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虹
生平
九七年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系,翌年轉入同校中文系。1997年開始寫作,作品屢獲港台兩地文學大獎,曾被收入大陸、台灣及香港等地之小說及散文選集,並獲台灣文學評者東年、陳大為、楊照等讚賞。
於2003年出版作品集《好黑》(香港,青文),並以本書奪得2005年《香港文學雙年獎》[2];亦於2013年與韓麗珠合著《雙城辭典》一書[3]。
曾為文學雜誌《字花》編輯之一。
作品
- 逝水流城
佔無遮鬼過半篇幅的〈逝水流城〉則直接轉化香港的2019年新近寫成。中短篇的模式顯然讓謝曉虹掌有更大靈活度,也以更清晰的劃分表徵了作者與其身處的社會的轉變。 當事件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與密度織成集體的生命境遇,現實的指涉迫不得已地增強:它決意要向讀者開敞,分享記憶的新象。 〈逝水流城〉在謝曉虹的寫作史中流露罕有的「貼地」。除了在手法上減輕了意義的內旋、加密,小說也向容易被辨認為「集體回憶」、「本土經驗」的街坊市井大量取材,像「黑豆煲豬尾」、「蓮藕的爭戰」、「佔領菜市場」、「香豔腳趾縫」這些「庸俗」的小標題,悠悠可見生活的痕跡。 時間的空間化在〈逝水流城〉比比皆是,例如「通往八三一」那永遠錯過、無法抵達的車站;「薄日升降機」裡酒店的十二層、三百六十五個房間隨時消失或增殖,日程表成為權力爭持的場域;「紙紮的石頭」中,逝往的人、事、物一一歸返,以受潮的義肢。城市於是化成一座持續變化、虛實相生的迷宮,讀者跟隨「我」闖入一間間暗房,認出事件全新的殘影。
獎項與提名
參考資料
- .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 [202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Wen Wei Po, 26 December 2005 (中文)
- , (Ming Pao, Life), 11 July 2013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