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电
认知無線電(英語:Cognitive radio),又稱感知無線電,是一種通信技術。認知無線電是利用频谱间的空隙,即频谱空洞(Spectrum Holes)进行动态频谱接入(Dynamic Spectrum Access)與传输,以达到在拥挤频谱空间进行訊息傳輸,提高频谱空间利用率的技术。
歷史
認知無線電是由美國學者約瑟夫·米托拉(Joseph Mitora)在西元1999年提出的[1]。由于不断增加的无线电设备,以及人类可用的频段是有限的,科學家開始尋找解決頻譜不足的辦法。感知無線電就是一種解決方法:当某一无线电设备在不传输的时候(比如有些广播电台在半夜会停播),具有感知無線電技術的裝置可以检测到这一可用的频段,并且利用它去传输自己的信息。
IEEE 802.22是第一個基於認知無線電建立的通訊標準[2],其他例子包含IEEE P1900.4等。現今許多通訊技術是從感知無線電的相關研究中產生的,最常見例子包括了頻譜感知與載波聚合等。而動態頻譜接入的概念,在最新的通訊技術研究中,仍是一個解決頻譜不足問題的重要方向。
運作
感知无线电的工作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感知,此时感知无线电利用能量检测感知(Energy Detection Scheme)、循环平稳感知(Cyclostationary Scheme)、匹配滤波感知(Matching Filter)或其他方式去检测可用的频段。
在第二阶段时,感知无线电利用检测到的可用频段去传输自己的信息。要留意的是,检测到的可用频段可能是其他无线电设备的频段,只不过那个无线电设备当时不在进行信号传输。所以在传输一定时间之后,为了避免干扰到其他无线电设备,感知无线电必须重新检测可用频段。
參考文獻
- J. Mitola and G. Q. Maguire, “Cognitive radio: Making software radios more personal,” IEEE Pers. Commun., vol. 6, no. 4, pp. 13–18, Aug. 1999.
- Y. -C. Liang, K. -C. Chen, G. Y. Li and P. Mahone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ing and communications: an overview,"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vol. 60, no. 7, pp. 3386-3407, Sept. 2011, doi: 10.1109/TVT.2011.215867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