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縣
融縣是廣西的一個舊縣份。
明洪武二年(1369年),撤融水縣併入融州。十年(1377年)五月,降州為縣(稱融縣),屬柳州府[1]。
清代,仍為融縣,屬柳州府[2]。
民國時期,仍稱融縣,先後隸屬柳州府(1912年);柳江道(1913年)、柳江區行政督察委員會(1926年)、柳州民團區(1930年)、柳州行政監督區(1934年)、第四行政區(1940年)、第二行政區(1942年)、第十五行政區(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至1952年7月融縣屬柳州專區。1951年7月,融縣人民政府從融水鎮遷至長安鎮。1952年9月9日改名融安縣[3]。
註釋
- 「融:府西北。元融州,直隸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十月以州治融水縣省入,來屬。十年五月降為縣。東南有靈岩山。北有雲際山。其西曰上石門,以兩山夾峙,融江中流也。又東有寶積山,產鐵。東北有思管鎮、東南有清 流鎮、西南有鵝頭隘三巡檢司。又北有長安鎮巡檢司,本在融江東岸,後遷西岸。又有大約鎮土巡檢司。又有 保江鎮、理源鎮、西峒鎮三巡檢司,廢。」《明史》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一/地理六/廣西/柳州府
- 「融:衝,難。府西北二百五十里。西南:真仙巖,一曰老君洞。西北:攬口山。東北:老鴉山。福祿江自懷遠入,左受寶江,曰融江,西南流,浪溪江自永寧來,合南江,西流注之。又西南,背江上承三源,其一即羅城通道江也,合於三江門,東南流注之。經治東,西南流,左受清流江,右受高橋江,合羅城之武陽江,南入柳城。南:清流鎮。融懷營分防汛駐城。東南思管鎮、東北長安鎮二巡司,因明舊置。」,《清史稿》卷七十三 志四十八/地理二十/廣西/柳州府
- 融水苗族自治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融水苗族自治縣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10,第49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