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邦聯條約
《萊茵邦聯條約》(德語:)是1806年7月12日法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的代表同16位神聖羅馬帝國邦國的代表[1]在巴黎簽訂的條約。該條約使這些邦國脫離神聖羅馬帝國,並作為主權國家加入了新建立的邦聯(當時該條約稱其為萊茵蘭聯邦(法語:),其前身是構想的萊茵同盟)。“萊茵邦聯保護人”的名號被授予了法國皇帝拿破崙。同年8月,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二世同意放棄帝位,僅保留奧地利皇帝的稱號,延續近千年的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德国历史 |
---|
![]() |
历史系列条目 |
奥地利历史 |
---|
![]() |
历史系列条目 |

《萊茵邦聯條約》文件

1806年7月26日,卡爾·西奧多·馮·達爾伯格親王主教在多瑙河畔的沃爾特城堡(Schloss Wörth an der Donau)簽署了《萊茵邦聯條約》,他本人成為了邦聯的第一任首席諸侯
參考資料
- Bayern, Württemberg, Baden, Berg-Kleve, Hessen-Darmstadt, Nassau-Usingen, Nassau-Weilburg, Hohenzollern-Hechingen, Hohenzollern-Sigmaringen, Salm-Salm, Salm-Kirburg, Isenburg-Birstein, Arenberg, Liechtenstein und der Graf von der Leyen.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萊茵邦聯條約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