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英語:,简称PRRS),俗称藍耳病,该病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可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及仔猪出现严重呼吸道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猪传染病,美国养猪业每年因猪蓝耳病所造成的损失达到六亿美元。至
历史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于198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在1987年至1988年期间,疫情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明尼苏达州和爱荷华州等地迅速暴发,引发了大规模的猪只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因其病因不明而被称为“猪神秘病”(Mystery Swine Disease,MSD)[1]。随后MSD迅速蔓延至美国主要养猪地区[1],并且在加拿大也出现了疫情爆发[3]。据统计,截至1990年秋季,美国19个州的1611个猪场和加拿大3个省的187个猪场都受到了MSD的影响[4]。
1990年冬季,欧洲开始出现MSD的流行,首先在德国爆发,仅1991年3月德国就发生了3000多起疫情,但未发现与北美之间有关联。随后,荷兰、西班牙、比利时、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相继报告了该病的暴发。此后,丹麦、意大利、希腊、奥地利、马耳他、匈牙利、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波兰等国也陆续报道了该病的发生。[1]
在亚洲,1991年台湾首先报告了该病的暴发[5],随后在1993年至1996年期间,韩国、日本、菲律宾和中国大陆相继发生了疫情。此后,猪蓝耳病病毒进一步传播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养猪国家[1]。至今仅有少数国家如瑞士、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尚未报告该病的发生与流行[6]。
1991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召开的“首届SIRS/PRRS国际研讨会”上统一将此病命名为“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7]。同年,中国农业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中,将该病增列为二类传染病,并定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1]。
病原学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主要由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所引起,PRRS病毒是属于網巢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的一種有囊膜的病毒,似球狀,直徑45到65纳米,囊膜表面有纖突,相對平滑。目前PRRSV有两个不同血清型的毒株,北美(PRRSV-2)型为VR-2332毒株,而欧洲型(PRRSV-1)则为Lelystad病毒[8]。
普遍认为PRRSV可能是其他同科病毒跨物种感染猪后演化而来。PRRSV与同科的小鼠乳酸脱氢酶增高症病毒(lactate dehydrogenase elevating virus, LDV)的序列同源性最高,尤其是与德国的LDV-P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推测PRRSV可能是由LDV-P变异体经过中间宿主野猪感染家猪而形成。一种假说认为,LDV-P在感染野外老鼠后发生了突变,带毒的老鼠通过撕咬或者野猪误食带毒的老鼠将LDV-P突变体传播给中欧的野猪,并且产生了适应野猪的突变体病毒,即PRRSV前体病毒。[9]
在1912年,野猪在欧洲、北非和亚洲广泛分布,而当时美国盛行狩猎活动,从德国引进的受感染野猪将PRRSV前体病毒传播到了美国。带毒的野猪与逃逸的农场猪或者自由散养的家猪接触或者杂交,随后PRRSV前体病毒在欧洲和北美洲的猪群中独立演化,并经过了大约70年的宿主和环境适应,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基因型的PRRSV。[9]
也有观点认为为从野猪中检测到的PRRSV序列均可以划分到PRRSV-1或PRRSV-2,并未监测到PRRSV前体病毒[10]。
临床症状
豬被病毒感染後,先在局部易感巨噬細胞中複製,然後迅速向全身淋巴線組織和在肺部擴散。大約一周左右,豬出現高燒不退和腹瀉等症狀,懷孕母豬染病後出现产仔率下降、流产、死胎及弱胎率高达30%~100%[1]。有時病豬耳朵會發紺變為藍色,因此稱為「豬藍耳病」。
預防
1.不隨意引進外來豬隻及精液
2.空欄時進行清潔消毒
3.異地飼養
4.不共用針頭、刀械器具
5.不隨意施打或更換疫苗
6.使用黏膜免疫誘發蛋白
参考文献
- Cai, XueHui; An, TongQing. . SCIENTIA SINICA Vitae. 2023-12-01. doi:10.1360/SSV-2023-0140.
- . 中国畜牧兽医报. [2007-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3).
- Bilodeau, R.; Dea, S.; Sauvageau, R.; Martineau, G. . Veterinary Record. 1991-08-03, 129 (5): 102–103. doi:10.1136/vr.129.5.102.
- Zimmerman, J.J.; Yoon, K.-J.; Wills, R.W.; Swenson, S.L. .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1997-04, 55 (1-4): 187–196. doi:10.1016/S0378-1135(96)01330-2.
- Chang,C. C; Chung,W. B.and Lin,M. W.and Weng,C. N.and Yang,P. C.and Chiu,Y. T.and Chang,W. F.and Chu,R. M. .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Veterinary Science. 1993, 19 (4): 268–276 [2024-03-24].
- Carlsson, U.; Wallgren, P.; Renström, L. H. M.; Lindberg, A.; Eriksson, H.; Thorén, P.; Eliasson-Selling, L.; Lundeheim, N.; Nörregard, E.; Thörn, C.; Elvander, M. . 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 2009-05, 56 (4): 121–131. doi:10.1111/j.1865-1682.2008.01065.x.
- Wensvoort, Gert; de Kluyver, Eric P.; Pol, Jan M.A.; Wagenaar, Frans; Moormann, Rob J.M.; Hulst, Marcel M.; Bloemraad, Rinus; Besten, Annelien den; Zetstra, Tiety; Terpstra, Catharinus. .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1992-11, 33 (1-4): 185–193. doi:10.1016/0378-1135(92)90046-V.
- Kim, Won-Il; Kim, Jae-Jo; Cha, Sang-Ho; Yoon, Kyoung-Jin. .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08-05, 46 (5): 1758–1768. doi:10.1128/jcm.01927-07.
- Plagemann, Peter G.W. .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3-08, 9 (8): 903–908. doi:10.3201/eid0908.030232.
- Reiner, Gerald; Fresen, Christina; Bronnert, Sebastian; Willems, Hermann. .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2009-05, 136 (3-4): 250–258. doi:10.1016/j.vetmic.2008.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