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鑫培
譚鑫培(1847年4月23日—1917年5月10日),名譚金福,又名譚金培,藝名小叫天,人稱譚叫天,行內尊稱譚祖,湖北省武昌縣(今武漢市江夏區)人,中国京劇表演艺术家,工生行。[1][2][3]
谭鑫培是一位承先啟後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影響極大,故去后,梁啟超寫輓聯「四海一人譚鑫培,聲名卅載轟如雷」。
生平
1905年,譚鑫培在北京拍了中國史上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同時是世界史上首部京劇電影。
1915年,洪憲議起,适值袁寿辰,群下欲取悅主上,盡招在京有名伶官入南海供奉,乃取《國賊孫文》一書,譜為《新安天會》,化孙文為猴、黄兴為豬、李烈鈞為狗,排演成於袁生日寿筵。艺人谭鑫培名盛一时,清末曾受内廷供为慈禧唱戏,故被选為《新安天會》主角。不料谭氏嚴拒,又找到著名老生演员孙菊仙,再遭嚴拒。九門提督江朝宗親率城廂駐兵,将二人挾持而行。演畢,人賜二百銀元。谭氏不辭而去,大笑出門,將二百銀元沿途撒落,至新華門,而二百元盡矣。[4][5]
艺术成就
谭鑫培開創了京劇生行的譚派,与汪桂芬、孙菊仙并称老生后三杰,新三鼎甲。代表剧目有:《定军山》、《阳平关》、《南阳关》、《太平桥》、《战长沙》、《当锏卖马》、《桑园寄子》、《碰碑》、《乌盆记》、《镇潭州》、《王佐断臂》、《南天门》等。
統一皮黃戲語言聲韻,以北京的押韻為京劇的韻部,以漢調西皮湖廣音為聲調的基礎,往北京的語言靠攏,使北京人能聽懂皮黃戲,既有西皮的語言特色,也有二黃的質性,特別是「京化」,使北京人的耳朵更能適應。從此把皮黃戲改稱「京劇」。
传承
譚鑫培曾師事程長庚,程長庚在臨終遺言中說:「惟子聲太甘,近於柔靡,亡國音也。我死後,子必獨步,然吾恐中國從此無雄風也」。
余叔岩和王又宸是他的學生。余叔岩開創的余派根源於他的藝術,楊寶忠、楊寶森的楊派又源於余派藝術。言菊朋的言派和馬連良的馬派也都源於他的藝術。
参考资料
- 蔡开松, 于信凤主编; 曾卓明, 周溯源, 赵书刚副主编. .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 徐友春主编; 蔡鸿源, 周兴培副主编. .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
- 周家珍编著. .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03628320.
- 《洪宪纪事诗三种》第100-104页
- 么書儀. . Google Books. [202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外部連結
- YouTube上的譚鑫培頻道
- YouTube上的伶界大王谭鑫培(一)天才坎坷,CCTV百家讲坛
- YouTube上的伶界大王谭鑫培(二)独占鳌头,CCTV百家讲坛
- YouTube上的伶界大王谭鑫培(三)壮烈暮年,CCTV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