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魷

螢火魷学名:),又名螢魷螢烏賊[2],为武裝魷科下的一个物种,屬於只有本身的螢火魷屬,屬名「」取自日本明治時期生物學家渡瀨庄三郎()的姓氏。牠是一種非常小的魷魚,通常有3英寸(7.6厘米)長。和其他深海生物一樣可以發光,這些光可用來引誘獵物。萤火鱿多分布于日本海日本四国以北的太平洋沿近海[3]

螢火魷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纲: 頭足綱 Cephalopoda
目: 開眼目 Oegopsida
科: 武装鱿科 Enoploteuthidae
属: 萤火鱿属 Watasenia
种:
螢火魷 W. scintillans
二名法
Watasenia scintillans
(Berry, 1911)

物种特色

萤火鱿于西太平洋海域被发现,水深约183至366公尺(600-1200英尺)处。这种鱿鱼的每根触鬚都有一个发光器产生萤光,进而引诱猎物。据报导,此种鱿鱼是其物种中唯一能辨别颜色者,牠拥有3个类似视网膜的器官,每个具有不同光谱频率的感光度[4]。萤火鱿身长大约3英寸(7.6厘米),寿命长约一年,拥有标准的8条触腕和2条触足。此鱿鱼一整天都待在百公尺深的海裡,只有夜晚才会来到海面附近,在体内的发光器与感光器作用下,牠可依照深度来调整自身的亮度。

求偶

其交配其为每年3月至6月,手法即是发出萤光来吸引异性。

商业价值

萤火鱿在日本属于商业渔获,据统计,从1990年至1999年间,日本约捕获了4,804~6,822吨的萤火鱿[5]日本本州富山县富山湾为此渔获的主要供应地,因为富山湾的深层水域蕴含丰富的矿物质及有机物[6],加上富山灣靠岸處還有一個V字型海谷,時常會有湧昇流由下往上帶,將螢火魷推上岸邊[7],因此萤火鱿在每年3至6月皆会到此产卵[7]富山县即因大量产此渔获而将萤火鱿选为「县鱼」[8]

研究

日本的学者发现,萤火鱿不仅美丽,还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可帮助降低胆固醇[6]。萤火鱿相关研究者不多,有美国学者2002年发表一篇萤火鱿发光机制的论文,但在2008年4月遭到推翻[9];推翻者为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前海洋生物研究室(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资深研究员下村脩,及日本三重大学研究所生物资源学研究科教授寺西克伦[9]。不过,虽然下村脩已研究萤火鱿有40年之久,其二人至今仍无法解开萤火鱿发光机制之谜[9]

参考文献

  1. Barratt, I. & Allcock, L.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14, 2014: e.T163146A977074 [10 January 2018]. doi:10.2305/IUCN.UK.2014-1.RLTS.T163146A977074.e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2).
  2. . ETtoday新奇新聞. 2012-06-14 [201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中文(繁體)).
  3. http://shell.sinica.edu.tw/chinese/squiddetail.php?id=4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台湾贝类资料库
  4. . Convergent Evolution Onlin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5. Tsuchiya, Kotaro. 2007. Watasenia Ishikawa 1914. Watasenia scintillans. Version 16 June 2007 (under construction). http://tolweb.org/Watasenia_scintillans/19645/2007.06.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n The Tree of Life Web Project, http://tolweb.or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 林昀萱. . yam蕃薯藤新聞. 2012-04-13 [201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
  7. . ETTODAY. 2012-03-31 [201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中文).
  8. http://www.info-toyama.com/gourmet/hotaruik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富山湾の幸 ホタルイカ
  9. http://www.ofdc.org.tw/internationalinfo/DetailPage.aspx?sn=24604&kind=0& 日刊水产经济新闻,17 October 2008

扩展阅读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