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衡
蔣衡(1672年—1743年),又名振生,字湘帆,一字拙存,號江南拙叟,江蘇金壇人,工书法。
生平
生於康熙十一年。十五岁隨杨宾学习书法,曾在扬州大明寺外墙壁题写“淮东第一观”。雍正年间為贡生,游历陕西,临摹各种碑帖300多种,后刻成《拙存堂临古帖》28卷,时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慕名招他进督府指点书法。在西安看到唐朝的《開成石經》,決心自書十三經,至乾隆二年完成,歷時十二年,共63萬字、189塊碑,加上“大學碑”共190塊碑。乾隆五年(1740年)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将蒋衡手稿转献朝廷,收藏于故宫大成懋勤殿,賜蔣衡為國子監學正。[1]翌年,谕旨以蒋衡手书为底本,刻石太学,于五十九年(1794年)刻成,定名《乾隆石经》。尝于扬州蕃厘观写《十三经》,马曰璐装潢,大学士高斌进之,奉命刊于辟雍,授官国子监学正。观中建写经楼,法净寺旁「淮东第一观」,是所书也(载《扬州画舫录》卷2)。应高斌邀请,为江南河道总督署园林清晏园中的荷芳书院诸景点书写题名。乾隆八年,蔣衡卒。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乾隆帝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彭元瑞與劉墉負責考訂蔣衡所書經文,將俗體字改為古體字。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刻成《乾隆石经》,“刊之石版,列于太学,用垂永久”。彭元瑞另著有《乾隆石经考文提要》,乾隆亲自为《提要》撰序。有真书189块,加一块乾隆《刊石经谕旨碑》,总计63万余字,现存国子监。
著有《拙存堂临古帖》28卷(临摹碑帖300多种)、《拙存堂诗文集》、《拙存堂文集》(浙江巡抚纳兰常安序)、《拙存堂题跋》、《蒋氏游艺秘录》、《读易私记》等。钤印:蒋衡、拙存、橐宇巢仙、拙存老人、仁者寿。
家庭
- 父蒋进,顺治年间贡生。
- 子画家蔣驥 (清朝)。
注釋
- 《竹葉亭雜記》卷四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