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鎂礦

菱鎂礦(Magnesite),主要成份為碳酸鎂MgCO3)的礦物。菱鎂礦的外觀與白雲石相似,難以區分,所以碳酸鎂與碳酸亚铁混合的礦物被稱為鐵白雲石。這些鐵白雲石具有層狀結構:單層碳酸鹽基團與鎂單層以及碳酸二價鐵單層交替[5]。其礦物常混雜有小量含的其他礦物。

菱鎂礦
基本資料
類別碳酸盐
施特龙茨分类5.AB.05
晶体分类六角偏三角面體 (3m)
赫尔曼–莫甘记号:(3 2/m)
晶体空间群R3c
性質
分子量84.31
晶系六方晶系
解理[1011] 完全解理
断口貝殼狀
光澤玻璃光澤
透明性透明至半透明
光學性質Uniaxial (-)
折射率nω=1.508 - 1.510 nε=1.700
双折射0.191
熔性難熔,高溫會分解析出二氧化碳成為氧化镁
溶解度溶於熱鹽酸並析出二氧化碳
參考文獻[1][2][3][4]

硬度3.5~5,產地在辛巴威巴西澳大利亞北韓中國,其中北韓推估藏量為世界第一[6],市面上有一些菱鎂礦製作的串珠項鍊是價廉物美的飾物。菱鎂礦不易形成好的晶體,通常是以岩塊狀出現。菱鎂礦的特性與方解石相似。菱鎂礦有與方解石同樣的晶體結構,因此將它歸類入方解石礦物組群。但是,菱鎂礦MgCO3不与弱酸反应,而方解石CaCO3则弱酸起反应。這是區別菱鎂礦與方解石的最佳的方法。

蘊蓄處

菱鎂礦常以礦脈的形式蘊蓄,又或是在和區域變質地形接觸後混雜其中、或成為了蝕變產物。這些變質地形中有超鎂鐵岩超基性岩)、蛇紋岩和其他富鎂岩石類型。 這些鎂質鹽通常是隱晶質的,含有蛋白石或燧石形式的二氧化矽。

菱鎂礦也存在於超鎂鐵岩上方的風化層中的表岩屑,作為土壤和底土中的次生碳酸鹽。這些含鎂礦物是被地下水溶解後,透過釋出二氧化碳而沉積。

形成

菱鎂礦可以通過滑石碳酸鹽橄欖岩或其他超鎂鐵岩交代作用而形成。在水和二氧化碳存在下,在升高的溫度和綠片岩相的典型高壓下,通過橄欖石的碳酸化形成菱鎂礦。

菱鎂礦也可以通過以下化學反應,通過含鎂的蛇紋石利蛇紋石)碳酸化形成:

2 Mg3Si2O5(OH)4 + 3 CO2 → Mg3Si4O10(OH)2 + 3 MgCO3 + 3 H2O.

菱鎂礦亦見於現代的沉積物、洞穴及泥土中。其形式的溫度相對較其他礦物為低(只有約40 °C [104 °F]),只需要不停的變換沉積和溶解這兩個過程[7][8]。然而,「40度」這種溫度對於地球上人類大多數的居住地來說都算是高溫。所以近年有研究去降低這個溫度,期望可以透過以聚苯乙烯微球催化劑,將菱鎂礦的結晶過程從數千年縮短至72天,透過人工形成菱鎂礦來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9][10][11][12]

用途

多與白紋石一起搭配成裝飾品和項鍊,也有雕刻品出售。

菱鎂礦在中國大陸又被稱為「白松石」,但在化學結構上與被中國大陸稱為「綠松石」的土耳其玉(Turquoise)完全不同,因為土耳其玉的成份化學式為:CuAl6(PO4)4(OH)8·4(H2O),是一種磷酸鹽,而非菱鎂礦的碳酸鹽。菱鎂礦經常經由染色仿綠松石。

染色及打磨後的菱鎂礦珠子

圖庫

參考資料

  1. http://rruff.geo.arizona.edu/doclib/hom/magnesite.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Handbook of Mineralogy
  2. http://www.mindat.org/min-2482.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Mindat.org
  3. http://webmineral.com/data/Magnesite.s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Webmineral data
  4. Klein, Cornelis and Cornelius S. Hurlbut, Jr., Manual of Mineralogy, Wiley, 20th ed., p. 332 ISBN 0-471-80580-7
  5. Beran, A.; Zemann, J. [菱鎂礦和富鐵的鐵白雲石晶體結構的細化和比較]. Tschermaks Mineralogische und Petrographische Mitteilungen. 1977, 24: pp. 279–286 (英语).
  6. . [2019-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7. Deelman, J.C. (PDF). Neues Jahrbuch für Mineralogie (Monatshefte). 1999: pp. 289–302 [2018-08-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4-09) (英语).
  8. Alves dos Anjos et al. . Carbonates and Evaporites. 2011, 26: pp. 213–215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9) (英语).
  9. . 明報. 2018-08-15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8) (中文(繁體)).
  10. Gabbatiss, Josh. . The Independent (UK). 2018-08-15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英语).
  11. . Science Direct. 2018-08-14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英语).
  12. Power, Ian M.; Harrison, A.L.; Kenward, P.A.; Dipple, G.M.; Wilson, S.A. . Goldschmidt Abstracts: 302.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英语).

延伸閱讀

  • . ISBN 0-7566-0962-3 (英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