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千山館文物

蘭千山館文物,是板橋林本源家族的林柏壽及其後人寄存於故宮的收藏品。「蘭」與「千」分別指的是唐書法大師褚遂良的〈黃絹本蘭亭〉,以及懷素的〈小草千字文〉,「山」則是草山,1950年後更名為陽明山,因林柏壽住在陽明山,故稱齋號「蘭千山館」。

唐 褚遂良 黃絹本蘭亭卷 出處 : 故宮博物院寫盡繁華特展官網

寄存故宮

1969年,蘭千山館館主林柏壽,於任職故宮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期間,與故宮簽訂合約,將館內331件藏品交與故宮寄存,包括222件書畫,以及109件古硯。並附上100萬展曝費,聲明來日故宮國寶重返北平,「蘭千山館」文物還是要永留台灣中山博物院(外雙溪故宮)。

文物內容

除了蘭亭和千字文之外,還包括許多明清文物精品,如:明馬湘蘭群仙卷、明顧媚畫幽蘭卷、明林雪山水卷、清朱耷墨荷軸、清金農梅影圖卷、清羅聘畫蘇小小像軸、清朱鶴年鄭元和圖軸等。[1] 林柏壽後人2002年亦承襲祖上遺風,寄存不少文物在故宮,其中〈華喦寫生冊〉全冊共24幅,題材豐富多樣,且一圖一境,大異於純粹追摹物象的擬真之作,故宮曾闢專室展陳此冊,並有專文介紹。

寄存於故宮的蘭千山館109件名硯,主要為林柏壽及其三侄林熊光所收藏。這些名硯多出自明清名家之手,硯材多為明清所產之新坑美材。題銘豐富為其特色,如綠石硯有明初大儒方孝儒的題銘:「其體剛,肖乎乾;其用靜,法乎坤;惟德全,永長存。」[2]

明朝方孝儒方圓硯(綠石硯)
明朝方孝儒方圓硯(綠石硯) 出處:蔡玫芬,〈名家名硯〉

重要展覽

故宮院內各大小展覽中,多次借重之而得以增添華彩。如:「書法史發展史」,「繪畫史發展史」,「淵明逸致」,「文學名著與藝術展女性形象與女性才藝展」,「受贈寄存書畫展」,「傳移摹寫」,「晉唐法書名蹟展」,「項元汴家族的書畫與收藏」,「 她—女性形象與藝術特展」,「古色博古展」,「裝池之美特展」等。

2019年,故宮送4件書法珍品到日本東京參展,與顏真卿〈祭侄文稿〉同行的就有「蘭千山館」的蘭亭及千字文。2022年展出的「寫盡繁華-晚明文化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也有此二件文物在列,其對故宮之重要性不言可喻。

寄存合約

蘭千山館文物寄存合約以5年為期,期滿得續約,但歷任院長皆明白蘭千文物雖有寄存之名,實乃捐贈,故或約不續而沿用,或續修訂合約。如今蘭千山館寄存文物已增至349件,包括133件名畫,107件法書,以及109件名硯。而此約於2022年10月31日到期前,被故宮告知將中止,由此引起熱議,後於2023年依循舊制達成續存5年的協議。

搶救蘭千山館文物

2022年故宮表態即將中止蘭千山館寄存合約的消息被媒體披露後引起輿論譁然,有學者認為吳密察院長一意孤行違反博物館專業。由於蘭千山館文物非常珍貴,尤其蘭亭和千字文要依文資法指定為國寶,絕對綽綽有餘。 [3]一旦離開故宮,國人恐怕無緣再欣賞。這三百多件古物在國內很難找到更理想的保存環境,若進入拍賣市場,流落海外,是全民文化的損失。 [4]

有立委主張凍結故宮預算,以阻止吳密察私心作祟。 [5]有人主張應恢復故宮指導委員會,決定重大施政,避免院長獨裁。 [6]也有人認為,這是國家文化的重大事情,文化部不該坐視不管,應啟動古物審查機制,將蘭千山館珍貴的藏品指定為國寶或重要文物,以避免其流落海外。因為依文資法,國寶或重要文物不得運出國。

民間也有關心古物的人發起「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活動,期能喚起更多民眾共同參與。2022年12月3日起,於公共政策網路平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提案聯署,成為我國首次民間自發的搶救古物運動。藝文媒體《典藏.古美術》以專輯報導蘭千山館文物寄存事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指出故宮聲明不合理之處,相關文章引起藝文界關注。

文物清冊

朝代品名數量
名畫
趙孟頫管道昇書畫雙卷-元管道昇修竹圖1
姚公綬山水軸1
沈周臨趙松雪秋山晴靄圖卷1
沈周水墨花果卷1
沈周(石田)雲石風泉軸1
周臣南山驅魍圖卷1
陳沂(魯南)山水軸1
唐寅仕女軸1
文徵明玉蘭軸1
文徵明山水軸1
陳淳(白陽山人)花卉卷1
陳淳(道復)菊石軸1
陸治山水軸1
仇英飮中八仙圖卷1
文伯仁(五峰)山水卷1
徐渭(天池山人)梅花軸1
項元汴(子京)花卉軸1
馬湘蘭群權(白描水仙)卷1
居節山水(仿唐子畏松壑高閒圖)軸1
董其昌仿元人墨筆山水軸1
董其昌山水(仿巨然筆意)軸1
董其昌山水卷1
陳繼儒書畫梅花(十一開)冊1
李日華書畫(山水)合卷1
李士達人物軸1
丁雲鵬人物軸1
袁尚統畫松軸1
李流芳仿張雨山水軸1
孫枝(叔達)山水軸1
張宏山水軸1
藍瑛山水冊(八開)1
藍瑛山水卷1
藍瑛(田叔)荷花軸1
陳煥山水軸1
倪元璐木石冊(四開)1
陳洪綬山水軸1
卞文瑜山水軸1
邵僧彌山水小幅軸1
朱舜水墨竹軸1
程正揆(青溪)仿唐六如法兼吳小仙意山水軸1
林雪(天素)山水卷1
顧橫波(眉)著色幽蘭卷1
張學曾(爾唯)山水軸1
徐枋山水軸1
王一鵬、宋旭、孫克宏、周之冕花卉寫生卷1
謝世臣、錢穀、胡宗信、錢貢山水集卷1
明十名家便面會萃冊(十開)1
明人書畫全扇冊名賢書畫扇面冊(十開)1
畫中九友集錦冊(十一開)1
明末二十名家書畫冊(存十家十開)1
王時敏山水卷1
王時敏倣大痴山水軸1
項聖謨松竹梅軸1
項聖謨山水軸1
王鑑仿北苑溪山蕭寺圖真蹟軸1
龔賢山水軸1
髡殘詩畫山水真蹟軸1
吳歷為用三尊人壽軸1
笪重光著色山水軸1
梅清山水軸1
王撰仿荊關圖軸1
朱耷墨荷軸1
鄒喆(方魯)山水軸1
王武(忘庵)花卉軸1
王翬仿黃鶴山樵山水軸1
王翬摹倪王山水卷1
王翬師弟子梅竹合軸1
惲壽平山水(鵲華秋色)軸1
惲壽平鶴鳴空山圖卷1
惲壽平(花果遊魚山水)集錦冊(十二開)1
金(六陶)(侃)桃花源圖卷1
道濟白描蓮花真蹟軸1
王概(安節)蓮社圖軸1
王原祁山水軸1
金永熙(明吉)倣李成寒林圖軸1
蔣廷錫蘭竹軸1
高其佩山水軸1
高鳳翰四季花卉軸(四屏)4
華喦野燒圖軸1
鄒一桂山水軸1
李復堂(鱓)花鳥軸1
金農(冬心)墨竹軸1
金農梅影圖卷1
黃慎人物軸1
方士庶湖莊春曉圖軸1
方環山(士庶)仿井西道人山水小幀軸1
王東莊(昱)山水軸1
董邦達山水軸1
李世倬(穀齋)山水軸1
明中細筆水軸1
余省御製種梅花詩意圖軸1
蔡嘉(松原)山水軸1
錢維城(茶山)花卉軸1
王逢心(宸)山水軸1
禮親王仿元人山水軸1
羅聘佛像軸1
羅聘蘇小小像軸1
錢灃(南園)山水軸1
錢南園牧馬圖軸1
潘恭壽臨子昂中峰和尚像軸1
潘恭壽探梅圖王文治題軸1
黃易(秋庵)山水軸1
奚岡(鐵生)山水軸1
宋葆淳山水軸1
顧廉(竹西)山水軸1
張莘花卉(梅花)軸1
伊秉綬(墨卿)山水軸1
伊秉綬荷花軸1
謝里甫山水軸1
朱鶴年鄭元和圖軸1
張釜(夕庵)山水軸1
顧洛鍾進士軸1
何道生山水軸1
陳鴻壽(曼生)花卉軸1
湯貽汾歲寒三友圖軸1
湯貽汾(貞愍公)西湖侍遊圖卷1
瞿應紹蘭石軸1
郭尚先蘭花軸1
戴熙山水軸1
戴熙九峰草堂圖卷1
戴熙枯木竹石軸1
張受之(辛)梅花張廷濟題軸1
蔡鹿賓(載福)梅花軸1
張之萬山水軸1
王禮花鳥軸1
翁同龢臨文衡山山水軸1
何維樸(詩孫)山水軸1
華胥樓閣人物軸1
汪葑山水軸1
費英(夢仙)佛像軸1
曾鎰愛蓮圖卷1
錢梅溪翁莊小築圖(楊昌渚設色)卷1
王宜山水精品軸1
法書
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卷1
釋懷素小草千文卷1
蘇軾杜甫榿木詩卷1
黃庭堅發願文卷1
宋高宗賜岳飛批剳卷1
宋孝宗賜虞雍公二剳卷1
張即之佛說無量壽佛經冊1
集朱熹楷書五言聯軸(二軸)2
景定三年方山京叾書卷1
趙孟頫管道昇書畫雙卷-元趙孟頫臨蘭亭序1
鮮于樞行狀稿卷1
龔诱書郭天賜詩卷1
張雨自書詩草冊1
俞紫芝書左氏傳小楷冊(七開)1
八家書翰真跡卷1
祝允明書詠史詩卷1
文徵明行書詩卷1
王守仁(文成)楷書(十三開)冊1
文彭(三橋)行書真蹟軸1
海瑞(剛峰)行草書軸1
周天球草書軸1
莫是龍行書軸1
莫是龍行草墨跡(七開)冊1
徐渭草書軸1
董其昌榜書卷1
董其昌、倪元璐、陳老蓮、祁止祥行書屏(四屏)4
董其昌楷書孝經(廿四開)冊1
陳繼儒草書軸1
范允臨行書軸1
張瑞圖行書屏軸(四軸)4
張瑞圖行書五言聯軸(二軸)2
黃道周(石齋)草書軸1
黃道周易說卷1
韓道亨行書軸1
顧炎武行書卷1
朱潢南(益王)行書詩軸1
明張通民行草書軸1
忠節名賢墨蹟冊(卅三開)1
明、清明清諸名家墨蹟卷1
明、清明清諸名家手札冊20
明、清明清諸名家手札冊(每冊十一開)2
王鐸(覺斯)草書軸1
王鐸行書卷1
王鐸(嵩樵)行書軸1
傅青主草書詩軸1
龔鼎孳草書軸1
査士標行書軸1
徐枋(俟齋)行書軸1
笪重光行書軸1
毛奇齡(西河)行書軸1
姜宸英行書軸1
朱彝尊(竹垞)書聯真蹟軸(二軸)2
王士禎行書軸1
宋犖(牧仲)行書冊1
道濟(石濤)真草篆隸軸1
張(照)玉書行書軸1
康熙帝避暑詩軸1
何焯(義門)行書軸1
何義門(焯)行書軸1
沈德潛(歸愚)行書軸1
沈歸愚行書七言聯軸(二軸)2
方貞觀行書軸1
張照行書軸1
張照臨董香光書感應篇附査昇書姚司冠頌卷1
鄭板橋行書軸1
董邦達錄元人詩軸1
曹履吉行書軸1
乾隆帝御筆詩軸1
劉墉(文清)行書軸1
劉墉行書軸1
劉墉行楷書卷1
梁同書行書軸1
翁方綱行書軸1
翁方綱響搨(落水)蘭亭卷1
鄧石如七言聯軸(二軸)2
錢坫(十蘭)篆書軸1
黎簡行書聯軸2
伊秉綬行書軸1
伊秉綬行書軸1
陳曼生(鴻壽)行書軸1
陳曼生七言填篆聯精品軸(二軸)2
張叔未(廷濟)隸書七言聯軸(二軸)2
湯雨生(貽汾)行書軸1
何紹基(蝮叟)行書軸1
何紹基篆書七言聯軸(二軸)2
胡澍篆書書齋額尊古堂三字軸1
張西圜篆書七言聯軸(二軸)2
名硯
蘇軾夔紋硯1
李清照閨閣硯1
金履祥銘紫玉硯1
方孝孺銘方圓硯1
沈度銘宋端硯1
文徵明停雲館硯1
張應文銘趙忠甫硯1
鄺露天風吹夜泉硯1
陳洪綬銘寫經硯1
許有介銘游龍硯1
呂留良銘耕石硯1
樂愚齋心銘硯1
杜濬銘紅絲硯1
孫承澤銘雁形硯1
徐枋銘井田硯1
侯方域銘雲龍硯1
張玉書銘十二章硯1
高士奇銘井田硯1
劉體仁銘舊端硯1
許遇銘玉壺硯1
許遇銘雲星硯1
張登擧銘雲龍硯1
朱彝尊銘太史式硯1
黃任銘蕉月硯一1
黃任銘蕉月硯二1
黃任銘雲龍硯1
清黃任銘瓜瓞硯1
黃任銘飛燕硯1
黃任銘生春紅硯1
余甸銘留田硯1
李鹿山銘雲紋硯1
尤侗銘星聯奎璧硯1
何焯銘隨形硯1
馮景夏銘躬圭硯1
馮洽銘奇式硯1
顧二娘製雙燕硯1
顧二娘製蕉葉硯1
乾隆銘仿漢石渠閣瓦硯1
沈德潛銘鐘式石見1
觀保銘蓮花硯1
袁枚銘閨閣硯1
顧學海銘括囊硯1
厲鶚銘井田硯1
年汝鄰銘樹形硯1
黃易銘半截碑硯1
劉墉銘益壽硯1
金農勘書硯1
翁方綱銘九曜池硯1
翁方綱銘太史式硯1
錢載銘永安湖樓讀書硯1
王岫君製竹節硯1
俞理銘泉硯1
阮元銘秋雨新霽硯1
張廷濟銘屐硯1
鮑廷博銘方城硯1
廣玉銘日月合璧硯1
奕繪藏明善堂硯1
郭尚先銘素硯1
鍾有方銘九如硯1
計楠藏澄泥竹節硯1
計光圻銘隻眼硯1
孔熾庭銘鳳池硯1
孔廣鏞藏雲根雨線硯1
孔廣鏞藏奇山銘硯1
孔廣鏞藏懷民銘硯1
孔廣鏞藏青花硯1
徐紫珊銘贈曹秋舫硯1
陸學欽銘芝池硯1
曾國藩銘丹心硯1
葉東卿藏澄泥硯1
王忂銘露布硯1
方朔銘冰紋硯1
吳雲銘校書硯1
吳雲銘谿精硯1
胡栗銘赤心硯1
朱鵬銘駝基島硯1
楊澥銘紅絲硯1
程守謙書心經硯1
高兆銘竹節硯1
沈汝瑾銘布袋硯1
民國吳昌碩銘羽觴式硯1
吳鳳凰三年磚硯1
吳赤鳥七年磚硯1
吳越袁暐磚硯1
劉墉銘綠石硯1
王雲錦御製銘硯1
黃任銘三星硯1
民國謝況翁銘荷渚眠鳧硯1
夢洲銘黃石硯1
王問銘綠石硯1
高鳳翰銘搗元霜硯1
漢五鳳二年磚硯1
朱希周藏王行銘硯1
石渠寶笈藏饕餮海水硯1
天也銘仿古銅器硯1
輪川銘春水魚硯1
謝蘭生陋室銘雙硯1
建窯瓷圖硯1
魏稼孫藏洮河硯1
端石青花蕉白硯1
端石兔形硯1
董浩銘鳧形硯1
仿漢未央磚海天初月硯1
漢長生無極瓦當硯1
宜和澄泥硯1
綠石太極硯1
鄧奎銘同文硯1
黃易銘南唐官硯1
白瓷圓硯1
梅花蟲柱硯1

參考文獻

  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蘭千山館名畫目錄》,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
  2. 蔡, 玫芬. . 故宮文物月刊 (國立故宮博物院). 1987-04-01, (49): 4-16.
  3. . [2022-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8).
  4. . [2022-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8).
  5. . [2022-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8).
  6. . [2022-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