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發 (心理學)
促發(英語:)是一種內隱記憶的效應,也被称为启动效应, 而這個效果是指受到一種刺激 (即知覺模式)時,會影響到另一個刺激的反應。Meyer和Schvaneveldt在1970年代初期的生殖實驗[1] [2] [3]中,讓研究中的許多物種促發並開花。他們最初的成果顯示人們很快地決定一串字母串成為一個字,是當這個字是接在一個有關聯或語義相關的字之後。例如: 當我們聽到護士時,會很快地想到醫生而不是麵包 。各種實驗[2] [3]支持的理論,就是在詞彙判斷的任務中激發擴散相關的想法,為了促進觀察而作得最好的說明。促發典範提供良好的控制,在認知處理和相關行為的個別刺激的效果之上,因為相同目標的刺激可以用不同的激發呈現。因此,性能的差異像是函數的差異在促發的刺激上,必須被歸因於在目標刺激的處理激發的效果。實驗中不能讓到受試者有意識地去記得刺激物,否則因他們改用了外顯記憶方法而污染了測試結果。
促發會發生在知覺的、語義的或概念的刺激重複。例如:如果有一個人讀一張包括單字表 的清單,並要求他完成這張表,而且要從標籤 這個字開始,他或她將回答單字表 的可能性好過於如果他們沒有被促發。另一個例子則是,如果人們看到一個不完整的草圖,他們無法去確定,他們就會顯示更多的草圖,直到他們認識這張圖片,然後他們將會確定這張草圖是在更早的階段比他們第一時間確認還有可能。 [4]
促發效應會是非常顯著及持久的,甚至比簡單的識別記憶還要顯著及持久。[5] 無意識促發效應會影響字幹測試中的字的選擇,在字已經自覺地被遺忘自之後。[5]
促發運作得最好時,是當兩個刺激都用相同的模式 。例如:視覺的促發配上視覺的暗示運作得最好,以及口頭的促發配上口頭的暗示運作得也很好。但促發也會發生在模式之間,[6]或在語義相關的字之間,例如「醫生」和「護士」。[1] [7]
類型
正向和負向的促發
專有名詞正向 和負向 的促發是指促發影響的處理速度。正向的促發是加速處理,而負向的促發是速度比未促發的水平還慢。 [8] 正向的促發是被簡單地受到刺激所引起, [9]而負向的促發是被受到刺激,並且忽視它所引起。 [8] [10] 正向的促發效應發生,即使促發是無意識的被看見。 [9] 正向和負向的促發效應在事件相關電位(ERP)的讀數是看的見的。 [11]
正向的促發被認為是由激發擴散所引起。 [9] 這意味著第一次刺激激發在記憶中特定表示或關聯的部分,是在執行動作或任務之前。這表示當遇到第二次刺激時,已經有部分被激發,所以對於一個成為有意識的察覺,少量的額外激發是被需要的。
負向的促發則是比較難以解釋。許多模式已經被假設,但目前最廣為接受的是干預抑制和情節提取模式。 [8] 在干預抑制的模式中,忽視刺激的激發是由大腦所抑制。 [8] 情節提取的模式假設,忽視的項目是被大腦標記「不要回應」。之後,當大腦去提取訊息,標籤會暗示有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時間會導致負向的促發。 [8] 雖然這兩種模式仍然有效,但最近的科學研究已經引導科學家擺脫干預抑制模式的依賴。 [8]
知覺和概念的促發
感性 和概念 的激發之間的差異,是不管相似形式 的項目或是相似含意 的項目各自地被激發。
知覺的促發是基於刺激的形式,以及由早期和晚期的刺激之間相配所提升。知覺的促發對刺激的形態和精確的形式是敏感的。一個知覺促發的例子是在字根完成作業中作非完整的字的辨識。視覺激發的呈現並非和後來測試那為了工作而作得呈現完全地一致。研究顯示,例如:刺激的絕對尺寸是可以改變的,而且依舊提供促發的重要證據。 [12]感性主要依靠新皮質而非中顳葉(MTL)。
概念的促發是基於刺激的意義和語義任務的提升。例如: 桌子 ,促發效應將會顯示椅子 ,因為桌子 和椅子 屬於相同類別。 [13]
重複
重複促發 ,也稱為直接促發 ,是一種正向促發的形式。當經歷一個刺激時,同時也產生促發。如果再度遇到相關的刺激經驗時大腦能處理的更加快速。 [14] 這種效應已經被發現在詞彙判斷作業的字當中。從BOLD訊號可以看到減少了神經活動,稱為重覆壓抑(英語:)。
語義
因為促發物與目標不一樣,語義促發 稱為間接促發。激發字和目標是由相同的語義類別和共享功能而來。[15] 例如:狗 這個字是狼的 語義激發字,因為這兩個都是相似的動物。語義促發理論是因為在聯結網路中的刺激擴散所運作。 [9] 當一個人想到類別中的一個項目,相似的項目就會被大腦所刺激。即使他們沒有運作,詞素 依然可以激發包括他們的完整的字。[16] 這方面的例子是當我們想到「心裡-」這個詞素就會激發「心理學」這個字。
聯想促發
在聯想促發 中,目標是一個受到激發而常出現的字,這就是「相關」,但在語義特徵沒有必然的關係。 狗 的聯想促發會是貓 , 因為字之間的密切關聯和出現頻率經常會伴隨在一起(在成語中,像是「傾盆大雨」)。 [17] 類似的效應被稱為上下文促發 。上下文促發的運作,是使用上下文去對此上下文中,可能發生的刺激作加速處理。這種效應的有效應用是閱讀書面文字。 [18] 句子的語法和詞彙,在後來的句子會出現得字詞中,提供了上下文的線索。這些後來的字被處理的比他們獨立閱讀,還要更加快速,而且效果也好過於困難或罕見的字。 [18]
反應促發
在視覺知覺和機動控制的心理學中,專有名詞反應促發 表示視覺機動促發效應的一個特殊形式。反應促發的變異屬性,是激發字和目標呈現快速的接續(通常相距不到100毫秒),並連接到相同的或另類的機動反應。 [19] [20] 當執行加速機動的反應,將目標刺激分類時,目標之前的激發,分配到不同的反應作為目標,可以立即引誘出反應的矛盾。這些反應矛盾在機動行為中有明顯的影響,導致促發效應,例如:在反應時間上以及錯誤率。反應促發的特殊屬性是視覺促發意識的獨立性。例如:反應促發效應增加的條件下,是當視覺促發意識正在下降時。[21] [22]
掩蔽促發
掩蔽促發的典範已經被廣泛應用在過去的二十年,為了研究視字辨識中拼寫和音韻的激發。
專有名詞「掩蔽」是指激發字或假字被符號像是######給掩蔽的事實,而那個符號可以以向前的方式(激發前)呈現或向後的方式(激發後)呈現。這些掩蔽能減少激發的能見度。激發在這種典範中,常常呈現小於80毫秒(但通常在40-60毫秒之間)。
總而言之,短的SOA(刺激發生異步性,例如:掩蔽發生和激發之間的時間延遲)與掩蔽有關聯,使掩蔽促發典範成為好的工具,去研究在視字辨識中,自動與控制不住的激發。[23] Forster認為掩蔽促發是促發的一個純正的形式,作為任何有意識的正確評論,在激發和目標關係之間被有效地刪除,因此移除主體的能力去用策略地用激發來作決定。從眾多的實驗結果顯示,促發的某些形式出現在,非常難發生在看得見的激發上。一個像這樣的例子是形式促發,與促發相似但目標不相同(例如: 自然的 - 成熟的 )。[24] [25]
善意促發
善意促發是一種促發的特殊形式,發生在當一個主體經歷善良的行為,隨後經歷當遇到正向刺激時,所激發的較低門檻。善意促發的獨特之處在於,除了增加正向連結網路的激發外,還導致臨時增加負向刺激的阻礙。[26]
測量促發的影響
促發效應可以在許多內隱記憶的測試中被發現。測試像是字根完成作業 和字的片段完成作業,用來測量知覺的促發 。在字根完成作業中,給予受試者研究的單字,然後告訴完成字「根」,要是第一個想到的字,而且由三個字母所組成。促發效應察覺到,當受試者在研究表上完成字根的字時,往往多於新的字。字的片段完成作業是相似的,但給予受試者字的根,替代成給予受試者一些字母消失的字。詞彙判斷作業可以用來證明概念的促發。[1] [2] 在這個作業中,受試者被要求去判斷給予的一串符號是字或非字。促發被證明為,當受試者很快地反應字時,是因為他已經被語義相關的字給激發,例如:確認「護士」這個字,當「醫生」在他之前,更快於確認當「奶油」在他之前。其他的證據已經從大腦受傷的病患,透過大腦的影像和研究中發現。
腦神經損傷的影響
健忘症
健忘症患者是指他們的內側顳葉 受到損害,導致他們每天的事實和事件的外顯記憶損傷。在健忘症的患者中,促發研究有著不同的結果,取決於促發測試的完成,以及教學語法這兩種類型。
遺忘症的患者做知覺促發 的作業作得和健康的患者一樣好,[27]但他們顯然對完成概念促發 的作業有些困難,這取決於特定的測試。例如:他們能正常地執行類別例子的生產作業,但顯然在任何包括回答一般知識的問題作業中,促發會被損害。[28] [29]
教學語法和測試有相關聯,並在健忘症的能力能夠成功地完成作業上,感到戲劇性的衝擊。當執行字根完成測試時,並告訴他們用出現在腦中的第一個字去完成字根,患者就能夠成功地完成作業,但如果明確地告訴他們想一個研究表上的字去完成字根,患者會執行得比平均水平還低。[30]
整體來說,健忘症患者的研究指出,促發是被大腦神經系統和支撐外顯記憶的內側顳葉系統所分開來控制。
失語症
也許在神經病患者中第一次使用語義促發的是中風的失語症患者。在一項研究中,威尼克氏失語症的患者無法做出語義判斷,這就是語義促發的證據,而布洛卡失語症的患者能做出語義判斷,這就表示他的促發比威尼克氏失語症或正常的控管還要不一致(Milberg 和 Blumstein,1981年)。這種分解被Blumstein、Milberg以及他們的同事延伸到其他語言學的類別,像是音韻學和句法處理。
癡呆症
阿茲海默症(AD)的患者,癡呆是最常見的形式,已經和促發一樣被廣泛地研究。結果卻和某些情況互相矛盾,但整體來說,AD患者在字根完成和自由聯想作業的中,降低 促發的效應,同時保留在詞彙判斷作業中,正常的表現。[31] 這結果表示,AD患者在任何需要刺激的語意處理的促發任務中被損傷,同時促發任務是需要不受阿茲海默所影響的刺激的視覺知覺解釋。
認知神經科學
在日常生活
促發被認為是在陳規的系統中扮演著很重要的一部分。[42]這是因為注意到響應增加的頻率,即使參與的反應是不希望得到的。[42] [43]注意力給予這些反應或行為激發來啟動他們對後續的激發。[42] 另一種方式解釋這個過程是自動化 。如果特質的描述,例如「愚蠢」或「友善」,已經是最近頻繁地在使用,這些描述可以自動化地用來解釋某人的行為。個人沒有意識到這點,可能會導致與他們個人信念不一致的行為。[44]
即使主體沒有意識到促發刺激,這也是有可能會發生。[42] 這個例子是由Bargh等人在1996年所完成的。主體會暗示地激發一些字和老人的刻版印象有關(例如:佛羅里達州,健忘的,皺紋﹞。雖然這些字沒有明確地提到速度或緩慢,但那些被激發出這些字的人,走的比那些被激發中性刺激的人還要更慢地離開測試攤位。[42] 類似的效應,被發現伴隨著粗魯和禮貌的刺激:那些有粗字的激發比那些中性字的激發更有可能去中斷調查人員,而那些禮貌字眼的激發最不容易被中斷[42] 一個耶魯大學的研究表示,在訪問結果可能是令人愉悅或採訪者的負面評價之前,有些東西就像拿著熱飲或冷飲一樣簡單。[45] 但是卻出現了一個嚴重的複製缺陷(見下文)。
這些調查結果已經延伸到治療性的干預。例如:Cox等人(2012年)提出了一個憂鬱的病人,而且她對「自己的自我刻板印象是無能」,治療師發現可以用一些方法去激發她,用特殊的情況讓她知道她過去曾經是有能力的...使她有能力的記憶更顯著,進而去減少他無能的刻板印象。“[46]
目標促發結果的複製能力和解釋已經變成了爭議。[47] 最近的研究發現複製已經失敗,包括年齡的促發, [48]與失敗複製的額外報告及其它的發現,像是社會距離也被報導出來。 [49] [50]
心理學其他研究
評論
雖然語義、關聯、和形式促發已經制定的很好,但一些長期的促發效應在未來的研究中不能被複製,所以對他們的有效性甚至存在性依舊保有懷疑。[53] 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呼籲促發的研究人員去檢查他們的研究結果的可靠性並向社會公開一封信,聲稱激發已經成為「典型代表對關於心理學研究的誠信有所懷疑」。[54]其他評論家也已經斷言,促發研究受大多數出版偏見、[55] 實驗者效應 [48]和這領域的評論這些沒有建設性的處理所苦。[56]
參見
- 內部的促發
參考文獻
- Meyer, D.E.; Schvaneveldt, R.W.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71, 90: 227–234. doi:10.1037/h0031564.
- Schvaneveldt, R.W.; Meyer, D.E., , Kornblum, S. (编), ,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395–409, 1973
- Meyer, D.E.; Schvaneveldt, R.W.; Ruddy, M.G., , Rabbitt, P.; Dornic, S. (编), , London: Academic Press: 98–118, 1975
- Kolb&Whishaw:人類神經心理學的基礎 (2003年),453-454頁,457。
- Tulving, Endel; Schacter, Daniel L.; Stark, Heather A.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82, 8 (4).
- 數個研究人員,例如:已經使用跨模式促發去調查個別的句法赤字搭配損害到大腦的Broca區。看以下的內容:
- Zurif EB, Swinney D, Prather P, Solomon J, Bushell C. . Brain and Language. 1993, 45 (3): 448–464. PMID 8269334. doi:10.1006/brln.1993.1054.
- Swinney, D., E. Zurif, P. Prather, 和 T. Love (1993年)。 「過程操作的神經系統分佈的基本語言理解。」心理學系手稿,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 關於概述,參見Zurif, E.B. (1995年), 「腦區和句法處理的相關性。」 在意義的知識:語義理論的介紹 ,編輯Richard 和 Gabriel Segal。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
- Friederici, Angela D.; Steinhauer, Karsten; Frisch, Stefan. . Memory & Cognition. 1999, 27 (3): 438–453. doi:10.3758/BF03211539.
Semantic priming refers to the finding that word recognition is typically faster when the target word (e.g., doctor) is preceded by a semantically related prime word (e.g., nurse).
- Mayr, Susanne; Buchner, Axel. .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7, 215 (1): 35–51. doi:10.1027/0044-3409.215.1.35.
- [18] ^ Reisbery, Daniel:認知:探索心靈的科學 (2007年),255頁' ,517。
- Neumann, Ewald; DeSchepper, Brett G.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1, 17: 1136–1145. doi:10.1037/0278-7393.17.6.1136.
- Bentin, Shlomo; McCarthy, Gregory; Wood, Charles C. .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nd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1985, 60.
- Biederman, Irving; Cooper, Eric E.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992, 18 (1): 121–133. doi:10.1037/0096-1523.18.1.121.
- Vaidya, Chandan L.; Monti, Laura A.; Gabrieli, John D.E.; Tinklenburg, Jared R.; Yesevage, Jerome A. (PDF). Neuropsychology. 1999, 13 (4): 516–24 [2016-06-23]. PMID 10527059. doi:10.1037/0894-4105.13.4.5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19).
- Forster, Kenneth I.; Davis, Chris.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84, 10 (4).
- Ludovic Ferrand 和 Boris New:在心理詞彙中語義和聯想的促發,由此可知:boris.new.googlepages.com/Semantic-final-2003.pdf
- Marslen-Wilson, William; Tyler, Lorraine Komisarjevsky; Waksler, Rachelle. .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4, 101 (1): 3–33. doi:10.1037/0033-295x.101.1.3.
- Matsukawa, Junko; Snodgrass, Joan Gay; Doniger, Glen M. .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2005, 34 (6).
- Stanovich, Keith E.; West, Richard F.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83, 112 (1): 1–36. doi:10.1037/0096-3445.112.1.1.
- Klotz, W.; Wolff, P. . Psychological Research. 1995, 58: 92–101. doi:10.1007/bf00571098.
- Klotz, W.; Neumann, O.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999, 25: 976–992. doi:10.1037/0096-1523.25.4.976.
- Vorberg, D., Mattler, U., Heinecke, A., Schmdt, T., 和 Schwarzbach, J. 視覺的知覺和行動的促發在不同的時間課程。 在: 科學美國的國家科學院院刊 ,100,2003年,6275-6280頁。
- Schmidt, T., 和 Vorberg, D. 無意識認知的標準:分解的三種類型。 在: 知覺與心理物理學 ,68,2006年,489-504頁。
- Forster, K.I.; Davis, C.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84, 10 (4): 680–698. doi:10.1037/0278-7393.10.4.680.
- Forster, K.I.; Davis, C. .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84, 30 (1): 1–25. doi:10.1016/0749-596X(91)90008-8.
- Forster, K.I.; Davis, C.; Schoknecht, C.; Carter, R. .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 Human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87, 39A (2): 211–251. doi:10.1080/14640748708401785.
- Carlson, Charlin, Norman, 正面情緒和幫助行為:六個假說的測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989年
- Cermak, L.S.; Talbot, N.; Chandler, K.; Wolbarst, L.R. . Neuropsychologia. 1985, 23 (5): 615–622. PMID 4058707. doi:10.1016/0028-3932(85)90063-6.
- Shimamura, A.P.; Squire, L.R. . J. Exp. Psychol. 1984, 113: 556–570.
- Blaxton, T.A. . Mem. Cogn. 1992, 15: 549–562.
- Graf, P.; Squire, L.R.; Mandler, G. . J. Exp. Psychol. 1984, 10: 164–178. doi:10.1037/0278-7393.10.1.164.
- Carlesimo, G.A.; Oscarberman, M. . Neuropsychology Review. 1992, 3 (2): 119–169. PMID 1300219. doi:10.1007/BF01108841.
- Schacter, D.L.; McGlynn, S.M.; Milberg, W.P.; Church, B.A. . Neuropsychology. 1993, 7 (2): 107–118. doi:10.1037/0894-4105.7.2.107.
- Geva, A.; Moscovitch, M.; Leach, L. . Neuropsychology. 1997, 11 (2): 232–242. PMID 9110330. doi:10.1037/0894-4105.11.2.232.
- Li L, Miller EK, Desimone R. . J Neurophysiol. 1993, 69 (6): 1918–29. PMID 8350131.
- Gruber, T; Müller, MM. . Brain research.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2002, 13 (3): 377–92. PMID 11919002. doi:10.1016/S0926-6410(01)00130-6.
- Squire, L.R.; Ojemann, J.G.; Miezin, F.M.; Petersen, S.E.; Videen, T.O.; Raichle, M.E.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2, 89 (5): 1837–1841. PMC 48548 . PMID 1542680. doi:10.1073/pnas.89.5.1837.
- Wig, GS; Grafton, ST; Demos, KE; Kelley, WM. . Nature Neuroscience. 2005, 8 (9): 1228–33. PMID 16056222. doi:10.1038/nn1515.
- Moldakarimov S, Bazhenov M, Sejnowski T. .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0, 107 (12): 5640–5645. PMC 2851786 . PMID 20212165. doi:10.1073/pnas.0907525107.
- Demb, J.B.; Desmond, J.E.; Gabrieli, J.D.E.; Vaidya, CJ; Glover, GH; Gabrieli, JD. . J. Neurosci. 1995, 15 (9): 5870–5878. PMID 7666172.
- Gabrieli, J.D.E.; Poldrack, R.A.; Desmond, J.E. . PNAS. 1998, 95 (3): 906–913. PMC 33815 . PMID 9448258. doi:10.1073/pnas.95.3.906.
- Dehaene, S; Naccache, L; Le Clec'h, G; Koechlin, E; Mueller, M; Dehaene-Lambertz, G; Van De Moortele, PF; Le Bihan, D. (PDF). Nature. 1998, 395 (6702): 597–600 [2016-06-23]. PMID 9783584. doi:10.1038/2696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06).
- Bargh, John A.; Chen, Mark; Burrows, Laura.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1 (2): 230–44. PMID 8765481. doi:10.1037/0022-3514.71.2.230.
- (參見諷刺過程理論對這個現象進行更深入的討論)
- Bargh, J.A.; Williams, E.L. .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15 (1): 1–4. doi:10.1111/j.0963-7214.2006.00395.x.
- Williams, Lawrence; Bargh, John. . Science. 2008, 322: 606–607. doi:10.1126/science.1162548.
- Cox, William T. L.; Abramson, Lyn Y.; Devine, Patricia G.; Hollon, Steven D. .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2, 7 (5): 427–449. doi:10.1177/1745691612455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7).
- B. Bower。(2012年)。熱和冷的促發:心理學家被忽視的暗示是否能影響行為而劃分。科學新聞 ,181, 熱和冷的促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Doyen, S.; Klein, O.; Pichon, C. L.; Cleeremans, A. . PLOS ONE. 2012, 7: e29081. doi:10.1371/journal.pone.0029081.
- Pashler, H.; Coburn, N.; Harris, C. R. . PLOS ONE. 2012, 7: e42510. doi:10.1371/journal.pone.0042510.
- PsychFileDrawer,(2013年)。社會的複製能力和目標促發的調查結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Trafimow, David; Silverman, Ellen S.; Fan, Ruth Mei-Tai; Fun Law, Josephine Shui. .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7-01, 28 (1): 107–123 [2019-03-24]. ISSN 0022-0221. doi:10.1177/00220221972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4) (英语).
- Chiao, Joan Y.; scientist), Shu-Chen Li (Research; Seligman, Rebecca; Turner, Robert.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8 [2019-03-24]. ISBN 97801993573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英语).
- Yong, Ed. . Nature. [12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5).
- Kahneman, Daniel. (PDF). Nature. [12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7-11).
- Bower, Bruce. . Science News. [12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8).
- Yong, Ed. . Discover Magazine. [12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