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龍屬

裝甲龍屬學名)是甲龍類恐龍的一,是多刺甲龍的近親。化石是一個部份骨骼,發現於美國南達科他州卡斯特縣拉科塔組,可能屬於下白堊紀巴列姆階。由於過去對化石的錯誤鑑定,裝甲龍目前的資料不多。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有學者將牠歸類為多刺甲龍異名,但最近的研究則接受牠為一個資料不足的有效屬。牠是以羅馬帝國方陣步兵(Hoplite)為名。

装甲龙属
化石时期:下白堊紀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科: 结节龙科 Nodosauridae
亚科: 多刺甲龙亚科 Polacanthinae
属: 装甲龙属 Hoplitosaurus
Lucas, 1901
模式種
馬氏裝甲龍
Hoplitosaurus marshi

Lucas, 1902

歷史及分類

在1898年,N·H·达顿(N. H. Darton)在南達科他州的布法羅裂口車站附近發現這些化石。正模標本(編號USNM 4752)包括:肋骨尾椎、部份右肩胛骨喙突、兩邊肱骨的部份、右股骨、及多塊鱗甲與尖刺[1][2]。在1901年,弗雷德里克·卢卡斯()簡略地描述這個標本時,將化石歸類為劍龍的一个新种,馬氏劍龍(Stegosaurus marshi)。在1902年,盧卡斯將這個種獨立為新屬,模式種馬氏裝甲龍H. marshi[3]。在1914年,查爾斯·惠特尼·吉爾摩完整地描述了這個標本[2]

威廉·T·布洛斯()[4]哈维尔·佩雷达-苏韦维奥拉()[5][6]都主張裝甲龍是與多刺甲龍是相同的動物,並將裝甲龍歸類於多刺甲龍的一種,成為馬氏多刺甲龍(Polacanthus marshii),但這個論點后来遭到推翻[7]肯尼思·卡彭特()及詹姆斯·柯克蘭()認為武裝龍與多刺甲龍的許多類似處,其實是甲龍亞目祖徵,或是根據骨頭的破損地方而設立的,例如股骨特徵[7]

1901年,盧卡斯首先發現裝甲龍與多刺甲龍的相似性[1],兩者最類似的是其鱗甲,不過裝甲龍卻沒有多刺甲龍的薦骨鱗甲[7]。目前牠們都被分類在甲龍亞目的多刺甲龍亞科或多刺甲龍科[8](視乎分類條件,可參看例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或甲龍亞目中的分類不明屬[9]

另有研究指出裝甲龍及多刺甲龍都有尾錘,但这是錯誤鑑定的結果。以多刺甲龍為例,牠們具有尾椎、骨化筋鍵及裝甲,但被錯誤鑑定成尾錘[7]

古生物學

查爾斯·惠特尼·吉爾摩估計裝甲龍臀部約有1.2米高[2],是四足植食性恐龍,以低矮植物為食物。裝甲是牠主要的防禦特徵[9]

在2001年,威廉·T·布洛斯得到关于多刺甲龍亞科的新資料后,重新評估了裝甲龍的裝甲,並發現它可分为以下几类[10]

  • 肩膀尖刺。
  • 身體兩側尖刺。
  • 位於薦骨位置的尖刺及鱗甲。
  • 高、不對稱及基部中空的尾巴裝甲。
  • 不同大小的基部實心、具稜脊的小鱗甲。

參考資料

  1. Lucas, F.A. . 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Museum. 1901, 23 (1224): 591–592.
  2. Gilmore, C.W. . United States National Museum Bulletin. 1914, 89: 1–136.
  3. Lucas, F.A. . Science new series. 1902, 16 (402): 435.
  4. Blows, W.T. . Palaeontology. 1987, 30 (3): 557–580.
  5. Pereda-Suberbiola, J. . C.R. Académie de Science, Paris. 1991, (313): 971–976.
  6. Pereda-Suberbiola, J. . Palaeontographica Abteilung. 1994, A 232 (4-6): 133–159.
  7. Carpenter, K., and Kirkland, J.I. (1998). Review of Lower and middle Cretaceous ankylosaurs from North America. In: Lucas, S.G., Kirkland, J.I., and Estep, J.W. (eds.). Lower and Middle Cretaceou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14:249-270.
  8. Carpenter, K. . Carpenter, K. (ed.) (编). .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455–483. ISBN 978-0-253-33964-5.
  9. Vickaryous, M.K., Maryańska, T., and Weishampel, D.B. . Weishampel, D.B., Dodson, P., and Osmólska, H. (eds.) (编).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363–392. ISBN 978-0-520-24209-8.
  10. Blows, W.T. . Carpenter, K. (ed.) (编). .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363–385. ISBN 978-0-253-33964-5.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