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喪葬文化
西夏的喪葬文化,是源自西夏人的宗教觀念,西夏人的喪葬習俗受到中國儒家與佛教影響。西夏在建國前,是以對自然萬物的神靈信仰,屬於一種多神信仰。西夏人是以遊牧民族,受到吐蕃、氐、党項等民族文化的影響下,西夏無特定的喪葬習俗;西夏建國之後,深受漢人喪葬文化的影響。

西夏王陵1号陵平面图
喪葬形式
喪葬形式受到漢人、吐蕃、氐、党項等多民族與佛教、儒家、神靈信仰等條件的影響,發展出土葬、火葬、穴葬、塔葬、水葬等喪葬方式[1]。
土葬
西夏人在建國前受到吐蕃人的土葬習俗影響,已有土葬的方式出現。在西夏的統治範圍之下,有許多的漢人民族,這些漢人民族主要的喪葬禮俗以土葬為主。土葬的儀式,人離世後,準備一個棺槨,內部先用香料去除穢氣,用棺槨保存大體後,外部用彩色布巾覆蓋,然後埋入到土層之內。受到中國儒家的影響,西夏還保有哭喪、停喪的習俗,哭喪是反映儒家中的孝道觀念,哭喪時間按身份而定,另外,在哭喪期間若守喪人有宴會、飲酒、行房等行為,西夏制定相關刑罰規範,以作為懲戒;停喪期間會準備和亡者生前等量的食物,作為祭拜之用。西夏民族也受到漢人的喪葬禮俗影響,如西夏的皇家陵墓地區多實施土葬[2]。
参考
- 马兆锋编著. .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4.01: 292–293. ISBN 978-7-5639-3735-6.
- 史金波著;陈11I1xV高华,徐吉军编. .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7.01: 194. ISBN 978-7-5321-5554-5.
- 徐吉军著.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06: 439. ISBN 978-7-307-09632-5.
- 李少林主编. .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04: 287. ISBN 7-204-07560-9.
- 彭向前著. .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2017.05: 269. ISBN 978-7-5490-1405-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