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裱

裝裱,又稱裝池裱褙,是一種對書畫拓片原件保護以及美化的工藝,可以分為卷、冊、軸及鏡片等不同格式。操作時,先將紙張托裱在原件的背面,起加固作用,再用絲織品和紙張裝飾鑲邊,最後軋平並且根據需要的形制加裝軸桿等。

1962年北京琉璃厂的工人在装裱字画

词语释义

读音

词目:装裱。 拼音:zhuāng biǎo。

基本解释

装潢裱贴装裱字画

详细解释

裱背和装饰书画、碑帖等的专门技艺。其法,先用纸覆托于书画背面,再用绫、绢或纸镶边,然后用复背纸复背,干透后,或装框(镜片)。若是挂轴则安装地轴天杆。制成品有挂轴、手卷,册页等形式。书画、碑帖经装裱后更增美观,便于观赏收藏,残破的也能修补完整。宋曹士冕《法帖谱系北方印成本》:“每段自成一板,四围皆空白纸,不施筐缘装表而自然整齐成册,字画亦甚可爱。”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其装褾裁制,各有尺度。印识标题,具有成式。”《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只见车桥下一个人家,门前出着一面招牌,写着‘ 璩 家装裱古今书画’。”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我的信竟入于被装裱之列,殊出意外,遗臭万年姑且不管,但目下之劳民伤财,为可惜耳。”参阅 明周嘉胄《装潢志》、 清 周二学 《赏延素心录》。 裱背和装饰书画、碑帖等的专门技艺。其法,先用纸覆托于书画背面,再用绫、绢或纸镶边,然后用复背纸复背,干透后,或装框(镜片)。若是挂轴则安装地轴天杆。制成品有挂轴、手卷,册页等形式。书画、碑帖经装裱后更增美观,便于观赏收藏,残破的也能修补完整。宋曹士冕《法帖谱系北方印成本》:“每段自成一板,四围皆空白纸,不施筐缘装表而自然整齐成册,字画亦甚可爱。”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其装褾裁制,各有尺度。印识标题,具有成式。”《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只见车桥下一个人家,门前出着一面招牌,写着‘ 璩 家装裱古今书画’。”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我的信竟入于被装裱之列,殊出意外,遗臭万年姑且不管,但目下之劳民伤财,为可惜耳。”参阅 明周嘉胄《装潢志》、 清 周二学 《赏延素心录》。

代表

北京装裱,简称“京裱”,是中国书画装裱的主要流派之一。流行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装饰上一般趋向于高贵华丽,质地厚重,锦锻作边,常用多色绫,外饰惊燕,以浓装为特色。百年老字号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书画装裱修复组,是目前京裱的主要代表。

相关内容

一幅完整的书画作品,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书画大多创作在容易揉皱的宣纸上和绢类物品上的。装裱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程序

装裱还可以分为原裱和重新装裱,原裱就是把新画好的画按装裱的程序进行装裱。重新装裱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发生空壳脱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的传世书画及出土书画进行装裱。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而重新装裱的古字画,也会延长它的生命力。古人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

那么中国画装裱的程序是怎样的呢?一般是先用纸托裱在绘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绞、绢、纸等镶边,然后安装轴杆成版面。传统的装裱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为挂轴,手卷,册页,折页四大类。原裱的绘画不论画心的大小、形状、及裱后的用途,都只有托裱画心、镶覆、砑装三个步骤。只是画心的托裱是整个装潢工艺中的重要工序。而旧书画的重新装裱则就相当困难了。首先要揭下旧画心,清洗污霉,修补破洞等,再按新画的装裱过程重新装裱。

历史背景

装裱工艺是伴随着中国书画的历史而产生的,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装裱技术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对于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字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周嘉胄着有《装潢志》,清代周二学着有《一角篇》,均是中国系统论述装裱的专门著作。

装裱亦称“装潢”、“装池”、“裱背”,是特有的一种美化和保护书画及碑贴的技术。装裱也一是门艺术。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之重要。书画作品一经装裱、便觉神采墨妙而成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其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绫、绢、纸镶边,及至扶活,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为卷、轴、册页和片。经装裱后的书画,碑帖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明代周嘉胄所著《装裱志》,清代周二学所著《一角篇》及现代冯鹏生所著《中国书画装裱概说》杜子熊所著《中国书画装裱》;都是系统论述书画装裱的专门著作。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目前书画市场已经出现了机裱,通过高温定型、化学胶膜粘压的方法装裱。省去了制作浆糊的工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但是机裱的字画不易揭裱、翻新、修补,所以具有收藏价值的字画还要慎重,尽量用传统浆糊装裱。

分类

宣和装

又称“宋式裱”。是北宋徽宗(赵佶)内府收藏书画的一种装裱形制。因徽宗宣和年号(公元1119-1125年)而得名。此种样式、是裱条中最复杂的一种。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梁思闵《芦汀密雪图卷》,其天头用绫、瓣后隔水用黄绢,尾纸用白宋笺、加画本身共五段。还按一定格式盖有内府收藏印章。

吴装

苏扬两地装裱历经明清数百年,承前启后,名驰全国,号称吴装。其裱件平挺柔软,镶料配色文静,装制切贴,整旧得法。《装潢志》谓:“王 州世具法眼、家多珍秘,深究装潢”。明代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有吴装最善,他处无及”。的高度评价。

红帮

装裱形制的一种。解放前苏州,扬州和上海等地有一种专裱红白立轴对联,专供婚丧喜庆之用的。称为“红帮”。

行帮

解放前上海、苏州、扬州各地就其装裱工艺的不同,有一种专裱普通书画的,称为“行帮”。

一色裱

就是裱画镶料用一种颜色的。这要根据画芯的长短画画幅长短的比例而定,一般镶料长不超过画芯长的,用一色装裱就可以了,如一张三尺长的画芯,加三尺长镶料,裱成六尺长幅式的立轴,只用一色即可,在镶料色彩的运用上,以突出画芯的画意为目的,不能用强烈的对比色,要使其美观,大方为原则。

二色裱

二色裱是在贡四周用上适色镶上,其余不够的长度再采用深色较为隐重的镶料,接凑于天地头裱成需要的长度。如画芯长是二尺,要想裱成六尺左右的长度,就需加四尺镶料,这样只用一色,则镶料长于画芯的一倍,在配色上有喧宾厅主的副作用。同时也显得单调。这样就可裱成二色。即圈的上下、另加天地。

三色裱

三色裱,是圈与天地之间加隔界。其边的宽度可随画幅的大小而定,或三寸,或二寸,或一寸五分不等。圈的颜色应浅些,天、地头应深些,隔界不深不浅起过度作用。这样裱的画,色彩为协调。并有温文、柔和、肃穆的情趣。但圈、隔界、天地的颜色不要过分相近,应有节奏感。切忌,圈职业病色深,而天地色浅,这样会使读者感到空旷。

仿古装池

这是解放前苏州、上海、扬州各地就够得上称为装潢艺术的,专为书画名家和收藏家装裱珍贵书画的,称为“仿古装池”。

惊燕

亦称“绶带”原只是垂画画的天头处,燕子飞近画面,两带自然飘动,可惊走燕子。后来用它作为装饰,就把这两条带子固定在天头上,刺绶带的宽度可根据画的宽度而定,如二尺宽的裱件可用六分宽的绶带较为合适。用料杨与隔界相同。它的长度与天头一样,但不要太厚,厚则使画不平。如隔界是绫子的,绫上有花纹,那么刺绶带时就要注意花纹的完整。现在日本装还有用活动的飘带,用来惊动止栖的绳燕,以保护书画,故又名“惊蝇”。

术语名词

立轴:亦称挂轴、挂幅、条幅、竖幅、条山、轴子;特别窄的有人称为“琴条”。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副字画还称“中堂”。竖式装。

一色装:画心由一种颜色的花绫、耿绢、锦绫等材料装饰。

二色装:画心由二种颜色的花绫等材料装饰,圈框或镶接或挖嵌。

三色装:画心由三种颜色的花绫材料装饰,圈框或镶接或挖嵌。

宋式装:亦称宣和装、罗汉装,其用料、用色均有具体要求,画心由米色绫隔水、古铜色绢圈、湖色绫天地头装饰。 诗堂装:画心上方镶接一块空白纸料,专用于题字赋诗。

半绫装:画心由绫圈框、纸天地头装饰。

纸镶绫边装:画心由一色纸料装饰,并在其左右各镶绫边。

绫镶绢边装:画心由绫天地头装饰,并在其左右各镶绢“通堂边” 集锦装:二幅以上小型画心,同由一块镶料装饰,或镶接或挖联。

锦眉装:画心上下镶压锦条。

间隔一色装:亦称隔断一色装,画心由一色绫料等装饰,天地头由纸或绫条间隔为两半。

框二色装:画心上下镶接绫隔水之后,左右镶与天地头相同质料的绫边。

屏条:画心由一色画绫等镶料装饰,排挂在一起。

通景屏:亦称集景屏、连屏、海鳗。几条或若干条尺寸相同、内容连贯的画或字,分别由一色花绫等镶料装饰,排挂在一起。

对联: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法作品而组合的。

卷轴:是由天头、隔水、引首、尾子将画心连接而成的。

天头:古时称为“里”,绫质,多 为青湖色;

隔水:古时有人称为“引首”或“玉池”,绫质,多为米黄等浅色;

引首:亦称“迎首”纸质,或原白或染色,用于题字;

尾子:亦称“拖尾”,古时称为“ 贉 ”纸质,或原白或染色,用于叙记题跋。

撞边卷:画心镶接隔水、引首、尾子之后,上下两边镶仿古皮纸边,并将其对折粘牢,再镶接天头。

转边卷:画心与引首挖嵌在染配好的绫或绢中,在镶接带小边的尾纸。

套边卷:画心按顺序镶接隔水、引首、尾子之后,上下两边粘包仿古色棉连纸条即“套边”,再接镶天头。

蝴蝶装:亦称蝶式,也有人称开板式。因翻动时两页翘起,似一只展开双翅的蝴蝶,故名“蝴蝶式“。画心由一色镶料装饰,挖嵌在右页,左页为副页或挖嵌“对题”,自左向右翻阅,裱件规格需视画心情况确定。

推篷装:亦称推式。因由下向上翻动时,似折叠的车篷,因得名。画心由一色镶料装饰, 挖嵌在下半开,上半开或空白、或挖嵌“对题”,裱件规格需视画心情况确定。

经折装:四条画心同时由一张镶料挖嵌,并留半开空白页。然后,左右交替折呈五页相连状,称“两半开”。 平开册页:是一种不加任何饰料,直接由宣纸托合的简易装饰。

转边册页:其嵌身料为绢或绫,不是采用通常的套边,而是以转边的方法解决脱丝毛边,故称转边册页。 册面:既本册页的封面与封底。

參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