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保卫苏联

武装保卫苏联中东路事件期间,中国共产党发起的一次政治运动。

背景

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后,共产国际远东局明确要求中共中央要提出“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并组织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和拥护苏联的群众示威。对此,中共中央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他们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在8月1日“反帝日”举行示威,而且争取发动上海工人总罢工。

行动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分类:武装保卫苏联

中共刘伯承叶剑英等人响应“武装保卫苏联”的号召,参与“国际义勇军”,前往伯力加入即“远东工人游击队”(或红河赤卫队),执行特殊任务,[1]与国民政府军张学良部作战,协助苏联进攻中国黑龙江海拉尔之役。[2]同时,共产国际派遣伍修权担任苏联红军翻译。

远东工人游击队是由共产国际东方部于1929年在距伯力18里远的红河组建的,归远东军区司令的加伦将军指挥。[3]刘伯承领导,黄平任党代表[4]刘鼎担任一中队政治指导员及全队的武器教官,[5]涂作潮担任无线电机务员,[6]黄文杰从事党务工作。

调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刘少奇则发动了反对国民政府张学良、支持苏联的运动[7]。8月22日,在奉天(今沈阳)纱厂门口,因煽动罢工嫌疑与孟用潜一同被捕,9月中旬经奉天高等法院判决,“证据不足,不予起诉,取保释放”[8][7]。日后刘少奇成为“叛徒”的重要证据,即为此次被捕[9]

影响

对于中共中央的做法,原中共领导人陈独秀专门致信中共中央提出批评,主张在这个时候片面宣传“拥护苏联”“于我们不利”,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广大群众都认同苏联是中国解放的朋友”[10]陈独秀等人因此被开除党籍。

中东路事件中,中苏双方的武装冲突在1929年12月即已结束。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保卫苏联”的宣传并未结束,持续数年[11]

参考文献

  1. 贾晓明. . 人民政协报. [2019-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2. 王正之,軍民一家,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1983年,27頁
  3. 袁小伦. . 中国共产党新闻. 人民政协报. [2019-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4. 卢 毅. . 中国共产党新闻. 2010-04-29 [2019-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5. 郑光昊. . 长城网河北频道. [2019-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6. 刘岳; 陈晓红. . 炎黄春秋. [2019-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7. Lowell Dittmer. . M.E. Sharpe,. 1998年: 13. ISBN 9781563249525 (英语).
  8. 刘华清. .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11年1月: 117. ISBN 978-7-5060-4105-8.
  9. 张正隆.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04: 25. ISBN 978-7-5354-4882-8 (中文(简体)).
  10. (《陈独秀给中共中央的信》,1929年7月28日,8月11日)
  11. . 凤凰网,来源:利州灾后重建网. 2012-03-01 [201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简体中文).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