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崇拜
蛙崇拜源自“万物有灵”的观念,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水稻种植民族百越人的蛙图腾崇拜,曾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如广东、福建、广西壮族地区、四川凉山、湖南、海南黎族地区[1][2][3][4]。壮族祖先骆越人绘制的广西宁明花山岩画展示了蛙型人[5]。壮族人在每年大年初一至二月初二设立“蚂拐节”[6]。壮族象征权利的铜鼓边铸着的装饰物,出现最多的是青蛙[7]。由于蛙的生殖能力强,对蛙的崇拜也属于一种生殖崇拜[8]。一些南越国艺术品反映了中原文化与蛙崇拜信仰的结合[9]。在閩越文化地區內,至今闽北地区仍有相关节日庆典[10],福州有青蛙為田都元帥化身的傳說,馬祖亦保留對蛙神鐵甲將軍的信仰[11]。以百越人为主体发展而来的壮侗语族各民族也包括了泰族,至今泰国、老挝仍有纪念蛙神的芒飞节(Bun Bangfai)[12],印度东北部的阿洪姆人也有相关节日,称为“贝库里碧雅”(Bhekuli Beaya)。
参考文献
- . 封面新闻. 华西都市报. [2021-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 宋雪. . 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12.
- 唐兵兵. . 新湖南新闻客户端. 潇湘晨报. [2021-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 黄友贤. . 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张捷; 张莺. . 网易新闻. 新华网. [2021-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 梁丽. . 广西新闻网. [202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2).
- 张捷、钟泉盛. . 东方网. 新华网. [2022-07-24].
- 漠宏庵. . 新浪网. [2021-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 . 澎湃新闻. [202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2).
至于蟠龙形托座,将古越人图腾中的蛇、蛙以及中原地区崇拜的龙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多元信仰观念的杂糅和兼容。
- 姜贞宇. . 中新网. [2021-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 . Yahoo. [2021-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9).
- 李斯颖. .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