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

蟾酥拉丁語英語:[1]主成分为蟾毒素(bufotoxin),是中药材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一种,该药材出自于《药性论》一书,有解毒止痛的功效。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耳后腺皮肤腺体的干燥分泌物[2],蟾酥的药性辛、温,有小毒;入心经[3]

蟾酥主要产于吉林山东辽宁江苏等地,主要采收于夏秋两季。一般采收将捕获的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然后瓷器承装,在采收的过程忌用铁器,以免将白色浆液变黑。

蟾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中的国家明确禁止出境的物品。

药材性状

蟾酥根据其商品规格的不同可以分为团蟾酥、片蟾酥和棋子酥。

团蟾酥:为圆片状、直径为10厘米,厚度约为2厘米,重约为100克。表面光滑,为黄棕色或褐色。蟾酥质地坚硬,断面角质,有光泽,为红褐色。气微醒,味初甜后有麻舌的辛辣感。其粉末会有嗅之作嚏的效果。将蟾酥的药材滴一滴水,会有气泡、泛白的现象,而曾经折断的蟾酥若沾水后,也会有粘合如初的特点。若将蟾酥用锡纸上加热会发生熔化和油化的现象。

片蟾酥:质地脆,为半透明的为不规则型。

棋子酥:为扁圆型,形状如棋子。[4]

功效与应用

解毒,止痛:可以用来治疗痈疽疔疮,瘰疬,咽喉肿痛,牙痛等症。蟾酥有很好的消肿解毒的功效,如与麝香朱砂配伍的蟾酥丸既有治疗痈疽和恶疮的功效。

开窍醒神:可以用来治疗神昏吐泻。[5]

炮製藥洗(外用) :用以擴張血管。

炮制

蟾酥的炮制一般用酒炙,取蟾酥捣碎之后,加入一定量的白酒浸渍,并搅拌成稠膏状,取出,干燥,碾碎。[6][2]

用法与用量

内服一般入丸剂或者散剂,每次0.015-0.3克。因本药有小毒,所以要注意药物的用量,孕妇忌麝香用。

药效成分

蟾酥的药效活性成分有强心甾类化合物为蟾毒配基类和蟾毒类,另外还有吲哚类生物碱如蟾酥碱。

参考资料

  1. 程国华. 蟾酥质量研究及其药理临床应用进展[J]. 中草药, 2001, 32(2):3.
  2. . [2009-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3. 《药性论》
  4. 康廷国. .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1563071.
  5. 高学敏. .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ISBN 9787801563187.
  6. 龚千锋. .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1563088.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