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岩鬣蜥

藍岩鬣蜥學名)是大開曼特有的一種瀕危蜥蜴。牠們以往被列為古巴鬣蜥亞種,後來於2004年因其遺傳基因的差異而被重新分類為獨立物種。藍岩鬣蜥是最長壽的蜥蜴之一,可以生存達69歲。

藍岩鬣蜥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鬣蜥亞目 Iguania
科: 美洲鬣蜥科 Iguanidae
属: 圆尾蜥属 Cyclura
种:
藍岩鬣蜥 C. lewisi
二名法
Cyclura lewisi
Grant, 1940
異名
  • Cyclura nubila lewisi
  • Cyclura macleayi lewisi

藍岩鬣蜥棲息於乾旱森林或近岸的岩石及遼闊地區,雌蜥會於6月至7月期間在沙上挖穴生蛋。到了9月可能會生第二窩。藍岩鬣蜥是草食性的,主要吃植物果實花朵。牠們呈黃褐色至灰色,而雄蜥在繁殖季節則披上一層藍色。牠們體型龐大,體重驚人,由頸底至尾巴端的背冠上均有短棘。

藍岩鬣蜥的化石紀錄顯示牠們於歐洲殖民時代前廣泛分佈,但到了2003年野外卻只餘下少於15隻,於21世紀初普遍人更相信牠們將面臨滅絕。牠們的衰落主因是被野放的寵物(貓和狗)掠食及棲息地的失去。藍岩鬣蜥從1996年至2004年間均被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但成功的圈養繁殖令牠們的種群的數目得以趨向穩定,免除滅絕的危機。目前至少有5個非政府組織與開曼群島有關當局通力合作以確保此物種的存活。

分類

藍岩鬣蜥是大開曼特有種[2]名是古希臘文的「圓尾」,意指其尾巴的厚環。[3]種小名是由首次描述的查普曼·格蘭為紀念發現者伯納德·C·劉易斯而來。[4] 其近親是古巴鬣蜥突棱圓鱗鬣蜥,三者都是從30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分化出來。[2][5] 牠們的遺傳多樣性很低,但卻不像其他岩鬣蜥般缺乏生命力。[6][7] 其中一個理論指牠們是從單一的雌性古巴鬣蜥演化而來。[5] 牠們與小開曼開曼布拉克開曼鬣蜥不同。[8][9]

於1938年,時任牙買加學院主任一職的自然學家伯納德·C·劉易斯跟隨牛津大學開曼群島進行生物探測研究。[4] 他成功獲得了兩隻藍岩鬣蜥,一雄一雌,並將其送至大英博物館的自然史部門進行研究。[4]查普曼·格蘭於1940年正式描述了牠們並命名為Cyclura macleayi lewisi[1][4][8][10][11] 於1977年,藍岩鬣蜥曾被分類為古巴鬣蜥亞種[8][11] 後來於2004年確認了牠們的獨特性而成為獨立的物種[8]

特徵

藍岩鬣蜥是大開曼上最大的陸生動物,全長達2米及重14公斤。[12][13] 牠們的體長51-76厘米,尾巴與體長相若。[14] 牠們的趾是互相緊扣,有利於挖穴及攀樹。[15] 雖然牠們並非棲於樹上的,但有時也會攀樹達5米或以上。[14] 雄蜥較雌蜥大三分之一。[14] 成年雄蜥的皮膚呈深灰色至藍綠色,雌蜥則呈橄欖綠至淡藍色。[14] 幼蜥呈深褐色或綠色,有一些較深的斑紋。[14] 初出生幼蜥的背上,由頸部臀部的冠上有八道深色的山形斑紋。[16] 這種斑紋隨幼蜥1歲大後逐漸消退,變成灰色及奶白色,最終退成藍色。[16] 成年藍岩鬣蜥一般呈深灰色,配合周邊喀斯特地形的岩石顏色。[16] 當牠們保護地盤發出警示時就會轉變為藍色。[16] 雄蜥的藍色較為明顯。[16] 牠們的腳呈黑色,與身體顏色形成對比。[14] 雄蜥大腿上有結節可以釋放費洛蒙[15] 雌蜥沒有這些結節,背冠也沒有這麼明顯,故牠們是兩性異形的。[12][15]

眼睛及視覺

藍岩鬣蜥的眼睛有金色的瞳孔及紅色的鞏膜[14] 牠們有極好的視覺,可以偵測遠程的形狀及運動。[17] 由於牠們只有少量的視桿細胞,在昏暗環境下的視覺很差。牠們有雙重的錐狀細胞,對顏色非常敏感,甚至可以看見紫外線[17] 這種能力對於牠們晒太陽以吸收紫外線來生產維他命D非常重要。[12]

藍岩鬣蜥的頭頂上有一個光敏的器官,稱為顱頂眼[17] 這隻眼只有基本的視網膜晶體,故不能生成影像。[17] 它只會對光暗敏感,可以用來偵測運動。[17]

分佈及棲息地

藍岩鬣蜥棲息在開曼群島大開曼上。

藍岩鬣蜥只分佈在大開曼。與其他同區的岩鬣蜥屬比較,藍岩鬣蜥應該也曾有群落棲息在海岸,但被人類殖民及建築道路所軀逐而消失。[1] 牠們現只分佈在叢林、森林、農地等。[1][18] 牠們可能是因食物及土壤而被吸引到農地附近,但卻因而與人類及野生寵物有所接觸。[1] 雌蜥一般會走到海岸邊生蛋。[19]

雌性藍岩鬣蜥的地盤約有2400平方米大,雄蜥的地盤平均大5700平方米。[20] 雄蜥與雌蜥的地盤可以重疊,所以每一公頃約有4-5隻鬣蜥。[20]

藍岩鬣蜥棲息在岩洞及樹穴,成年主要是地盤性的。[13] 幼蜥傾向棲於樹上。[13] 雛蜥會獵食當地的古巴游蛇[18] 成年沒有天敵,但卻受野狗的威脅。[1][18] 3-4歲大就已經達至性成熟。[14]

食性及壽命

藍岩鬣蜥主要是草食性的,吃多達45種植物葉子花朵果實[1][18] 牠們有時也會吃昆蟲幼蟲蛞蝓、死鳥及真菌[14][18] 牠們在渗透調節上有一種問題:因為所吃的植物有較高含量的,但平均養份卻較少,牠們要吃很大的份量才能達到代謝的需要。[21] 由於牠們不能製造濃度高於體液的尿素,故會在鹽腺排出化的尿酸[21] 所以牠們兩側的鼻腺可以補助來排出體內多餘的鉀及氯化鈉[21]

野外藍岩鬣蜥的壽命不詳,但估計也有幾十歲。於1950年在大開曼捕捉到的一隻標本[22],就被送到美國,最後於2004年才死亡[22][23] 估計這隻標本於被捕捉時就已有15歲[23],故牠的壽命達69歲,是世界最長壽的蜥蜴[23] 飼養下的開曼鬣蜥就有33歲的壽命。[24]

繁殖

藍岩鬣蜥於5月至6月間繁殖[1][14] 雄蜥首先將不斷顫動頭部,接著會圍在雌蜥背後,再攬著雌蜥的頸部交配[14] 雄蜥會壓制著雌蜥,限制其尾巴的動作,方便交配。[14] 交配一般需時30-90秒,一天很少會交配多於1-2次。[14] 雌蜥會於6月或7月在有陽光的地上生蛋,每次生1-21隻蛋。[1][18][25] 雌蜥會先選擇幾個地點才會生蛋。[14] 生蛋的巢穴約長0.41-1.5米長,末端較大可讓雌蜥轉彎。[14] 巢內的溫度保持在35℃,孵化期為65-90天。[14] 藍岩鬣蜥的蛋是所有蜥蜴中最大的。[14]

藍岩鬣蜥約於3個月大就會保護自己的地盤。[18] 不論任何年齡的雌蜥都會棲息在重疊及約大2400平方米的地盤,雄蜥的地盤會較大,隨著年歲增長,重疊度亦會增加。[1]

保育狀況

瀕危狀況

大開曼的藍岩鬣蜥。

藍岩鬣蜥從1996至2004年間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表示其距離滅絕只有一步之遙。[1] 群落只限制在大開曼的東部,於1998年就衰落至極為危險的情況,只餘下3隻。[1][4] 牠們的分佈地於過往25年就縮減得很厲害,很多位點都已經沒有牠們的蹤跡。[4] 於2003年就發現牠們的數量只有5-15隻。[18]2005年前就認為牠們的野生群落已經滅絕[26][27] 曾被認為是地球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7][28] 於2008年,有6隻藍岩鬣蜥被殺,令牠們的情況更為衰落。[29][30]

藍岩鬣蜥的草食性可以幫助在大開曼內傳播種子[1][18][31] 研究發現經過藍岩鬣蜥消化道的種子發芽較快。[31][32] 牠們亦可以將種子帶到新的地區,可以幫助平衡惡劣環境的氣候植物生長。[31]

令藍岩鬣蜥起死回生的主要原因並非來自野外群落的復原,而是持續的野放活動。自2005年從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Queen Elizabeth II Botanic Park)及薩利納保護區(Salina Reserve)釋放藍岩鬣蜥到野外後,藍岩鬣蜥便發展出一個約有125隻的群落。[28] 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的群落是自2001年起就已經開始培育,而薩利納保護區的則是自2006年從3隻蛋孵化後開始培育。[6][33] 2007年亦有一次大規模的放生行動,令野外的藍岩鬣蜥數目增加至299隻。[26]在2012年尾,由復育計劃統計得的藍岩鬣蜥野外群落數目約為750頭,令牠們首次離開死門關一小步,而IUCN亦將牠們的保育現狀由極危降至瀕危級別。[34]

衰落原因

棲息地的破壞是藍岩鬣蜥面臨滅絕的主因。牠們的棲息地被清除作為農地、公路及地產項目發展。[26] 另外,傳統的農地變更成畜牧的草場也影響藍岩鬣蜥的次級棲息地。[1]

大家鼠野貓流浪犬會掠食及傷害藍岩鬣蜥,令野生群落的生存倍感壓力。[1][6]路殺亦是另一增加死亡率的原因。雖然當地有法律保護,但仍舊會有獵殺藍岩鬣蜥的情況。[1][2][27]

美洲鬣蜥成功由洪都拉斯引入到大開曼,成為了入侵物種,數量遠遠超過藍岩鬣蜥。[35][36] 雖然這並沒有對藍岩鬣蜥帶來直接的影響,但美洲鬣蜥的出現卻減低了公眾對藍岩鬣蜥的關注。[1][37] 公眾會被大量的美洲鬣蜥誤導,以為藍岩鬣蜥並非如報告般瀕危。[9][37]

藍岩鬣蜥經常會被售賣給旅客作為寵物[38]199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就指英國政府超過20年忽視海外領地的自然保育。很多物種因而滅絕。英屬加勒比群島在生物多樣性方面非常豐富,有很多特有的瀕危物種,但當地卻沒有實施及執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38]

保育計劃

美國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American Zoo and Aquarium Association)自1990年起就已經將藍岩鬣蜥列為最高級的保育對象。[39] 他們首個計劃就是希望培育藍岩鬣蜥。[39] 計劃初期就已經要面對捕獲回來的藍岩鬣蜥並非純種的問題。[14][39] 經過5年的研究,終於成功發展了兩個培育的群落,讓群落互相繁殖來改善遺傳多樣性。[39] 另外,在美國本土的25個動物園也有培育藍岩鬣蜥的計劃。[18][39] 例如印第安納波利斯動物園(Indianapolis Zoo)自2000年起就兩次成功培育藍岩鬣蜥。[40]

2006年首次有幼蜥被放生到野外。[28] 每一隻放生的藍岩鬣蜥頸上都帶有識別帶,並植入了晶片,其獨有的頭部鱗片亦有紀錄。[15]

私人的培育亦有進行。[12] 由於只有非常少量的純種,私人培育的多為與開曼鬣蜥古巴鬣蜥混種,這可以減低寵物市場對藍岩鬣蜥的需求。[12]

藍岩鬣蜥保護計劃

藍岩鬣蜥保護計劃(The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gramme)是源自開曼群島1990年的計劃。保護計劃連合了開曼群島的環境部門、國民信託、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澤西野生動物信託基金(Durrell Wildlife Conservation Trust)、國際爬蟲類保育基金及歐盟委員會[26] 這個計劃得到豁免於現行開曼群島禁止捕獵或飼養藍岩鬣蜥的法律。[18][37] 其保育政策包括培養幼蜥至2歲大,在保護區建立亞群落。[2][18][41] 工作包括研究、保護巢區及監察放生的動物[31][42][43]

在伊麗莎白二世植物園及薩利納保護區已成功復生了兩個亞群落。[13] 保護藍岩鬣蜥的棲息地仍然很重要[13][18][26],而薩利納保護區就只有36萬平方米的叢林,並不足以供1000隻藍岩鬣蜥居住。[15][18] 在其他地區也會引入新的亞群落。[18] 長遠來說整體的飼養群落仍未能造到遺傳多樣性。[18] 個別的藍岩鬣蜥會被帶到不同的群落,以確保整體群落的基因流[18][39] 當野生亞群落到達飽和狀態,計劃就會停止放生,讓牠們自行繁殖。[18] 透過研究、監察及控制掠食來保護幼蜥的生存率及亞群落的發展。[18][39]

藍岩鬣蜥的保育需要積極管理。[18] 為確保保育的運作,需要基金的資助;另外教育及宣傳亦需要提高公眾對保育的意識及支持。[18][26][37]

參考

  1. Burton, F.J.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9 May 2006].
  2. Kenyon, Georgina. . BBC News. 2005-05-23 [2008-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3. Sanchez, Alejandro. . Father Sanchez's Web Site of West Indian Natural History Diapsids I: Introduction; Lizards. Kingsnake.com.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1).
  4. . Cayman Net News. 2005-04-26 [2008-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5).
  5. Kenyon, Georgina. . New Scientist (Simone Coless). 2005-09-17, (2517): 42–3 [200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6).
  6. Hudson, Rick. . Reptiles Magazine. 2007-04-01, 15 (4): 54–61.
  7. Malone, Catherine; Davis, Scott. .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54–7. ISBN 978-0-520-23854-1.
  8. Burton, Frederick. (PDF) 8 (1). Caribbean Journal of Science: 198–203. 2004 [2007-09-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10-25).
  9. . Cayman Net News. 2006-02-14 [2008-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5).
  10. Grant, Chapman. 2. Bulletin Institute of Jamaican Science: 1–55. 1940.
  11. Hollingsworth, Bradford D. .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35–9. ISBN 978-0-520-23854-1.
  12. De Vosjoli, Phillipe; David Blair. . Escondido, California: Advanced Vivarium Systems. 1992. ISBN 74886904040.
  13. Dorge, Ray. . Reptiles: Guide to Keeping Reptiles and Amphibians. 1996, 4 (9): 32–42.
  14. Blair, David. (PDF) SE (6). Northern California Herpetological Society: 55–6. 1991 [2008-03-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4-11).
  15. Winker, Carol. . Caymanian Compass. 2007-02-08 [2008-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6).
  16. Burton, Fred. . Iguan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Iguana Society. 2004, 11 (3): 148–51.
  17. Brames, Henry. . Iguana: Conservation, Natural History, and Husbandry of Reptiles (International Reptile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2007, 14 (1): 19–23.
  18. Alberts, Allison, (PDF), ,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gram: 29, 2001 [200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3)
  19. Burton, Frederic. (PDF). Blue Iguana Tales (Quarterly Update on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ject). 2005, 3 (4): 5 [2008-03-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4-11).
  20. Burton, Fred. . Iguan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Iguana Society. 2006, 13 (2): 117.
  21. Hazard, Lisa C. .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84–5. ISBN 978-0-520-23854-1.
  22. Adams, Colette. . Iguan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Iguana Society. 2004-09-01, 11 (3): 168–72.
  23. Adams, Colette. (PDF). Iguana Specialist Group Newsletter. 2004-05-26, 7 (1): 2 [2008-03-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12).
  24. Iverson, John; Smith, Geoffrey; Pieper, Lynne. .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84. ISBN 978-0-520-23854-1.
  25. Blair, David. . Oceans Magazine. 1983, 16 (1): 31–3.
  26. Burton, Frederic. . Reptiles Magazine. 2007-04-01, 15 (4): 60.
  27. Wissman, Margaret. . Reptiles. 1995, 3 (2): 56–7.
  28. . London Independent. 2006-10-06 [2008-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3).
  29. . National Geographic. 2008-05-06 [2008-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0).
  30. Kenyon, Georgina. . BBC. 2008-05-07 [2008-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31. Alberts, Allison; Lemm, Jeffrey; Grant, Tandora; Jackintell, Lori. .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210. ISBN 978-0-520-23854-1.
  32. Derr, Mark. . New York Times Science Section. 2000-10-10.
  33. . BBC News/Science Nature. 2006-10-27 [2008-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34. Grand Cayman Blue Iguana takes step back from extinc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UCN (2012-10-20). Retrieved on 2012-12-19.
  35. Mani, Bina. . Blue Iguana Recovery Program. 2002-07-17 [2007-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02).
  36. Seidel, M; Franz, R. . The Cayman Islands: natural history and biogeography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4: 434. ISBN 978-0-7923-2462-1.
  37. . Cayman Net News. 2007-08-10 [2008-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4).
  38. Tickell, Oliver. . The (London) Independent. 1999-10-14.
  39. Hudson, Richard D.; Alberts, Allison C. .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274–89. ISBN 978-0-520-23854-1.
  40. (PDF). Significant Efforts in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 of Zoos and Aquariums: 39. 2002 [2007-10-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0-25).
  41. Knapp, Charles R.; Hudson, Richard. . Iguana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99–209. ISBN 978-0-520-23854-1.
  42. Hudson, Rick. (PDF). Iguana Specialist Group Newsletter (International Iguana Foundation). 2005, 8 (1): 2–4 [2007-09-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12).
  43. Nelson, Robert. (PDF). Currents: Navy Environmental News. Fall 2001 [2008-03-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8-04-11).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藍岩鬣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