2013 [21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9. .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3).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