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鱷科

迅猛鱷科(Prestosuchidae)是群三疊紀肉食性主龍類。牠們是大型、活耀的陸地頂級掠食動物,身長2.5到7公尺。在那個時代,迅猛鱷科繼承引鱷科在大型主龍類的地位。牠們與引鱷科的體型相似,在頭顱與骨骼上的某些特徵也有相似點,迅猛鱷科較先進的地方在於牠們的直立四肢、類似鱷魚的足踝,顯示更有效率的行走方式。迅猛鱷科繁盛於中三疊紀,以及晚三疊紀早期,化石已在歐洲印度坦噶尼喀阿根廷巴西等地發現。然而專家們對於這些物種的種系發生學關係,以及哪些屬該被列入,迅猛鱷科是否與勞氏鱷科有所區別等議題上仍有歧見。

迅猛鳄科
化石时期:三疊紀中晚期
安尼階诺利阶
迅猛鱷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Reptilia
演化支 Eureptilia
演化支 卢默龙类 Romeriida
亚纲: 双孔亚纲 Diapsida
演化支 新双弓类 Neodiapsida
演化支 蜥类 Sauria
演化支 主龜龍類 Archelosauria
下纲: 主龍形下綱 Archosauromorpha
演化支 鱷腳類 Crocopoda
演化支 主龍型類 Archosauriformes
演化支 真鱷腳類 Eucrocopoda
演化支 镶嵌踝类 Crurotarsi
演化支 主龍類 Archosauria
演化支 偽鱷類 Pseudosuchia
演化支 鳄类 Suchia
演化支 副鱷形類 Paracrocodylomorpha
科: 迅猛鳄科 Prestosuchidae
Romer, 1966

分類

在1957年,艾倫·查理格(Alan Charig)建立迅猛鱷科,當時包括曼達鱷Mandasuchus)、迅猛鱷椎體龍Spondylosoma[1] 。在1967年,阿爾弗雷德·羅默(Alfred Sherwood Romer)將原屬於引鱷科的蜥鱷勞氏鱷,改歸類於迅猛鱷科,迅猛鱷科當時也包括迅猛鱷、Procerosuchus、以及查理格發現的曼達鱷。

之後許多科學家將迅猛鱷科歸類於勞氏鱷科[2][3][4],或是被歸類為偽鱷亞目單系群堅蜥目的姐妹演化支[5],或者是基礎鑲嵌踝類主龍與更先進的主龍類(例如堅蜥科、勞氏鱷科)之間的的小演化支[6]。根據J. Michael Parrish在1993年對於鱷型踝關節類(Crocodylotarsi)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他將迅猛鱷科(包括:迅猛鱷、鐵沁鱷、蜥鱷)獨立於鱷形超目波波龍科、勞氏鱷科、堅蜥目等演化支之外[7]。在大多數的演化樹裡,迅猛鱷科被認為比植龍目鳥鱷科更為先進,但較波波龍科與堅蜥目原始。

在2005年,保羅·塞里諾將迅猛鱷科定義為:包含迅猛鱷Prestosuchus),但不包含勞氏鱷Rauisuchus)、堅蜥Aetosaurus)、波波龍Poposaurus)、尼羅鱷在內的最大演化支。

演化史

目前已知最早的迅猛鱷類是安尼西階坦噶尼喀的曼達鱷。牠們已經是大型動物,身長約4.75公尺[8]提蜥龍是另一個相似但較小的物種,生存於中三疊紀(安尼西階到拉丁階)的瑞士與北義大利,身長約2.5公尺,但鐵沁鱷可能與曼達鱷是同一屬。巨型的撕蛙鱷Batrachotomus),身長約6公尺,發現於三疊紀拉丁階晚期的德國;而發現於晚三疊紀早期(卡尼階南美迅猛鱷,可能是撕蛙鱷的近親[6]亞拉鱷Yarasuchus)是種發現於中三疊紀印度的小型物種,似乎也屬於這一科[9]蜥鱷是種巨大的肉食性動物,身長約6、7公尺長,化石在晚卡尼階的阿根廷發現。

參考資料

  1. Charig, A. J. . Dissertation Abstracts, Cambridge University. 1957.
  2. Gauthier, J. A. . Memoirs of 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1986, 8: 1–55.
  3. Benton, M. J.; and Clark, J. M. . M. J. Benton (ed.) (编). 1. Oxford: Systematics Association. 1988: 295–338. ISBN 0198577125.
  4. Benton, M. J.; and Walker, A. D. .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2, 136: 25–47. doi:10.1046/j.1096-3642.2002.00024.x.
  5. Juul, L. . Palaeontologia Africana. 1994, 31: 1–38.
  6. Gower, D. J. .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2, 136: 49–76.
  7. Parrish, J. M.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3, 13: 287–308.
  8. Charig, A. J.; Krebs, B.; Sues, H.-D.; and Westphal, F. . . Munchen: Verlag Dr. Friedrich Pfeil. 1976.
  9. Sen, K. . Palaeontology. 2005, 48 (1): 185–196. doi:10.1111/j.1475-4983.2004.00438.x.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