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里希·潘霍華

迪特里希·潘霍華德語:,又譯迪特里希·朋霍費爾1906年2月4日—1945年4月9日),德國信義宗牧師、神學家認信教會成員之一,出生在德意志帝國雷斯劳(今波蘭第三共和國弗罗茨瓦夫)。潘霍華曾經參加在德國反對納粹主義的抵抗運動。因同伴計劃刺殺希特勒失敗,潘霍華在1943年3月被捕,並於希特勒自殺前21天被絞刑處決。

迪希·潘霍華
迪希·潘霍華
出生(1906-02-04)1906年2月4日
 德意志帝國普魯士王國西利西亞省雷斯劳(今波蘭第三共和國下西里西亞省弗罗茨瓦夫
逝世1945年4月9日(1945歲—04—09)(39歲)
 納粹德國拜魯特管區福洛森堡集中營
国籍德國
教育程度神學博士
职业牧師、神學教授
信仰信義宗認信教會
配偶瑪利亞·馮·維德枚耶 (1943年1月17日訂婚)
儿女(無)
父母卡爾·潘霍華和寶拉·潘霍華

生平簡介

  • 1906年2月4日出生於德意志帝國布雷斯勞,家中共有八位兄妹,排行第六。
  • 1912年:父親任職之故舉家遷至柏林
  • 1918年:二哥華特不幸戰死沙場,留下聖經遺物由潘霍華收藏終身沒有離開。
  • 1921年:參加堅信禮課程。
  • 1923-24年:就讀杜賓根大學
  • 1927年:在柏林大學完成論文《聖徒相通》。
  • 1927-28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德語教會服事。
  • 1929年:完成論文《行動與存有》。
  • 1933年:發表演說(教會與民族世界)與講義集《基督論》。
  • 1935年:返回柏林,主理設在芬根瓦基的一個「非法」的傳道人訓練學院。在當時他也致力於使教會認同此訓練學院,並與國家教會切斷關係。
  • 1936年:在柏林大學發表演說,主題為登山寶訓,而後被集結成《追隨基督》一書。
  • 1938年:最後一次參加普世會議。同年九月,傳道人訓練學院被迫關閉,發表《團契生活》一書。
  • 1939年:因戰爭一觸即發飛往美國獲得居留權,後又自覺回到德國
  • 1942年:在瑞典王國會見英國貝爾主教,並贏得支持,同年發表《伦理学》。
  • 1943年:訂婚,同年四月被捕入獄,在獄中完成《反抗與投降》。他在獄中的信札、禱文、詩歌及雜感被集結成《獄中書簡》。
  • 1945年4月9日被秘密處以絞刑,同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身亡。[1][2]

潘霍華的神學

基督論

潘霍華的一生年日不長,因著他參與反希特勒的事件而被判刑身亡,推估他大概只有短短的十年發展他的神學。雖然他的生命太短暫,但是他所留下的著作或是影響卻不曾中斷。這兩本書籍乃是《基督論》以及《伦理学》,前者乃由學生將他的課堂講課筆記整理,後者是瞞著納粹警察藏起來的片斷手稿[3]

歐漢契曾指出:「在潘霍華人生分為三大部分,就是任教於柏林大學時、參與教會抗爭和在認信教會的教導時期,以及反抗希特勒政權時期。在這些階段裡,基督論始終是他內心的思考準則,也是一個堅定無比的想法」。他終其一生不斷的思考質疑的問題就是:「耶穌基督是誰?」潘霍華受到與他最親近的巴特影響,兩人的觀點都認為,神藉著耶穌基督,也唯有耶穌基督啟示了神祂自己;而這種的自我啟示(基督論)是神學和倫理學的中心。[4]

他在《基督論》裡的神學中說到:「基督的福音是經由教會這個群體才得以彰顯出來,福音先令教會感動,使其可以用信心承認基督,並且相信基督就是真理。」潘霍華分享說瞭解神學必須合乎聖經並且以聖經作基礎。而還有一個觀點是大家所熟悉的是在《追隨基督》裡的重價恩典的比喻,他沈重的說:「廉價的恩典是我們教會的死敵。我們今天正式為重價恩典而戰。……重價的恩典是埋藏在地下的寶貝,這樣的恩典是貴重的,因為祂呼召我們來跟從;它是重價的珍珠,使商人願意去賣他一切的貨物來購買,它是基督執掌王權的統治,使人為了這個緣故,情願挖出叫他跌倒的眼睛。」[5]

潘霍華在論及「放棄錯誤的上帝觀念而站在聖經所啟示上帝面前」之時候,說了一段話,這段話當中所用的上帝一詞,有時是指錯誤的上帝觀念,有時則指聖經所啟示的上帝。潘霍華一方面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看到形而上的、強而有力的上帝觀念已經死亡;另一方面又從聖經的角度指出永活的上帝是在十字架上受苦受死,軟弱無能的上帝;然後作了神學的結論,說上帝親自工作,透過歷史過程叫我們脫離了宗教的綑縛,得以面對面的站在地面前生活的人(Jesus Christ-the man For others),基督論一直是潘霍華思想的核心。潘霍華的基督論有兩個不同的發展方向,一方面道成肉身的基督論肯定自然、豐富、多姿多釆的地上生活,指向離宗教束縛的自由,即free From的自由;另一方面,十字架的基督論卻描寫軟弱痛苦的基督,指向為他人而活,至死不渝的自由,即free for的自由。這兩種不同的基督論在一個焦點上會合,這焦點就是「耶穌基督一個為他人而活的人」[6]。潘霍華的基督論也與現實世界同時接軌,而且要一起討論,所以可以說他的基督論是考慮現實的。所有的事物都決定於世界,但還有一個更確實的答案,就是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決定於那位在世界裡的基督[7]

潘霍華的十架神學

潘霍華的十架神學有一個主要特色,就是其焦點的凝聚方式,可以證明他對於路德的忠誠,而且他本人又有建構這種神學的創意。他這一方面的創意,有一部分在於,他把神的能力和軟弱,作為控制十架中心神學的中心思想。十架神學所要具備的五種基本特質: 1.以作為一種啟示神學來說,十架神學跟理論思辯的對比非常鮮明。 2.神的啟示乃是一種間接與隱藏的啟示。 3.認識神啟示的管道,並不是作工,乃是受苦。 4.神隱藏在祂的啟示中,所以神的知識乃是信心的問題。 5.認識神的方法在於實際受苦的心志。[8] 潘霍華認為基督讓他自己被推向世界並被釘在十架上,祂在世上是軟弱而且無能的,這更精確的指出,這是唯一的道路,使基督能與我們同在並幫助我們。[9]

潘霍華的恩典觀點

潘霍華認為恩典有兩大類,廉價的恩典與重價的恩典。 廉價的恩典就是在市場上所販賣的恩典,有如廉價商場所叫費的貨品一樣。聖禮赦罪,以及一些靈性的安慰,都在割價求售之中被拋售了。恩典被人看為是教會無盡窮的寶庫,教會用不著查詢或予限制,就可以用慷慨的手博施福惠。廉價的恩典就是將恩典作為是一種教義,一種原則,一種制度。它只宣講罪得赦免為一般的真理,上帝的愛被視為是基督教的上帝「概念」。這種恩典就等於拒絕上帝永生的道,事實上也就等於否認上帝的道成肉身。廉價恩典是傳揚不需悔改的赦免,不用認罪的聖餐,和不必本人親身認罪的救恩。[10] 重價的恩典是埋藏在地下的寶貝,人為這寶貝的緣故,就歡歡喜喜地變賣他一切所有的。它是重價的珍珠,商人願意賣去他一切的貨物來購買。它是基督執掌王權的統治,使人為了這個緣故,情願挖出叫他跌倒的眼睛;它是耶穌基督的呼召,使得門徒為此甘棄漁網而跟從祂。重價的恩典是必須再三尋找的福音,是必須祈求的禮物,是必須手叩的門;這樣的恩典是貴重的,因為它呼召我們來跟從,並且是恩典,因為它呼召我們來跟從耶穌基督。它是重價的,因為它使人付上生命為代價;它是恩典,因為它賜給人那唯一的真的生命。[11]

潘霍華對講道的觀點

潘霍華十分堅持講道的重要性,他認為:「做門徒、受苦、靜默都不能取代講道的事奉」,他相信神的話語要被宣講,才能帶來更新與改變,講道不能膽怯,而是確信講道有無限的價值。他也反對空洞的教義,他認為這是不經思考的,而他自己也是十分喜愛講道的,在他的講章中充滿了信心與見證。[12]

潘霍華的新娘

瑪利亞·馮·魏德邁(Maria von Wedemeyer),他們相識於1942年6月,一個已經在神學上有自己的見解,並從事反抗運動的牧師,一個只是剛取得高中文憑,前途充滿可能性的年輕女孩,他們的年齡相差一大截(十八歲和三十六歲)。瑪利亞的外祖母,是反抗納粹黨地下支持者,所以他們是在外祖母家相遇的。瑪利亞的父親和哥哥先後都在1942年戰死於俄國前線,在她們家憂傷時,潘霍華給她們很多的安慰。在1943年4月5日,潘霍華在柏林的家中被捕,送至監獄,他們只能藉著通信、探監的時光見面、聯絡,在這段時間,他們才互相認識彼此。但是在1945年夏天,她接到潘霍華死亡的消息,之後進入大學念數學,然後到美國留學,並當了電腦公司經理,結了兩次婚姻,但都離婚收場。她是個性堅強,在事業、家庭兩頭忙時,因不注重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發現時已經是癌症末期。在1976年,在一場紀念潘霍華七十歲冥壽,舉行一場研討會,她以「潘霍華的新娘」出席,她終於將手邊最珍貴的信件提供出來,希望這些話語能安慰更多的人。[13]

参考文献

引用

  1. 《讀者-台灣基督徒思想論刊第十一期2006年春夏》,(台北:台灣基督徒學會,2006),39-79。
  2. 周學信,《踏不死的麥種》,(台北:中華福音出版社,2006),242-3。
  3. 葛倫斯、奧爾森,《二十世紀神學評論》,劉良淑、任孝琪譯(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3),176-7。
  4. 葛倫斯、奧爾森,《二十世紀神學評論》,179
  5. 周學信,《踏不死的麥種》(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06),45。
  6. 黃德榮等,《潘霍華對生命的啟迪》(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組,2001),71-73。
  7. Benjamin A Reist. The Promise of Bonhoeffer.(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 J. B. Lippincott Company, 1969),62-63。
  8. 周學信,《踏不死的麥種:潘霍華在納粹鐵蹄下的神學省思》(台北:華神出版社,2006),139。
  9. James W Woelfel. Bonhoeffer’s Theology: Classical and Revolutionary.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1970),196。
  10. 潘霍華,《追隨基督:作們徒的代價》,鄧肇明、古樂人譯(香港:道聲出版社,2008),11-13。
  11. 同上,13。
  12. Clyde E Fant. Bonhoeffer: Worldly Preaching.(Nashville and New York, TN and NY: Thomas Nelson INC., Publishers, 1975),3-4。
  13. 王貞文、王昭文,《潘霍華的心靈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93),17-22。

書目

  • Fant, Clyde E. Bonhoeffer: Worldly Preaching. Nashville and New York, TN and NY: Thomas Nelson INC., Publishers, 1975.
  • Reist, Benjamin A. The Promise of Bonhoeffer.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 J. B. Lippincott Company, 1969.
  • Woelfel, James W. Bonhoeffer’s Theology: Classical and Revolutionary.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1970.
  • 周學信:《踏不死的麥種:潘霍華在納粹鐵蹄下的神學省思》。台北:華神出版社,2006年。
  • 黃德榮 等:《潘霍華對生命的啟迪》。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組,2001年。
  • 潘霍華:《追隨基督:作門徒的代價》。鄧肇明、古樂人 譯。香港:道聲出版社,2008年。
  • 蕾娜特·溫德:《力阻狂瀾:潘霍華生命史》。陳惠雅 譯。台北:雅歌出版社,2004年。
  • 彭順強:《潘霍華的順服與叛逆——全面了解潘霍華》。香港:基道出版社,2013年。
  • 張寶成:《殉道之子——潘霍華傳》。香港:天道,2002年。
  • Alister E. McGrath:《基督教神學手冊》。劉良淑、王瑞琦 合譯。台北:校園,1998年。
  • 葛倫斯、奧爾森 合著:《廿十世紀神學評論》。劉良淑、任孝琦 合譯。台北:校園,1998年。
  • 梁志華:《潘霍華:逆流中作生死決擇》,香港:突破出版社,2007年10月。
  • 邓绍光:《界限与伦理:潘霍华的伦理神学》,香港浸信会神学院,2011年六月第二版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