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里 (臺灣)

藍田,位於楠梓區北端,屬下鹽田地區,著名的高雄大學特區位於本里,人口成長快速。

藍田
舊稱:下鹽田
藍田在高雄市楠梓區的位置
藍田在高雄市楠梓區的位置
坐标:22°43′50″N 120°17′11″E
國家 中華民國
縣市高雄市
鄉鎮市區楠梓區
區劃19鄰
政府
  謝坤易
  辦公處藍田大學26街951號
面积[1]
  总计2.4649平方公里
人口(2020年11月)[2]
  總計9,357人
  密度3,796.10人/平方公里
  戶數4,030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村里代碼64000040035

本里位於整個楠梓區的西北方,係舊式典型農業部落,里民早期以務農為主,後來改養殖魚類的人口日益增加,因地理因素的限制下,數十年來仍保持農村社區氣息,里民純樸忠厚,生活平淡安逸,養成知足快樂的人生觀,與市區生活緊張忙碌的步調迥然不同。 里民以仁壽宮為聚集中心,設有高雄大學、中山高中、家樂福大賣場。近年來因環境轉佳、土地重劃下充分利用、綠地公園開闢等,使得藍田蛻變成一個優質宜居的好地方。[3]

歷史

該地域原與高雄市橋頭區一聚落同名(合稱鹽田),爾後稱原橋頭鄉之聚落為頂鹽田,楠梓區所屬則稱下鹽田。顧名思義,初期因此地質含有鹽分,收穫不佳,日治時期列為十一等的下等地,故民間稱其地名為「下鹼田」,官方則以「下鹽田」稱之。光復後因縣市面積分割整編,下鹽田編屬高雄市,遂取「藍田種玉」之意改名為「藍田」,目前因援中港淤塞,無法引海水入港,改鹽埕為農田,今已成楠梓區的穀倉。 [4][5]

地理

本里地處後勁溪以北,北臨橋頭區頂鹽里、新莊里,西臨中和里、中興里近援中港,東臨後勁翠屏里,南與仁昌里、國昌里隔溪相望,氣候尚處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20011,409    
20062,882+104.5%
20114,644+61.1%
20167,174+54.5%
202110,031+39.8%
來源: . 高雄市政府.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藍田人口指標
概況
 年齡層 比例 
總人口
 
10,031 (100%)
0~14歲
 
2,040 (20.34%)
15~64歲
 
7,325 (73.02%)
65歲以上
 
666 (6.64%)
4,889
(男人口數)
5,142
(女人口數)
性別比95.08%
扶養比36.94%
 - 扶幼比27.85%
 - 扶老比9.09%
老化指數32.65%
戶人口量2.2860人/戶
人口密度4,069.54 (人/km2)
資料時間:2020年11月
2020年藍田三階段年齡層每月人口變化
幼年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度增減
人口 1,835 1,845 1,852 1,868 1,893 1,895 1,905 1,908 1,920 1,918 1,937 1,947 +125
消長 +13 +10 +7 +16 +25 +2 +10 +3 +12 −2 +19 +10
圖表
壯年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度增減
人口 6,553 6,600 6,624 6,653 6,682 6,708 6,736 6,784 6,801 6,816 6,829 6,859 +325
消長 +19 +47 +24 +29 +29 +26 +28 +48 +17 +15 +13 +30
圖表
老年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度增減
人口 545 552 557 560 562 568 568 580 585 593 591 596 +60
消長 +9 +7 +5 +3 +2 +6 0 +12 +5 +8 −2 +5
圖表
老化
指數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度變動
指數 29.7% 29.92% 30.08% 29.98% 29.69% 29.97% 29.82% 30.4% 30.47% 30.92% 30.51% 30.61% +1.19%
圖表

建設

校區

本里學區眾多,佇有:

設施
  • 高雄水利會-楠梓工作站
  • 樹木銀行
  • 藍田公園
  • 援中棒球場
  • 楠梓家樂福分店
  • 仁壽宮
  • 右昌教會敬拜中心
  • 高大藝術學苑

參考資料

  1. . 高雄市政府.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2. . 高雄市政府.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7).
  3. .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4. .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5. .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