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氏黏盲鳗
蒲氏黏盲鳗(学名:),又名布氏粘盲鰻,为盲鳗科黏盲鳗属的鱼类。分布于朝鲜南部以及日本中部以南以及东海、黄海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长崎。[1]
蒲氏黏盲鳗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圆口纲 Cyclostomata |
目: | 盲鳗目 Myxiniformes |
科: | 盲鳗科 Myxinidae |
属: | 黏盲鳗属 Eptatretus |
种: | 蒲氏黏盲鳗 E. burgeri |
二名法 | |
Eptatretus burgeri Girard, 1855[1] | |
異名[2][3] | |
|
深度
水深10至270公尺。
特徵
本魚體呈圓柱形;口圓位於前端,具短鬚;眼不明顯,退化而埋於皮下。表皮光滑無鱗,側腹具有黏液腺,能分泌許多黏液保護體表;魚體為灰褐色,特徵是背部中線處具一條白色縱帶。尾鰭側扁,圓形。體長可達60公分。
生態
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營寄生生活,一般吸附於其他魚類的鰓上或峽部,亦可由鰓部咬穿體壁,食內臟和肌肉;有時會吸附咬食落網的魚類。繁殖期在冬季,成魚會游至深水區產卵,並停止攝食;卵大,長橢圓形,外包角質囊,卵粒附著於海藻或其他物體上發育。
經濟利用
在大多數國家,通常不被食用,但這種特殊物種在朝鮮半島和在日本的韓國人中被視為食物。在一些地區,特別是長崎縣和新潟縣,日本人也將其作為當地美食享用,價格昂貴,皆為底拖網捕獲,又皮強韌而柔軟,多用來製作皮帶及錢包,而大量被漁撈,產量逐漸減少。
参考文献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Froese, R.; Pauly, D. . FishBase version (02/2017). 2017 [18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7).
- Van Der Laan, Richard; Eschmeyer, William N.; Fricke, Ronald. . Zootaxa. 11 November 2014, 3882 (1): 1–230 [4 December 2019]. PMID 25543675. doi:10.11646/zootaxa.388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6).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1). Eptatretus burgeri. FishBase. Version 2011-12.
- 台灣魚類資料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遠流出版社. 2003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