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M型運載火箭
质子-M运载火箭(俄语:Протон-М,或称为质子-M/和风-M)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家族中的最新型号。
![]() 质子-M | |
| 用途 | 大型運載火箭 |
|---|---|
| 制造者 | 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 |
| 制造国家 | |
| 外型及质量参数 | |
| 高度 | 53(174英尺) |
| 直径 | 7.4(24英尺) |
| 质量 | 705,000(1,554,000英磅) |
| 3 或4 | |
| 量 | |
| 至低地軌道有效载荷 | |
| 质量 | 23,000(51,000英磅) |
| 至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Briz-M)有效载荷 | |
| 质量 | 6,150(13,560英磅) |
| 至地球同步軌道 (Briz-M)有效载荷 | |
| 质量 | 3,250(7,170英磅) |
| 相关火箭 | |
| 本系列 | 質子號運載火箭 |
| 发射历史 | |
| 現役 | |
| 发射场 | 拜科努尔81、200號發射場 |
| 总发射次数 | 34次 |
| 成功次数 | 30次 |
| 失败次数 | 3次 |
| 部分失败 次数 | 1次 |
| 首次发射 | 2001年4月7日[1] |
| 高度 | 21(69英尺) |
| 直径 | 7.4(24英尺) |
| 空重 | 31,000(68,000英磅) |
| 总重 | 450,400(993,000英磅) |
| 6 RD-253-14D14 | |
| 推力 | 10532千牛頓 |
| 285 秒 | |
| 推进时间 | 108 秒 |
| 燃料 | 四氧化二氮/UDMH |
| – 8S811K | |
| 高度 | 14(46英尺) |
| 直径 | 4.15(13.6英尺) |
| 空重 | 11,715(25,827英磅) |
| 总重 | 167,828(369,997英磅) |
| 4 RD-0210 | |
| 推力 | 2399千牛頓 |
| 327 秒 | |
| 推进时间 | 206 秒 |
| 燃料 | 四氧化二氮/UDMH |
| 高度 | 6.5(21英尺) |
| 直径 | 4.15(13.6英尺) |
| 空重 | 4,185(9,226英磅) |
| 总重 | 50,747(111,878英磅) |
| 1 RD-0212 | |
| 推力 | 613.8千牛頓 |
| 325 秒 | |
| 推进时间 | 238 秒 |
| 燃料 | 四氧化二氮/UDMH |
| (選擇性使用) – Briz-M | |
| 高度 | 2.61(8.6英尺) |
| 直径 | 4.10(13.5英尺) |
| 空重 | 2,370(5,220英磅) |
| 总重 | 22,170(48,880英磅) |
| 1 S5.98M | |
| 推力 | 19.6千牛頓 |
| 326 秒 | |
| 推进时间 | 3000 秒 |
| 燃料 | 四氧化二氮/UDMH |
| (選擇性使用) – Block DM-2 | |
| 1 RD-58M | |
| 推力 | 85千牛頓 |
| 352 秒 | |
| 燃料 | 煤油/液態氧 |
质子-M与以前的质子号火箭相比作了许多改进。它使用了更先进的和风-M上面级,这种新上面级在1999年首次进行了飞行,当时前三级使用的是原有的质子-K箭体;这样组成的火箭被称为“质子-K/和风-M”或“质子-KM”。质子-KM可能只是代用品,因为不久就对火箭的前几级进行了改进,使用了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箭体结构(可能主要是减轻了前三级的质量)。总共只有70%的技术是从以前的质子号中继承的。换用新箭体的火箭在2001年首次发射,将一颗银幕-M通信卫星送入轨道。这种火箭是目前俄罗斯从事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的主力。
2007年俄罗斯又发展出了“质子-M增强型”火箭。
發射事故
2013年7月2日上午,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俄羅斯一枚質子-M運載火箭在點火升空後不到一分鐘發生偏轉並衝向地面爆炸解體,整個過程被被拍下。[2]
2014年5月16日,俄羅斯一攜帶“快車-AM4R”通信衛星的“質子-M”火箭由於意外情況未能進入預定軌道,並在大氣層中爆炸。[3]
由於連續事故,後來的調查中,被披露出火箭製造商的腐敗現象,使用了次級的材料以至於發射多次失敗。[4]

噴尾

發射位狀態
型号对比
| 現役大型运载火箭参数对比(截至2022年7月) | |||||||||||
|---|---|---|---|---|---|---|---|---|---|---|---|
| 国家 | 型号 | 运载能力(吨) | 起飞重量(吨) | 发射价格(万美元) | 运载系数(%) | 成本/载荷(万美元/吨) | 首飞年份 | 发射成功率 | 发射总数 | ||
| 近地轨道 | 同步转移轨道 | 近地轨道 | 同步转移轨道 | ||||||||
| 太空發射系統 | 95[5] | 27[6] | 2497 | 200000[7] | 3.8 | 1.08 | 2105 | 2022 | 100% | 1 | |
| 獵鷹重型運載火箭 | 63.8[8] | 26.7[8] | 1420[8] | 9700 | 4.49 | 1.88 | 152 | 2018 | 100% | 6 | |
| 三角洲4號重型運載火箭 | 28.79[9] | 14.22[10] | 733.4 | 35000[9] | 3.93 | 1.94 | 1216 | 2004 | 92.85% | 14 | |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 32[11] | 14.5[12] | 851.8[11] | 16600 | N/A | 1.67 | 518 | 2016 | 85.71% | 7 | |
|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 | 25[11] | N/A | 837.5[11] | ? | 2.98 | N/A | ? | 2020 | 100% | 4 | |
| 安加拉A5運載火箭 | 24.5[13] | 5.4/7.5[13] | 790 | 10000[14][15] | 3.10 | 0.68/0.95 | 408 | 2014 | 80% | 5 | |
| 质子M型运载火箭 | 23[16] | 6.92[16] | 705 | 6500[17] | 3.26 | 0.98 | 283 | 2001 | 90.43% | 115 | |
注释
参考文献
- McDowell, Jonathan. . Orbital and Suborbital Launch Database. Jonathan's Space Page. [201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 . BBC. 2013年7月2日 [2014年5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7日).
- . 新华网. 2014年5月16日 [2014年5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5月19日).
- . [2017-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8).
- Harbaugh, Jennifer. . NASA. 2018-07-09 [2018-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 Mohon, Lee. . NASA. 2015-03-16 [2019-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 Vought, Russell T. (PDF). whitehouse.gov: 7. [13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13 November 2019).
estimated cost of over US$2 billion per launch for the SLS once development is complete
- . SpaceX. [202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 . Twitter. [2018-02-12].
- United Launch Alliance. (PDF). 2013-10-14: 2–10, 5–3.
- . CNSA.
- Mu, Xuequan. . Xinhuanet.
- . Khrunichev Stat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Space Center.
- .
- Ralph, Eric. .
- (PDF). International Launch Services. July 2009: Section 2. LV Performance.
-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PDF). August 2017.
- 《中国航天》,2004年10月号,26页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