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禅寺 (衡阳市)
历史沿革
清代道光年间,碧涯和尚在西禅寺开单接众,追随大罗汉寺的道风。咸丰年间,僧人普明重建西禅寺,弘扬佛法[1]。
1944年衡阳保卫战期间,西禅寺与周边的天马山、杏花村北之141高地是重要阵地,中日军人在西禅寺附近死伤严重,第3师9团7连长张志贞牺牲后就葬于西禅寺前[2]。是年,西禅寺被日本飞机炸毁,仅存天王殿和禅堂两处[1]。
1949年后,西禅寺由衡阳市民政部门接管,办儿童生产教养院[1]。
1985年,西禅寺旧址因修建蒸湘路被拆除[1]。
现状
西禅寺只留下当年寺侧的一棵百年老樟树,仍屹立于衡阳市蒸湘南路旁[2]。
参考资料
- 衡阳市地方志, 编纂委员会. . .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年: 2819. ISBN 9787543817555.
- 王, 鹏. . 中国衡阳新闻网. 2015年7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16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